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知用中学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九年级《思想品德》客观题过关训练班别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选出该选项。
每小题2分。
(要求: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选出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C )。
A.勤劳勇敢B.公而忘私C.爱国主义D.集体主义2.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B )。
A.战争与和平B.和平与发展C.反恐与反霸D.对话与合作△、根据下表回答3~4题。
3.从上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数据,可以看出( B )。
A.科技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力量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快D.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慢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4.从上表也可以看出:科技进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但我国每年用于新技术研究开发的费用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6%,大大低于发达国家2.5%的平均水平,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国的手机、计算机、数控机床每年不得不向国外支付大量的专利费。
这说明我国必须( C )。
A.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B.大量进口西方的先进设备C.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D.大力引进发达国家的人才5.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个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C )。
A.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的矛盾B.广大人民和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的矛盾6.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这是( A )。
A.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B.中国共产党要完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C.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要实现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D.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7.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 B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四项基本原则C.改革开放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8.在历届全国人大、政协中,各民族代表和委员均占有一定比例;各民族均可以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教学;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等等。
上述事实表明我国各民族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各项( D )。
A.自由权利B.宗教信仰权利C.政治权利D.平等权利9.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 D )。
A.农村人口多B.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C.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陛别比例失衡D.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10.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增强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最根本的是( B )。
A.把经济搞上去B.把教育搞上去C.把军事实力搞上去D.把民主搞上去11.近年来,我国提倡把传统的纸质贺卡改为电子贺卡,有关部门开展“禁用一次性筷子”活动,目的都是( A )。
A.节约木材,保护森林B.减少环境污染C.减少个人开支D.调整消费结构12.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 B )。
A.公民B.人民C.政党D.国家13.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C )。
A.最高人民法院B.最高人民检察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国务院14.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D )。
A.以德治国B.有法可依C.依法行政D.依宪治国15.国家性质、国家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标志等,都是国家生活的______问题,只能由_______来规定。
( B )。
A.普通宪法B.根本宪法C.根本民法D.普通民法16.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以下行为正确的是( A )。
A.以事实为依据,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监督B.采用贴大字报的方法进行监督C.捏造或者歪曲事实通过书信、电子邮件等方式诬告陷害他人D.采用聚众闹事的方法要挟政府△、看图回答问题。
17、在我国,上图中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由_______控制。
( A )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C.个体经济D.私营经济18.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是( D )。
A.按劳分配B.按贡献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9.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A )。
A.共同富裕B.同步富裕C.让一部分人先富D.按劳分配20.爱国的传统美德,封建朝代往往与忠君相联系;今天我们讲爱国,则与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是有机统一的。
这说明中华传统美德( B )。
A.主要表现B.具有的品质与特性C.具有的作用D.深刻内涵21.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C )。
A.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B.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C.爱国主义D.集体主义22.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是( A )。
A.精神文明B.政治文明C.科学文化D.传统文化23.党的十六大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写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新《义务教育法》将素质教育上升为法律规定,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这表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必须以——为基础工程。
,( C ) A.精神文明建设B.思想道德建设C.发展教育和科学D.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24.是我国人民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也是加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
( B )A.物质文明创建活动B.精神文明创建活动C.政治文明创建活动D.反腐倡廉活动25.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其中要求我们青少年要保持精神肌体的健康,( C )。
A.抵制一切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B.善于辨别各种消极文化B.善于辨别各种消极文化并自觉地加以抵制D.善于辨别各种文化26.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C )。
A.孝敬父母,扶危济困是我们应该做的事,一个人只有做应当做的事情,才是承担责任B.邪教与毒品、暴力斗殴与淫秽色情都是我们不应该做的事情,一个人只有不去做不应做的事情,才是承担责任C.孝敬父母、扶危济困、远离邪教与毒品,不与别人斗殴、不涉足淫秽与色情行为,都是我们的责任D.应该做的事情是责任,不应该做的事情不是责任27.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无形的财富,也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还意味着可能做得不好而受到的责备与处罚。
这是承担责任的( C )。
A.回报B.代价C.回报与代价D.具体表现28.对于上题的正确答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
在以下各选项中属于最富有责任心的人所共有的认识是( D )。
A.面对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付出的代价与获得的回报至少要等值’B.面对自愿选择的责任,付出的代价与获得的回报必须等值C.面对责任,付出的代价可以大于获得的回报D.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29.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应做到( D )。
①胸怀天下,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②自觉维护国家的尊严③为国分忧,勇担责任④热心公益,服务社会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30.把我国建设在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 B )。
A.我们共产党人追求的最高理想B.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C.在21世纪头20年,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普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D.在20世纪末,党领导全国人民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31.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 D )。
A.实践精神B.探索精神C.团结精神D.创业精神32.“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孟子这一段话告诉我们,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 C )。
A.修炼精神B.锻炼身体C.艰苦奋斗D.开拓进取二、多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
全部选对得3分,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错选、多选的不给分:(要求: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33.截至2002年,每10万人口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我国仅为454人,而日本为4909人,美国为3676人,俄罗斯为3587人,韩国为2193人。
在技术工人中,我国高级技工仅占3.5%,而发达国家为40%左右。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 ABCD )。
A.人口素质还不高B.科学技术水平还不高C.科技竞争力还不够D.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34.以下是对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描述,正确的是( ACD )。
A.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B.我国是—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发达国家C.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3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 ABCD )。
A.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B.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表现C.中国共产党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D.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36.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而结成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包括全体( ABCD )。
A.社会主义劳动者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37.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BCD )。
A.香港和澳]回归祖国后保持繁荣、稳定和发展的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C."一国两制"是两岸统--的最佳方式D.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38.据统计,环境污染给我国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80亿元,相当于8次唐山大地震所造成的损失。
这表明( BC )。
A.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得到初步遏制B.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C.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D.先污染后治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39.以下是一幅生态农业循环示意图。
该示意图与下列观点的关系正确的是( ABC )。
A.图中各种资源利用效率高,符合节约资源基本国策的要求B.图中各种资源利用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符合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要求C."生态农业循环"大有可为,符合我国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D."生态农业循环"只是生态旅游的一个卖点,是旅游行业的一种炒作.40.生态农业循环示意图及上题正确答案给我们的启示是: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我们必须( AB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