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章节试题及答案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章节试题及答案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章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 A )。

A.注意力B.动机C.情感D.意志2.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一定价值的产品的( D )。

A.智力技能B.思维品质c.思维程序D.能力或特性3.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的假设方法称之为( A )。

.A.算法式B.推理式C.启发式D.演绎式4.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其思维具有( B )。

A.流畅性B.变通性C.指向性D.独创性5.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B )。

A.形象思维B.发散思维C.辐合思维D.直觉思维6.“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 D )发散思维。

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方法扩散D.形态扩散7.创造性与( C )无关。

A.智力B.发散性思维C.生活条件D.人格8.读文章标题,去猜测文中具体内容是属于( D )。

A.头脑风暴训练B.自我设计训练C.发散思维训练D.推测与假设训练9.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之为( C )。

A.算法式B.推理式C.启发式D.演绎式10.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能持完全否定态度,更不应指责,要给予一定的启发式反馈。

这体现了在塑造创造性的个性时要注意( A )。

A.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B.保护学生的好奇心C.鼓励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D.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11.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称为( C )。

A.明确问题B.模糊问题C.结构良好的问题D.结构不良的问题12.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D )。

A.漫无目的地幻想B.走路C.联想D.发明创造13.下列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解决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D.“心理眩感”有助于问题解决14·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审清题意,必要时可以画示意图。

这样做的目的是( B )。

A.牢记题目内容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C.有效地监控审题过程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15.尽可能多地画出包含△结构的东西,并写出或说出它们的名字属于发散思维训练中的( A )。

A.结构扩散B.方法扩散C.形态扩散D.用途扩散16.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称为( D )。

A.原型B.定势C.变式D.问题17.以黑猩猩摘取香蕉的经典实验为基础,提出了问题解决的顿悟说的格式塔派心理学家是( A )。

A.苛勒B.桑代克C.杜威D.格拉斯18.认知心理学把理解问题看作是在头脑中形成( D )的过程。

A.问题结构B.问题线索c.问题内容D.问题空间19.受先前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D )。

A.原型启发B.功能固着C.负向迁移D.定势影响21.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 C )的问题。

A.创造性B.结构不良的问题C.结构良好的问题D.一般性问题22.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C )。

A.获得规则B.理解概念C.创造性D.知识迁移23.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不同的观念,这是思维( A )的表现。

A.流畅性B.变通性C.指向性D.独创性24.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主要是( D )。

A.问题的呈现方式 B.问题的具体性C.问题中信息的多少D.知识结构25.解决问题的过程一般分为四步:发现问题、理解和( B ),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A.问题空间B.表征问题C.搜索问题D.解决问题26.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这种现象叫做( C )。

A.集中思维B.负迁移C.功能固着D.前摄抑制27.先有一个目标,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A )。

A.手段一目的分析法B.逆向工作法C.尝试错误法D.爬山法27、( D )是纽厄尔和西蒙提到的最重要的通用问题解决启发式。

A.简化法B.反推法C.类比法D.手段一目的分析法28.专家与新手相比,专家在专门领域的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能力都更强。

最适当的解释是( D )。

A.专家有更敏捷的记忆品质B.专家掌握了一般的记忆策略C.专家的智力水平普遍较高D.专家在专门领域有更丰富的知识与特殊的记忆策略29.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进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称为( B )。

A.讨论法B.头脑风暴法c.启发法D.用途扩散法30.随机应变,触类旁通表现出了思维的( B )。

A.流畅性B.变通性C.独创性D.聚合性32.人们经常借助于外在的具体形式,如画图表、路线图等表征问题,这是( B )的过程。

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提出假设D.验证假设35.下面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C )。

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C.用一个词来造句D.荡秋千36.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 C )。

A.思维定势B.原型启发C.功能固着D.酝酿效应37.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C )。

A.思维程序B.调查研究C.验证假设D.论证假设38.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影响机制是( A )。

A.原型启发B.功能固着C.负向迁移D.定势影响40.下面几种事物不属于创造性作品的是( D )。

A.《红楼梦》B.《四书集注》c.《爱弥儿》D.《金刚经》原文抄稿41.创造性的基本结构包括创造性的想象和( B )。

A.创造性联想B.创造性思维c.创造性意识D.创造性勇气42.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的过程称为( D )。

A.发现问题B.提出问题C.明确问题D.理解和表征问题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

2.检验假设的方法主要有直接检验和间接检验两种。

3.同质不同形的呈现各种问题例证的方式叫做问题的变式。

4.问题空间是个体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包括问题的起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由前者过渡到后者的各中间状态和有关的操作。

5.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可使学生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6.问题解决的过程一般分为:提出问题、理解和表征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7.一般认为,影响创造性的因素主要有环境、智力和个性。

7、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问题特征、知识经验、定势和功能固着8.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一定价值意义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9.能否发现问题,与个体的活动积极性、已有的知识经验等有关。

10.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12.“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实施有效的教学”属于结构不良的问题。

14.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环境因素。

15.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其首要的环节。

16.提出假设是指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

17.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18.创造有真创造和类创造之分,前者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

20.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21.根据问题解决的新颖性不同,可将问题分为常规性和创造性问题解决两种类型。

23.人们一般倾向于根据问题是否界定清晰而分为两类,即结构良好的问题与结构不良的问题。

24.发散思维指能从多种设想出发,不按常规地寻求变异,使信息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辐射,从多方面寻求答案,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有三个基本特性: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25.聚合思维是根据已有信息聚合起来作出概括、推论,获取答案的思维方式。

26.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中,使用手段一目标分析法的关键是把目标分解为清楚的子目标。

27.常用的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散思维训练、学会容忍模糊性、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和头脑风暴训练。

28.砖一般用于建筑中,但人们有时想不到它在黑夜中可以作为防身的武器,这说明功能固着也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29.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出假设常用的方式有算法式和启发式。

30、要正确地理解和表征问题,实际上就是要正确认识问题的问题空间。

31.表征既是个体在头脑中对所面临的事件或情境的表现和记载,也是个体解决问题时所加工的对象。

35.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问题的特征、已有的知识经验、定势与功能固着。

39.各种发明创造都可以看做是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典型例证。

三、简答题。

‘1.简述问题所包含的基本成分。

2.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

3.简述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

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5.简述真创造与类创造及关系。

6.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7.教学中如何教授学生运用策略?8.教学中如何促使技能达到自动化水平?9.简述培养学生思考问题习惯的策略。

10.简述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

11.简述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

12.简述高创造性者的个性特征。

13.简述环境因素与创造性的关系。

14.教师怎样给学生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15.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注重个性的塑造?16.简述创造性的思维策略训练。

四、论述题。

1.什么是创造性?它与智力、发散性思维、人格的关系如何?2.举例说明创造性人格特征及塑造策略。

3.如何培养问题解决能力?4.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5.谈谈如何结合具体的学科教学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创造性?7.对具体的学科问题的解决,成绩优秀的学生与成绩欠好的学生在问题表征上有何差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