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第三单元一、填空。
1、安全上学,安全回家,是(家长)、(学校)、(社会)对每一位同学的(期望)和(要求)。
因此,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2、行人必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横过车行道,需走(人行横道)。
3、《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第七条规定:旅客必须按规定(购票乘车)。
第九条规定:禁止在线路上(行走)或在钢轨上(坐卧)。
4、绿色表示(通行),红色表示(禁止通行),黄色表示(警告信号)。
5、在生活中,有秩序的交通会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安全),不遵守交通秩序常常会引发(事故)。
6、学龄前儿童在街道或公路上行走,须有(成年人)带领。
7、火灾常常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当火险出现时,我们要(冷静应对),采取必要的(措施),并迅速拨打电话(“119”)求救。
8、火灾发生时,被困屋中,不能慌张、乱跑,应立即用一条(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呛到。
9、(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毁林面积最大、(伤亡最多)、损失最惨重的一次特大灾难。
它是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的。
10、(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灭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和(气体)火灾,以及(电气设备)火灾。
11、拨打“119”报火警时既要准确的报出失火(地点),还要简要的说明失火地点周围的(环境)和(道路交通)情况。
12、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有的是由于人的(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也有的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
13、当我们遇到突发事件时,我们都不要(紧张慌乱),要(沉着冷静),积极应对。
14、(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
分为(突发性自然灾害)和(突变性自然灾害)。
15、在野外迷路时。
夜间可使用(火焰)联络。
白天,可以用(冒烟)引人注意。
16、常用的消防器材有(消防栓)、(灭火器)、(火警警铃)、(消防应急灯)、(消防喷淋)。
二、简答。
1、发生了火灾应该如何报警?(P61)(1)迅速找到电话,并拨打火警电话“119”。
(2)准确报出失火地点。
(3)简要说明失火地点周围环境和道路交通情况。
2、火灾发生的原因有哪些?(1)乱丢未熄灭的烟头;(2)乱放烟花爆竹;(3)乱接电线;(4)电线老化;(5)在炉火旁堆放可燃物。
3、我们应该怎样避免火灾的发生?(P60)(1)不乱丢未熄灭的烟头;(2)不乱放烟花爆竹;(3)不乱接电线;(4)及时检查、更换老化电线;(6)不要在炉火旁堆放可燃物。
(7)不玩打火机、火柴等危险物品。
4、火灾发生时,被困在房间里应该怎么办?(P61,P62)5、引起交通事故的原因有哪些?(P55)(1)超速行驶;(2)违章占道行驶;(3)不按规定让行;(4)酒后驾驶。
6、你所知道的交通规则有哪些?(P53,P57)7、怎样正确使用灭火器?(P66)8、游泳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P71)9、近些年发生的自然灾害有哪些?(1)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2)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3)2010年甘肃发生泥石流。
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第二单元1、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
2、我国人民最隆重、最有传统特色的节日是(春节)。
3、农历的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叫(花灯节)。
元宵节有(吃元宵)、(挂花灯)的习俗。
4、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5、“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七、八月)举行。
“那达慕”是蒙古语(“娱乐”)和(“游戏”)的意思。
6、藏历新年从(藏历元月一日)开始,到(十五日)结束。
藏族称新年为(洛萨)。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古突”)。
7、我们知道的少数民族节日还有(泼水节)、(火把节)、(洛萨节)。
8、家庭中的喜事有许多,如(搬新居)、(迎新娘)、(祝寿)等等。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人们的(喜庆习俗)也有所不同。
9、云南傣家人习惯住(竹楼)。
客家人标志性建筑是(土楼)。
10、(草坪婚礼)是指新郎、新娘在户外的草坪上和亲朋好友共进野餐,气氛欢乐,形式活泼。
11、(简易酒会婚礼)是新郎、新娘和家人略备几桌酒菜,宴请亲朋好友。
12、家中有了小宝宝后要吃(喜蛋),照(百日照)来庆祝。
13、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习俗)各不相同。
了解世界各民族的习俗,能进一步(了解世界),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
14、“热狗”源于(美国),他的创始人是(福克温格)。
15、日本人的服饰是(和服),阿拉伯人喜欢穿(白色长袍)。
16、巴西人喜欢跳(桑巴舞),斗牛舞是(西班牙)的国粹。
夏威夷土著少女跳(草裙舞)。
17、(泰国人)见面时,都要双手合掌,十指并拢,表示(敬意)。
双手举得越高,表示尊敬程度(越深)。
18、每年的4月17日是(新加坡)的(食品节)。
食品节含有(团聚)的意思。
(丰盛的晚餐)是新加坡人庆祝食品节的主要活动。
新加坡人还把食品节看作(友谊)、(幸福)的象征。
19、每年的3月底4月初是(加拿大)的(枫糖)节。
加拿大把(枫叶)作为国家的标志。
二、简答。
1、春节的节日习俗有哪些?(P31)(1)贴对联(2)吃年夜饭(3)放鞭炮(4)拜年(5)发压岁钱2、列举一下你所知道的我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1)春节:贴春联;放爆竹;吃年夜饭;拜年;发压岁钱。
(2)元宵节:挂花灯;猜灯谜;吃元宵。
(3)中秋节:吃月饼;赏月。
(4)清明节:祭祖;扫墓;踏青。
(5)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
(6)重阳节:登高;插茱萸。
3、列举一下你所知道的少数民族节日。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藏族:“洛萨节”;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回族:开斋节4、生活中的喜事有哪些?(P38,P42)5、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异国习俗。
(1)节日习俗:新加坡的食品节;加拿大的枫糖节;欧美国家的圣诞节,感恩节等。
(2)生活习俗:日本人喜欢穿和服;阿拉伯人喜欢穿白色长袍;夏威夷土著少女喜欢跳草裙舞;巴西人喜欢跳桑巴舞;西班牙人喜欢跳斗牛舞等。
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一、填空。
1、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需要(消费),而消费又需要一定的(经济收入)来维持。
如果我们能够了解一点家庭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就会更加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学会(勤俭节约)。
2、爸爸、妈妈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着,他们靠(辛勤的劳动)为家里提供(收入)。
3、在访问时,要确定(访问对象),确定(访问时间)。
4、在劳动体验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可以在家长或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5、生活中,我们经常购买一些日用品,这就需要一定的(支出)。
6、我们的日常消费主要依靠(父母的)的收入。
7、我们在进行访问时,一定要有(礼貌)。
8、日常生活中,我们吃的、穿的、用的,大部分是从不同的(购物场所)买来的。
这些购物场所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9、超市是(“超级市场”)的简称,也称(“自选商场”)。
10、农村集市一般有固定的(地点)和固定的(日期)。
11、(百货商场)的面积很大,分为不同的部门,销售各类商品。
12、为了让顾客买到放心的商品,我们严把(质量关),所有货物都有固定的(进货渠道),经过非常严格的(质量检验),不让(假冒伪劣)商品进入超市。
13、(专卖店)是专门出售某一类商品的商店。
14、买东西有许多学问,如(挑选购物场所)、(比较价格)、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品等。
15、买食品要看(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
16、1993年10月31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17、如果商店不同意调换你购买的商品,我们应找(消费者协会投诉)。
18、无产品名称及生产厂家的厂名、厂址的产品属于(“三无”产品)。
二、简答。
1、家里结余的钱,可以用来做什么?(1)资助失学儿童(2)教育储蓄(储存)(3)购买保险(4)投资理财(5)旅游2、如果我们有了结余的钱,可以做些什么?(1)购买学习用品(2)帮助有困难的同学(3)孝敬父母或者家中的老人(4)捐给灾区3、如何制定访问计划,在访问时应该注意什么?(P5)4、很多人喜欢到超市购买东西,这是为什么?(P15)(1)价格便宜(2)质量有保障(3)种类齐全(4)交通方便5、你所知道的购物场所有哪些?简要说下其特点。
(P13)(1)超市:种类齐全、直接挑选。
(2)农村集市:固定的地点和固定的日期,买卖时可以讨价还价。
(3)百货商场:面积很大,分为不同部门,销售各类商品。
(4)便民店:面积较小,商品种类较少,分布在居民区。
(5)专卖店:专门出售某一品牌或类型的商店,相对集中,便于选择。
6买东西有哪些学问?(怎样做个聪明的消费者)(P23)(1)可以在打折的时候购买所需要的产品(2)不能盲目相信广告宣传(3)自己使用的产品尽量买包装简单的。
(4)不买“三无”产品(5)购买完东西记得要小票。
7、什么是“三无”产品?(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