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维修系统工程试卷A(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把答案写在横线上的空白处。
1.春秋战国时代的《孙子兵法》是一部闪烁着军事系统思想的不朽著作。
2.耗散结构的概念是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领导人普利高津教授于1969年提出来的。
3.早期的维修体制一般只有两级,即一个由一名机械师所负责的地勤机组和一个修理厂。
4.所谓系统,泛指根据某种性质联系在一起的要素的集合。
5.系统要素的联结关系有单向联结和双向联结两种形式。
6.所谓不良结构,也称软系统,是一种偏于社会,机理不甚清楚的生物型系统,很难用数学模型来表示,往往只能用半定量、半定性甚至只能用定性的方法来研究。
7.航空维修是保持和恢复航空技术装备可靠性,发挥装备最佳战术、技术性能所采取的一切措施的总称,它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
8.管理过程与技术过程最佳的有机的辩证统一,是科学维修的基本特征,通过抓管理过程去适应技术过程,促使技术过程不断发展,维修的质量和效率才能得到提高。
9.维修实践表明,在同样的条件下,维修能动性发挥得如何,所产生的维修效果也截然不同。
10.模型实质上是一种精简工具,它通过对客观实体系统的形态特征、要素联结的方式、行为变化规律等的模仿,使系统由实体转变为一种抽象表述,从而达到研究系统的目的。
11.模拟方法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直观模仿、模拟试验和功能模拟三个阶段。
12.系统模型具有预测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特点。
13.人的行为的产发,与人拥有各种各样的需要是分不开的。
14.维修系统工程的任务之一就是合理地安排和使用人力资源,发挥维修人员的最大潜能,提高维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15.人的情绪、体力和智力等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也有周期性的变化,这些较长期的变化叫生物节律。
16.一个系统从建立到完善,一般要经过可行性论证、方案设计、系统建立、系统运行、系统评价和系统优化几个阶段。
17.现代维修已成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因而系统的优化,必须进行全局性的综合研究,全局问题是维修系统目标依据之所在。
18.维修差错的本质就是维修行为偏差,即维修活动中发生与维修目标的要求相背离的行为。
19.现代航空维修是以可靠性为中心思想的维修,可靠性信息是一种质量信息,它对维修系统的管理起着独特的作用。
20.所谓MIS的质量应该是指所运行的MIS对其全部的功能目标满足程度及其运行的效益。
21.20世纪50年代以来,网络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系统工程的控制、优化提供了极为有效的方法。
22.网络图只能有一个起点,这是网络计算时的需要。
23.工序按逻辑顺序分为紧前工序、紧后工序、平行工序和交叉工序。
24.维修管理,其实质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维修系统的目标,依据维修系统的客观规律,综合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合理配置和协调维修系统的各个要素,通过周密的计划,合理的组织和有效的控制,保证维修系统的最优运行。
25.所谓目标管理,是指将维修系统的目标,与各项管理工作和每个系统成员的任务与职责结合在一起的管理方法。
26.PDCA循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首先提出的。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在括号内。
1.20世纪20年代,在管理科学领域以美国的( D )为首的一批学者推出了“人际关系”和“行为科学”的理论。
A.泰罗B.西蒙C.巴纳德D.马斯洛2.某系统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以下论述正确的是:(B)A.系统的复杂度为1.4且是简单系统。
B.系统的复杂度为1.4且是复杂系统。
C.系统的复杂度为0.714且是简单系统。
D.系统的复杂度为0.714且是复杂系统。
3.通常,人们把系统工程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叫作(C)。
A.系统科学法B.系统工程C.系统方法D.系统分析4.1962年,美国人霍尔提出了著名的(C),成为至今解决各种系统工程问题的方法模式之一。
A.系统工程方法体系B.功能模拟方法体系C.三维结构方法体系D.系统分析方法体系5.维修系统工程研究的对象是( A )。
A.维修系统B.系统技术C.维修方法D.维修要素6.形象模型是具有物理结构的模型,它包括( A )。
A.模拟模型和实体模型B.图表模型和实体模型C.图表模型和计算机模型D.图表模型和模拟模型7.下列哪类气质的人最适合从事维修工作,特别是一线维修工作。
( B )A.胆汁型B.粘液质C.抑郁质D.多血质8.仔细判断反馈环图,该反馈环为( A )。
B.负反馈环C.偶反馈环D.奇反馈环9.航空装备维修实践活动中,经统计数据表明,由维护作风造成的维修差错率是比较高的,这种由不良维护作风引起的偏差属于( D )。
A.必然型维修行为偏差B.被动型维修行为偏差C.作风型维修行为偏差D.主动型维修行为偏差10.由E1、E2、E3三个要素组成的并联系统,其可靠度分别为q1、q2、q3,则整个系统的可靠度为:( D )A.q1×q2×q3B.1-q1×q2×q3C.(1-q1)×1-q2)×1-q3)D.1-(1-q1)×(1-q2)×1-q3)11.在队飞机良好率与飞机可用率属于( C )。
A.航空技术装备可靠性信息B.航空技术装备实力信息C.航空维修保障情况信息D.故障信息12.决策是由信息来支持的,管理工作的关键和核心在于(B)。
A.信息B.决策C.领导D.时间13.在下图中,工序(3,4)的所有紧前工序为( C )。
B.工序(0,2)C.工序(1,3)、(0,3)、(0,2)D.工序(0,1)、(1,3)14.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是由美国学者(D)在60年代提出的。
A.德鲁克B.沙因C.卡曼D.费根保15.在管理方格图理论所描述的领导方式中,有一类型的领导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只关心工作而不关心人,该领导方式是指( C )。
A.1·1型B.1·9型C.9·1型D.9·9型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所有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在括号内。
注意: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面哪些不是系统的性质。
(ABCD)A.系统的同一性B.系统的形式性C.系统的周期性D.系统的发展性2.维修系统从个性的角度看,具有(A B C D )的性质。
A.从属性与独立性B.军事性和生产性C.集中性和分散性D.变动性和稳定性3.对飞机的风洞模拟与沙盘的地形模拟论述正确的有:(C)A.前者是物理模拟,后者数学模拟。
B.前者要进行大量的计算,是计算机模拟,而后者是物理模拟。
C.两者都是物理模拟。
D.前者也是数学模拟,后者是物理模拟。
4.系统分析内容,一般包括下面哪些方面?( ABD ) A .环境分析 B .目标分析 C .功能分析 D .结构分析 5.下面哪些是维修系统控制的特点?( BCD ) A .自组织性 B .能控性 C .能观测性 D .稳定性 6.下列网络图不正确的有:( ABD )四、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贝塔朗菲提出系统论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什么?答题要点:第一,系统观点,即有机整体性原则。
认为一切有机体都是一个开放系统,都是一个有机整体;第二,动态观点,即自组织原则。
认为一切生命现象本身都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是自组织开放系统;第三,组织等级观点,认为事物存在着不同组织等级和层次,各自的组织能力不同,并具有自身目的性和自身调节性。
2.简述系统功能的特性?答题要点:系统功能有如下的特性:(1)系统只能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才能体现其功能; (2)系统功能具有可变性; (3)系统功能的相对性。
3.简述维修对装备的能动作用?答题要点:维修对装备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维修使装备不断保持和恢复固有的可靠性; 二是维修使装备的战斗力能真正发挥;AB DC三是改进型的维修能使装备的固有可靠性和战术、技术性能得到局部的提高和改善。
4.维修人员所受到的消极诱因主要有哪些?答题要点:家庭的分离;生活的不安定;对于充当配角的不满;地理环境的差别;工作的艰苦性。
5.维修差错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答题要点:必然性;隐蔽性;可传性;可逆性;突变性。
五、作图、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请画出维修系统层次结构图,并对此简要说明。
答题要点:从图中可以年出,维修系统是一个金字塔型层次结构,它的层次结构符合现代管理的能级原则,各层次对应于相应的能级,并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
2.按下列工序一览表绘制工程网络图。
要求:图上应标明工序名称及正确的节点编号。
注:也存在着其它正确的画法。
3.若拟用6个评价指标对某系统进行评价,运用相对比较法得到各指标的权重。
评价指标及矩阵表如下表所示,请将相对比较法的矩阵表填写完整。
4.请画出维修管理的分层规律图,并作简要说明。
答题要点:分层规律也称为工作优先规律。
从图中得知,领导者或管理部门的全部工作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必须做的工作,即大量的日常工作,约占全部工作量的60~70%;第二层是应该做好的工作,即属于建设性工作,约占全部工作量的20~30%;第三层是应该下功夫做得更好的工作,即有所创造和发展的工作,约占全部工作量的10%。
六、论述题(共15分)结合对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解,请回答:如何做好维修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以达到控制维修质量和提高维修质量的目的?参考要点:第一部分阐述对维修全面质量管理的认识。
全面质量管理是由美国学者费根保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当其理论和方法运用于航空维修之中时,便形成了维修全面质量管理。
其主要特点有:一是它既管装备的维修质量,更管装备维修质量赖以形成的工作质量;二是管理的范围和纵向维度是全面的,即对装备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如研制、生产、维修和使用中各个环节都进行管理;三是各个工作部门、各类人员都关心管理、参与管理;四是综合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并与提高维修人员素质、革新维修手段、提高工艺技术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
第二部分阐述在维修实践活动中,为实现维修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需要做到:一是全要素管理;二是全员管理;三是全过程管理;四是建立一套质量保证体系。
第三部分从方法层面做好维修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进行阐述。
也就是从全面质量管理的技术手段上加以保证,比如,质量统计手段、质量检验手段及卡片零管理等。
(以上只是提供一种参考要点,并没有过多的展开论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