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教案
课题:大气压强
课时:一节课
课型:新授课
教具:多媒体教室、《马德堡半球》课件
(1)教师教具:铁架台一个、圆底烧瓶一个(内充满氨气)、双孔胶塞、导管一根、滴管一个(内装满水)、烧杯一个(内装滴有酚肽的水)、矿泉水瓶2个、粗针1个、玻璃板2张、饮料瓶1个、鹌鹑蛋1个、透明杯子1个、硬纸1张、娃哈哈1瓶、吸管多根等,水气压计(自制),无液气压计。
(2)学生用具(按小组准备):矿泉水瓶2个、粗针1个、玻璃板2张、饮料瓶1个、鹌鹑蛋1个、透明杯子1个、硬纸1张、娃哈哈1瓶、吸管多根等。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气压强
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认识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现象。
4.能运用大气压的知识解释化学、生物现象,构造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
过程与方法
1.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2.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通过观察课件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引入:
教师:同学们请看这里,老师给大家变一个魔术。
演示喷泉实验:将课前准备好的装置(在铁架台上倒置一个圆底烧瓶,烧瓶的胶塞上插有一根长的导管和一个装满水的滴管)放在讲台上,首先将导管插在装有水(滴有酚肽)的烧杯中,然后将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这时在烧瓶的内部会出现红色的喷泉。
学生观察奇妙的现象,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思维和探究欲望。
教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变的这个魔术呢?不要着急,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同学就会了哟。
教师:今天我们探究的课题是大气压强。
多媒体屏幕出示本课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大气压的存在
想想议议:“”让学生用类比的方法猜想:既然液体有压强,那么与液体同样具有流动性、有重量的气体也应该有压强。
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
教师演示:
1、在矿泉水瓶中装水,然后将瓶子的不同位置用粗针扎孔,水会流出。
引导学生回答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器。
2、把瓶子内重新装入水,并快速的拧紧瓶盖,会出现水不再流出的现象,从受力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猜想大气有压强,而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内部有压强,为什么水没有流出呢,说明水受到一个孔的外部给它的向内的力,而现在它只与大气接触,所以大气应该有压强。
)
教师:小组讨论,你们小组认为大气有压强吗,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材证明一下你的观点。
学生到展台演示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1、先向矿泉水瓶中加入热水,晃动几下,然后将水倒出,马上拧紧瓶盖,瓶子会变扁(大气压扁)证明大气压存在。
2、在杯子中装满水,将硬纸盖在上面,然后小心的将杯子倒过来,放手,纸不会下落而且可以将水托住。
证明大气压存在。
3、将饮料瓶中倒入热水,晃动几下,将水倒出,马上将剥皮的鹌鹑蛋放在瓶口,蛋会被瓶子慢慢的吞进去。
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4、将两块玻璃板叠放在一起,很容易分开,然后在玻璃板之间放入一些水,就不容易将它们分开了。
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等等。
5、将吸管小心的插入娃哈哈瓶中(管与膜之间无孔隙),同学吸不上来饮料。
然后将孔扩大,很容易的将饮料吸入。
再用两根吸管吸饮料,又不能将饮料吸入了。
教师总结并板书:通过以上这些实验证明大气存在压强而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我们常把大气压强简称为大气压或气压。
(板书: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其实,早在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的广场上就做过了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大家看屏幕。
课件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
教师边解说。
板书: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二、大气压的测量
1.大气压有多大?
16匹马都没能将马德堡半球分开,大气压到底有多大呢?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有关压强的知识,想一想我们有几种方法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呢?说出你的想法并说明理由。
根据P=F/S,将一个吸盘压在玻璃板上,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直到将吸盘拉起,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再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吸盘的面积。
即可求出大气压强的大小了。
根据P=ρgh,用刻度尺测出大气压所托起的已知密度的液体的高度,运用液体压强公式计算即可求出大气压的大小来了。
教师:课件《托里拆利实验》,边演示边讲解。
在很久以前,意大利的物理学家托里拆利就根据这个原理做了这样的实验,请大家观察动画,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
1、在一根一米长一端开口的玻璃管中灌满水银,用食指堵住管口。
2、将玻璃管倒置在水银槽中,在液面下将食指移开
3、管内水银面下降,两个液面的高度差为760mm。
4、将管慢慢倾斜,两个液面的高度差仍为760mm。
5、将管慢慢提起,两个液面的高度差仍为760mm。
6、换更粗的管实验,两个液面的高度差仍为760mm。
从而得出大气压的数值等于76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请各小组同学计算一下,这个压强相当于多少帕。
教师板书:大气压的数值:760mmhg或101300帕。
想想议议:1、水银有毒为什么不用水来做这个实验呢?同学们计算一下101300帕的压强能支持多高的水柱呢?10.3米(大屏幕)
2.屋顶所承受的大气压力有多大?为什么没有将屋顶压塌?
教师:在不同的地区大气压是不同的,我们把101300帕的气压叫做标准大气压。
(1)、不同高度的大气压不一样,越高气压越低。
在海拔3000米以内大约每升高10米,大气压减小100帕。
(课件《大气压与高度》)
(2)、天气的变化也影响大气压,晴天比阴雨天气压高。
想想做做:水气压计(教师展示水气压计)
教师:我们把测量气压的仪器叫做气压计
板书:气压计:测量大气压的仪器。
教师:常用的气压计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托里拆利实验制成的水银气压计,比较准确但携带不便,常用于气象站和实验室。
一种是金属盒气压计也叫无液气压计,氧气瓶、灭火器上的气压计就是无液气压计。
(实物演示)
板书:a、水银气压计,比较准确,但携带不便,常用于气象站和实验室。
b、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氧气瓶和灭火器上的气压计。
三、大气压的应用(板书)
教师:在生活中我们在很多的领域都应用了大气压的知识,其中典型的就是抽水机,通常抽水机分为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两种。
请同学们看教材图,所谓活塞式抽水机就是我们家里的压水井。
大家看大屏幕(课件《压水井》),这就是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大家看教材离心式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在我们的化学、生物学科的学习中我们也经常会应用大气压的知识,比如说老师做的那个魔术,就是利用了大气压的知识。
事先在圆底烧瓶中收集氨气,将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时,氨气溶解在水中,外面的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到烧瓶中,而烧杯中的水中溶有酚肽,遇到碱性物质变红,所以就出现了红色的喷泉。
同学们同这节课的探究,你能设计一个奇妙的实验吗?试试看,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做的好,需要实验室的器材写好自主实验申请。
教师总结全文。
这节课通过探究我们了解到大气不但有压强,而且大气压的数值很大,有101300帕。
而且大气压有很大的应用。
四、课后拓展:
1、你知道为什么挂在吸盘上的勺子不落下来吗?用力学知识解释。
2、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不小心将玻璃管的顶端碰破,液面差会怎样变化?
3、通过探究,你有哪些收获呢,你能将你的感受写下来吗?
4、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同学们了解了有关大气压的一些知识,同学们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