**工程
措施筋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北京**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5年07月
目录
1.编制依据 (3)
2.工程概况: (3)
设计概况: (3)
3.主要辅助筋施工工艺: (5)
3.1、钢筋支撑筋 (5)
3.2、墙体定位筋 (7)
3.3、柱定位筋 (9)
3.4.梁定位筋 (11)
3.5 梁、板处后浇带附加钢筋 (11)
4.注意事项 (12)
1.编制依据
1.1、《北京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手册》 2010年8月。
1.2、《**施工组织设计》。
1.3、《**施工图纸》。
1.4、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及构造详图11G101-1~3 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1.6、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00年279号国务院令
1.7、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3年393号国务院令
1.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98
2.工程概况:
2.1设计概况:
本部分内容以结构施工图纸说明为主要依据,是对结构图纸说明的深化与加强,以便明确该部分钢筋施工工艺和方法,满足施工要求。
3.主要辅助筋施工工艺:
3.1、钢筋支撑筋
1)基础筏板支撑筋
本工程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筏板厚度为900mm、500mm,混凝土标号为C40(P8)、C35(P8),基础筏板钢筋规格为C16,C18,C22等,双层双向布置。
底板两层网片间采用钢筋支撑,布置方式沿筏板基础短向方向通长设置,按照S=1000mm的排距布置,第一排及最后一排支撑筋距板边的距离为100mm,支撑筋间搭接长度250mm,如下图所示:
绑扎搭接250
22
C
支撑钢筋选用C22钢筋,支撑筋的凳脚绑扎在下层钢筋网片的下皮钢筋上,高度根据底板厚度和底板钢筋直径、支撑钢筋直径确定(支撑高度=底板厚度-上、下网钢筋保护层-上网双层钢筋直径-下网双层钢筋直径)。
2)集水坑、电梯井支撑筋
集水坑、电梯井处支撑钢筋设置按照S=500mm间距布置,第一步支撑筋距坑边100mm,高度根据集水坑、电梯井深度、筏板高度和底板钢筋直径、支撑钢筋直径确定(支撑高度=集水坑、电梯井深度+筏板高度-上、下网钢筋保护层-上网双层钢筋直径-
下网双层钢筋直径),具体如下图所示:
300 1200
300
4)楼板支撑筋
本工程楼板厚度为250mm 、200mm 、150mm 、120mm 、110mm 等厚度,地下室顶板(300mm 、250mm 等厚度)支撑筋采用C 22钢筋,其他楼板支撑筋采用C 12钢筋。
每块板第一排支撑筋布置在距梁边或墙边100mm 处起,四周均匀布置,第二排与第一排支撑间距为1000mm ,以此类推。
支撑筋的凳脚绑扎在下层钢筋网片的下皮钢筋上,高度根据底板厚度和底板钢筋直径、支撑钢筋直径确定(支撑高度=底板厚度-上、下网钢筋保护层-上网双层钢筋直径-下网下层钢筋直径)。
下图为支撑筋样图,用于300mm 厚板。
当板边为墙体时,在板边增加一排支撑筋以支撑上层板钢筋。
300mm 厚板支撑筋(单位mm )
C 22
3.2、墙体定位筋
3.2.1地下室墙体及地上部分剪力墙钢筋采用竖向梯格筋和水平梯格筋定位。
○1、竖向梯格筋
根据水平筋间距制作竖向梯格筋,设置间距1.2m,以保证钢筋的横平竖直以及墙体截面尺寸和保护层厚度,竖向梯格筋代替竖向钢筋时,比设计钢筋直径大一个规格,顶模棍采用14钢筋加工制作,主楼地下室外墙不可放置竖向梯格筋,两块大模板接头处设一道竖向梯格筋。
竖向梯格筋见下图:
○2、水平梯格筋
根据图纸设计的立筋间距,加工水平梯格筋用于控制立筋间距,水平梯格筋固定于墙体顶部,相邻水平梯格筋搭接长度100mm;在墙体及顶板浇注混凝土前检查
水平梯格筋位置,避免虚设,水平梯格筋可重复使用。
水平梯格筋直径比设计钢筋直径大一规格,采用14钢筋加工制作,水平梯格筋加工后,按墙体厚度分规格码放,并挂牌标识。
标牌内容同竖向梯格筋的要求。
水平梯格筋见下图:
3.2.2墙体顶模筋采用比墙体竖向钢筋直径高规格的钢筋,长度为墙厚,用无齿锯切齐,并端头涂刷防锈漆。
顶模筋设置间距为600mm,梅花形布置,安装时应与剪力墙纵横钢筋用绑丝绑扎牢固,当为地下外墙部位时,顶模筋需加设钢质止水环。
3.2.3为控制墙体钢筋截面积钢筋保护层厚度,制作双F卡,卡子两端用无齿锯切割,并刷防锈漆,防锈漆应由端头往里刷1cm,设双F卡处不设垫块。
3.2.4 人防区域墙体穿墙螺栓均不能使用套管,人防区内墙穿墙螺栓长度h=墙厚+600mm,水平间距及竖向间距具体参照模板施工方案,浇筑完混凝土后割断超出墙体部分螺栓,并在端头涂刷防锈漆。
人防区外墙固定模板用的螺栓须穿过混凝土结构时,应
采用工具式螺栓,螺栓应加焊止水片,止水片规格:3mm 厚钢板,平面尺寸80×80mm ,螺栓水平间距、竖向间距参照模板施工方案。
拆模后对混凝土两侧留下的凹槽,应用密封材料与聚合物水泥砂浆等封堵密实详见下图:
643
拆模后
5
1257
1-模板;2-结构混凝土;3-止水片;4-工具式螺栓; 5-固定模板用螺栓;6-嵌缝材料;7-聚合物水泥砂浆
3.3、柱定位筋
3.3.1框柱在其底口距底板100mm 、顶口距顶板(或梁底)100mm 、柱中各设置一道C 22定位钢筋,定位钢筋须与柱钢筋绑扎牢固,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柱筋移位。
下图柱定位筋样图:
3.3.2暗柱同框柱一样沿柱高分别在底口距底板100mm 、顶口距顶板(或梁底)100mm 、柱中各设置一道C 22定位筋,定位钢筋须与柱钢筋绑扎牢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柱筋
移位。
具体如下图所示:
3.3.3门洞口两侧暗柱定位筋采用14钢筋加工制作,门洞口暗柱定位筋可重复使用,如下图所示:
3.3.4门窗洞口支模时,设置固定门口模板的定位筋(端头无齿锯切割,且涂刷防锈漆),且定位筋焊在附加的U型铁上,不得焊在受力筋上,而U型铁应绑扎在主筋上,U型铁及定位筋均采用A10加工制作。
3.4.梁定位筋
梁钢筋绑扎,先将梁主筋连接,检查接头位置与保护层,检查合格后,在梁四角主筋上画箍筋分隔线,将四角主筋穿上箍筋,按分隔线绑扎牢固,然后绑扎其它主筋,绑扎梁钢筋时,为了保证主筋位置准确,应沿梁长方向每1.2米设“U”型卡具,距两边100mm开始起步,“U”型卡具应用C18的钢筋制作。
梁下部钢筋为双排筋时,增加A25垫铁,距两边100mm开始起步,每隔1.2m布置一道,垫铁长度h=梁宽-2倍的保护层。
详见下图:
3.5 梁、板处后浇带附加钢筋
1)结构楼板后浇带处钢筋通长加密,型号、规格同此处板筋,间距为1/2a(a=原此处楼板钢筋间距)。
2)梁后浇带处亦进行加强处理,具体处理如下图所示:
4.注意事项
1)、所有钢筋均应保证产品合格,具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报告;
2)、本部分内容是对图纸的深化和细化,应按规范和方案进行施工;
3)、此方案中所述施工工艺验收进入正常验收程序;
4)、由于板厚高低不一,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进行核对后再进行施工;
5)、钢筋加工力求准确,避免造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