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种子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种子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目 录第一节 我国种业未来发展方向 (5)第二节 水稻种子未来发展趋势 (9)一、种植机械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15)二、品种结构性调整,两系稻将替代三系稻成为主角 (16)三、出口市场空间十分巨大 (18)四、未来种子价格及商品化率的提高将扩容我国水稻市场规模 (19)第三节 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玉米 (20)一、玉米库存过高造成玉米种子短期受压 (20)二、种植结构调整,短期加速玉米种子去库存,中长期看好 (22)第四节 重点公司分析 (25)一、隆平高科 (25)二、登海种业 (26)图表目录图表1:我国种子的市场品种结构 (5)图表2:我国种子市场规模 (5)图表3:玉米种子供给大于需求(亿公斤) (5)图表4:水稻种子供给大于需求(亿公斤) (6)图表5:我国种子企业数量逐年递减 (7)图表6:种子企业按注册资本分类(2016.5) (7)图表7:2014 年我国种业市场竞争格局 (7)图表8:2014 年国际种业的市场竞争格局 (8)图表9:2014 年美国玉米成本的构成 (8)图表10:2014 年我国玉米成本的构成 (9)图表11:水稻优势区域布局示意图 (10)图表12:2016 年农业部主推水稻品种 (10)图表13:历年推广面积排名前三的杂交水稻(单位:亩) (10)图表14:部分主推水稻品种特点 (11)图表15: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千公顷) (13)图表16:我国水稻单产不断提高 (13)图表17:我国水稻库存压力较大(单位:千吨) (13)图表18:国内外水稻差价越来越大 (14)图表19:水稻最低收购价格变动趋势 (14)图表20:稻谷每亩人工成本趋势 (15)图表21:农业人口比重逐年下降(%) (15)图表22:水稻机械直播作业 (16)图表23:两系水稻单产高于三系水稻 (17)图表24:两系水稻综合优米率高于三系水稻 (17)图表25:16 年各国水稻播种面积(百万公顷) (18)图表26:2016 年各国大米产量和消费量 (18)图表27:各国水稻单产(吨/公顷) (19)图表28:水稻种子价格走势 (19)图表29:收储政策造成玉米库存巨大 (20)图表30:收储政策下农民有利可图 (20)图表31:我国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升高 (21)图表32:我国玉米播种面积 (21)图表33:我国玉米价格走势(元/吨) (22)图表34:玉米种子制种面积 (22)图表35:玉米种子供给需求量(亿公斤) (23)图表36:单粒播与常规播种比较 (24)图表37:2016 年农业部主推玉米品种 (25)图表38:隆平历年研发投入比例高 (25)图表39:隆平研发投入远高于其他种子企业 (26)第一节我国种业未来发展方向:整合速度加快,行业龙头凸显2015 年,我国种子的市场规模约为780 亿,是全球的第二大种子市场。

从2007 年的300 亿元的市场规模至2015 年780 亿,我国农作物种子的8 年的复合增长速度为13%,玉米和水稻种子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0.4%和29.9%,占据种子行业的主导地位。

图表1:我国种子的市场品种结构.图表2:我国种子市场规模种子行业是处于农业生产链条的上游行业,对稳定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种子行业起步较晚,商业化体系的构建尚不完善,仍存在一些问题:行业库存过剩、集中度低、研发能力不足、种子定价机制不合理等。

图表3:玉米种子供给大于需求(亿公斤)图表4:水稻种子供给大于需求(亿公斤)行业库存过剩:我国每年的可供种量远远大于所需求量,2016 年我国杂交玉米的可供种量为20 亿公斤,而需种量仅为11.5 亿公斤,仅为可供种量的一半左右;类似的,我国2016 年杂交水稻的可供种量为3.6 亿公斤,而需求量仅为2.45 亿公斤。

种子库存的高度过剩导致种子企业的业绩压力加大。

种子企业数量逐年减少,但行业竞争有限,集中度仍较低: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我国种子行业的监管逐渐驱严,行业进入的壁垒升高,自2010 年起,我国种子企业的数量以每年一千多家的速度逐年减少,但行业总体的分布仍主要集中在中小型企业。

图表5:我国种子企业数量逐年递减图表6:种子企业按注册资本分类(2016.5)强的种子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据了43%,其中种子前三强企业孟ft都、杜邦先锋和先正达分别占据了19.04%、12.57%和5.28%。

而国内前五强企业仅占据12.79%,前10 强企业仅占据了18.2%的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较比较分散。

图表7:2014 年我国种业市场竞争格局图表8:2014 年国际种业的市场竞争格局研发能力有限,研发金额不足:我国种子行业虽然市场化已经有十多年,但是企业仍缺乏自主研发的积极性,研发投入不足,大部分的企业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在5% 以下,远低于国外10%以上的先进水平,此外,我国主要育种资源集中在高校院所,科研单位育种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研发成果产业转化率较低。

种子定价机制不合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种子定价偏低,与种子对农作物的贡献不匹配,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14 年我国种子费用在种植总成本的比例在5% 左右,而美国种子费用在种植成本中比例为15%左右,种子价值与其贡献的不匹配对于种业企业的研发和推广良种带来负面的影响。

图表9:2014 年美国玉米成本的构成图表10:2014 年我国玉米成本的构成其实是一部收购与兼并的发展史。

目前,在我国种子企业过剩,种子供给大于需求且粮食库存过高,价格不景气的背景下,未来几年行业将迎来整合和洗牌的大良机,一方面,一些中小型企业,由于研发能力有限,种子不具备竞争力,将逐渐被淘汰,加上我国对种子行业政策的不断完善,行业进入门槛提高,未来我国种子行业的集中度将逐步提升;另一方面,行业内部的龙头企业未来将不断的进行优秀标的的并购和整合,实现强强联手,以提升行业内的竞争优势以及市场占有率,并朝着世界一流种业进军。

第二节水稻种子未来发展趋势水稻是我国的第一大口粮作物,生产状况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

我国水稻种植主要集中在东北平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三大区域,分别占水稻种植面积的12%、64% 和22%。

东北平原水稻种植区域一般全年只种一季水稻,生长周期长,水肥条件好,单产水平高出全国10%,而且主要是高品质的粳稻品种;长江流域种植面积最大,以籼稻为主,可以种植单季稻(中稻)或者双季稻(早晚稻),北部区域有少量粳稻,平均单产比全国高出4%;东南沿海种植的基本都是籼稻,可种植一到三季,由于生长周期较短,平均单产低于全国水平9%。

图表11:水稻优势区域布局示意图图表12:2016 年农业部主推水稻品种水稻的单一品种推广面积远低于玉米,推广面积在500 万亩以上已经算大品种,而玉米大品种推广面积在千亩以上,主要原因:1)北方的地理环境和土地耕作梯度小,玉米单一品种影响和适应力较强;2)优质水稻种子的数量高于玉米,竞争激烈;3)水稻的品审和国审的门槛低于玉米。

以下是近年来推广面积排在前列的水稻种子:图表13:历年推广面积排名前三的杂交水稻(单位:亩)从品种上看,2003 年以来,我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前三名的品种经历了两轮轮换。

2007 年以前,两优培九的推广面积几乎稳居榜首,II 优838 和金优207 包揽第二、三名。

两优培九在2006 年推广面积达到最大后开始衰退。

2007-2009 年水稻种子新品种推陈出新,竞争激烈较为激烈,不同品种轮番坐庄。

2010 年至2013 年,Y 两优1 号从众多新品种中脱颖而出,推广面积一直维持全国第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育种技术的逐步提高,优质的水稻种子层出不穷,排在前列的水稻品种的推广面积开始被其他品种所取代,推广面积大不如从前。

图表14:部分主推水稻品种特点我国水稻的播种面积常年稳定,每年上下波动幅度处于6%之间,2016 年播种面积约为4.5 亿亩,但由于我国的水稻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水稻单产量逐年提升。

图表15: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千公顷)图表16:我国水稻单产不断提高2016 年我国稻谷的总供给量为2.89 亿吨,国内消费量仅为1.64 亿吨,库存量高达1.2亿吨,占一年消费量的70%,库存消费比从11 年起开始直线上升,至2017 年库存消费比已高达86.6%,远高于17%的国际警戒水平。

图表17:我国水稻库存压力较大(单位:千吨)自2004 年起我国实行水稻最低保护价以来,已历经13 年的时间,2014 年最低保护价开始止涨起稳,至2016 年,仅有早籼稻下调0.02 元/斤,2017 年国家首次全面下调稻谷最低收购价,早籼稻每斤降低0.03 元,再加上2016 年已连续两年下调,累计下调0.05 元,中晚籼稻、粳稻分别下调每斤0.02 元和0.05 元。

此次下调幅度不大,对粮食价格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我们认为短期来讲,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水稻保护价还会继续实施,但中长期来看,随着库存越来越高,国内外稻米的价差越拉越大,水稻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玉米。

图表18:国内外水稻差价越来越大图表19:水稻最低收购价格变动趋势一、种植机械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发展,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逐年下降,加上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改进耕作制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成为水稻种植业的首要任务,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作为一种节水栽培和优质高产栽培集成的耕作技术,将成为我国水稻耕作未来的发展方向。

图表20:稻谷每亩人工成本趋势图表21:农业人口比重逐年下降(%)水稻直播是不进行育秧、拔秧、移栽等繁琐环节而直接将种子播于大田的一种栽培方式,作为一种轻简栽培技术,因其用功少、效益高受到日益重视。

目前,世界上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有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

其中欧美国家主要以直播机械化为主,直播稻已几乎占水稻面积的100%,我国的水稻机械化程度还很低,未来随着我国现代农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以及水稻种子处理技术及设备、高效质量的整地机具、精密播种机具、播种监控装置及系统等方面的技术进步, 水稻直播技术将成为我国的主要耕作方式。

图表22:水稻机械直播作业二、品种结构性调整,两系稻将替代三系稻成为主角根据育种制种方法的不同,杂交水稻分为三系和两系。

三系法从70 年代开始推广,其原理是使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来配制杂交种。

两系法从90 年代开始推广应用,其原理是使用一种光温敏核不育系水稻,在长日高温条件下,表现为雄性不育,可用来与恢复系杂交制种;在短日平温条件下,恢复雄性可育,可用于自交繁殖,不再需要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

目前我国杂交水稻总量上还是三系稻占据优势,水稻种子的发展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过程,虽然两系水稻育种对光照温度的要求较高,但总体来看两系水稻相比三系水稻仍有着较明显的优势,具体优势体现在:1)两系水稻在产量和米质上均优于三系水稻;2)不需要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制种程序简化许多,制种成本下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