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文明礼仪教案家庭和睦万事兴教学目标:1、通过情景再现体会互敬互爱、乐于奉献能让家庭和睦;2、通过课文提示教育学生称呼、吃饭、入座、待客、问候体现长幼有序的美德;3、通过故事讲解然学生知道要敬老尊老;4、通过生活链接,让学生学会安慰、关心等,从而维护家庭和睦教学准备:故事收集教学过程一、阐释题意和睦;相处融洽,友好。
家庭和睦; 家庭和睦的前提是家庭和谐故事:百忍成金:中国自古就讲究“家和万事兴”。
据说宋代有个很多世代都不分家的大家族,得到朝廷的旌表。
皇帝问家长,如何做到家庭和睦的?家长没有答话,用笔在纸上写了一百个“忍”字——百忍成金。
二、情景再现谈感受1、妈妈洗衣做饭,爸爸帮忙2、做新鞋3、给老人端茶递水洗脚你的家庭是这样吗?这些家务你做过哪些?三、课文提示学传统1、什么是长幼有序?2、怎样做到长幼有序?3、学生自读,从而引导学生归纳出从称呼、吃饭、入座、待客、问候等学会这些传统美德,从而促进家庭和睦做贡献。
四、话说礼仪说感受通过故事:鹿乳奉亲、毛主席敬老尊贤、孔融让梨、五、生活链接学榜样1、通过做一做学榜样父母生日应祝贺父母生病要关心爸爸工作时要安静父母遇到困那时要安慰2、通过填一填做快乐的使者3通过想一想提升境界4、通过辩一辩明道理六、拓展延伸;:收集家庭和睦的的故事、尊老敬老的名言警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姜还是老的辣爹是一道街,娘是一道墙关于家庭和睦的名言1、父之笃,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
——戴圣2、家庭和睦是人生最快乐的事。
——歌德3、家庭是学习举止礼貌的好场所。
如果你的孩子成人后有良好的举止,这会使他们生活更加惬意舒适。
——索菲娅·罗兰节日习俗我了解教学目标:1、通过情景再现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节日的祝贺语;2、通过课文提示教育学生懂得国家和民族的独特个性,既要欢度节日,又要尊重传统礼节。
3、通过故事讲解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4、通过生活链接,让学生记住一些传统节日和相关的习俗。
学会运用教学准备:学生收集传统节日和相关的习俗教学过程一、阐释题意习俗:风俗习惯。
节日:节日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二、情景再现知节日1、你知道有哪些传统节日吗?我国传统节日有八个,下面按照公历日期排列(说明:公历日期按照2010年。
因传统节日习惯上按农历计算,所以公历日期每年会有差异)。
1.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公历2月13日)。
2.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2月14日)。
3.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28日)。
4. 清明节——农历二月廿一(公历4月5日)。
5.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公历6月16日)。
6.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公历8月16日)。
7.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公历9月22日)。
8.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公历10月16日)2、过节了,见到亲朋好友,你会说哪些吉祥的话呢?一、新年快乐二、恭喜发财三、年年有馀四、岁岁平安五、恭贺新禧六、财源广进七、财源滚滚八、大吉大利九、年年高升十、吉祥如意十一、心想事成十二、合家欢乐金玉满堂:生意兴隆: 岁岁平安: 恭喜发财: 和气生财: 心想事成吉祥如意国泰民安:招财进宝: 一帆风顺步步高升:出入平安:三、提示学传统礼仪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壮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三月三歌会(祭龙节),过小年(称“男人节”,又称“喊魂节”),陇端(壮语,赶田坝之意)节,春节,陀螺节,花朝节,吃立节,蚂拐节(青蛙节)。
此外,壮族每年固定的宗教节日甚多。
如部分壮族正月(亦有在五月者)祭献“老人厅”二月(亦有在六月初六或十月者)盛行过小年。
每年二月“祭龙”是各支系的共同节日。
“祭龙”时由村中两户或数户人家轮流负担祭日历需要的鸡、猪等牺牲品;祭日,外寨人或骑马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四、生活链接学节日礼仪1、做一做,知节日和习俗2、写一写,知节日3、想一想,写节日祝福语,4、查一查,知道更多不同的节日5、说一说,给好友祝福五、拓展延伸1、节日祝福语祝您新年快乐;预祝春节快乐!美丽的新娘,这一刻,世界因你而多彩。
祝你幸福,永远永远…祝你中秋节快乐,人月两圆!月圆,人圆,事事圆满!经历了风雨,才知道您的可贵;走上了成功,才知道您的伟大;——谢谢您,我尊敬的老师! 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对我孩子的教诲。
教师节快乐!2、外国节日到中国的有哪些?圣诞节、情人节、微笑动作助交流教学目标:1、通过情景再现了解微笑、手势等基本的体态语;2、了解我国常见的手势;3、让学生做一做,从而掌握基本的手势语;教学准备:师生收集有关的体态语的基本动作和运用的场景。
教学过程一、阐释体态语体态语言,亦称“人体示意语言”、“身体言语表现”、“态势语”、“动作语言”等,是人际交际中一种传情达意的方式。
在日常人际交往中,体态语言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了解这一点,不仅有助于理解别人的意图,而且能够使自己的表达方式更加丰富,表达效果更加直接,进而使人与人之间更和谐。
在交际中常见的体态语言主要有:情态语言、身势语言、空间语言。
微笑:见书手势:见书二、我国常见的手势有:1、基本常见的手势:双手递:表示尊敬竖大拇指:表示赞扬 V:表示胜利或者二Ok:表示没问题,准备妥当,也有我很好,没事,谢谢关心2、通过看图、演一演和说手势意思,并且演一演,让学生基本掌握。
3、通过找一找,辨析有礼貌的手势和明白什么意思三、基本手势拓展一是食指,二是食指和中指,三就是OK的手势,四是手掌展开但收起拇指,五是五指张开,六是只有拇指与尾指伸出,七是拇指,食指和中指伸出,八是拇指和食指,九是食指伸出然后向掌心弯曲,模仿数字九,十是两根食指交叉做十字状善用道歉勇担责教学目标:1、通过情景再现了解哪些做法和语言是正确的方式的;2、掌握正确的致歉用语和动作;3、通过生活链接和写一写进一步掌握常用的道歉语言;教学准备:学生熟悉课文,收集掌握相关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情景再现1、看图,想一想,如果发生以下情况,你会怎样做?2、那一幅图的处理方式是正确的,不同的做法导致有什么不同的结果,为什么?勇于道歉、要原谅别人的过错二、课文提示(一)道歉的方式:1、道歉的时候要及时,当面向对方道歉2、要真诚、郑重其事地表示自己内心的的道歉3、可以请人转到、写信或者表示道歉(二)、道歉的语言和动作:抱歉、对不起、多多原谅、见谅、不好意思、请谅解鞠躬、握手三、话说礼仪:负荆请罪四、写礼仪:1、写礼仪2、想一想,说礼仪3、辩礼仪五、勇于道歉的诗词集会更需守纪律教学目标:1、通过升旗、队会、校会等情景再现了解机会的集会礼仪的不同;2、通过课文提示掌握升旗、校会、队会的基本礼仪;3、通过生活链接进一步掌握和遵守集会等的礼仪;教学准备:学生熟悉课文,收集掌握相关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情景再现升旗、队会、校会的礼仪各有什么不同?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
热爱国旗尊重国旗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站在国旗下,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怀有崇敬庄严之心,这表达了我们对国家的热爱,对国旗的尊重。
每位同学必须在升旗仪式中做到以下几点要求:1. 全体同学都要以班级为单位,在学校统一划定的区城内,面向国旗站立.2. 全体学生都必须准时参加每周一举行的升旗仪式,不得无故缺席,也不能迟到。
3.全体同学都要按照学校的要求统一着装,穿整洁的校服,佩戴红领巾参加升旗仪式。
4.在升国旗、奏国歌的的过程中,必须保持肃静,所有参加升旗仪式的师生,都必须立正,脱帽向国旗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正在工作或走动的师生要暂停下来,向国旗行注目礼,不允许任何人在升旗时走动,嬉闹谈笑和东张西望,特别是在升旗过程中出现意外时,全体同学要保持严肃。
5. 唱国歌时,态度要严肃,声音要整齐响亮,表达出中华学子的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志。
6. 认真聆听国旗下的讲话、值周讲评,不得随便说话、议论。
7.“升旗仪式”结束以后,各班同学要有序离开操场,不要拥挤,不得高声喧哗,更不得起哄打闹。
写出此聚会的主方和客方的礼仪要求(1)写出聚会的类型,时间,地点,主题,应邀人员的身份,人数。
(2)分聚会准备,聚会过程,聚会结束三阶段详述主方和客方礼仪细节。
二、课文提示1、升旗礼仪的行为准则:穿戴整齐,保持安静,面向国旗,仪态庄重,肃立脱帽,行礼准确,国歌洪亮2、校会礼仪行为准则:准时入场,保持安静,认真听讲,热情鼓掌,欢送领导,有序退场3、队会礼仪行为准则:敬礼之前,身体立正,眼睛平视,神情庄重,正确行礼4、纪律名言:纪律是胜利之母纪律的名言警句1、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江泽民2、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美纽斯3、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马卡连柯4、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导者本身在这方面以身作则才能收到成效。
——马卡连柯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成儿童自觉的纪律性,这是儿童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部分。
——陈鹤琴6、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7、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是教育过程的结果,首先是学生集体表现在一切生活领域——生产、日常生活、学校、文化等领域中努力的结果。
——马卡连柯8、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纽斯9、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黑格尔10、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
——查·埃利奥特三、生活链接巩固礼仪1、北京奥运会场无垃圾的故事2、评一评图中的表现3、做一做集会的礼仪4、练一练填空5、比一比,自我对照外出就餐讲文明教学目标:1、通过情景再现了解团聚、就餐应该遵守的基本礼仪;2、掌握用餐的基本礼仪;3、生活链接辨析用餐礼仪;教学准备:师生收集有关的就餐的一些常识。
教学过程一、情景再现知就餐礼仪1、看图2、辨析哪些做得欠妥当?二、课文学习知用餐礼仪1、先请长辈或其他入上座后,自己再就位;2、如应邀做客,开始用餐,应由主人举杯示意,才能开始;3、夹菜要文明,应等菜转到自己面前再动筷子,一次菜不宜夹太多;4、餐后打饱嗝要避人;5、在主人还没有结束时,客人不能先离席而去。
三、拓展餐饮礼仪:毛主席一餐四菜一汤,谈感想。
四、看图辨用餐礼仪,并说明原因五、拓展用餐座位顺序:面对门口是主陪,主陪对面是副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