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主要城市生物医药产业比较研究

广东主要城市生物医药产业比较研究

生物医药产业被誉为“钻石产业”,是高技术产业之一,拥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进入21世纪,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显现出“发展迅速、显著集中、积极合作”三大特点。

广东生物医药产业排全国第三,是我国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主要地区。

由于生物医药产业在国民经济行业中划分在医药制造业(27大类);医疗器械(368中类)和营养、保健食品制造(1491小类)中,国家仅发布医药制造业的数据,本文数据主要从医药制造业进行分析。

一、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一)广东生物医药的地位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即使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广东生物医药也实现了逆势飘红。

广东省规模以上医药企业工业总产值618[1]亿元,在全国所占比重为6.54%,排名第三,仅次于山东和江苏,见表一。

2009年,全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中广东省拥有6家。

2010年全省生物医药总产值达到890亿元,实现增加值320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25%和23%,增长速度居全省九大产业之首。

目前,广东生物医药产业现有从业人员近10万人,已建立起门类较全、技术较先进、产品质量较好的生物医药工业体系,在生物制药、基因诊断试剂、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

产业内现有中山大学、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等相关的高等院广东主要城市生物医药产业比较研究□文/谭宏1张娜2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自主创新已经上升到中国国家战略的高度,而生物医药又是自主创新可以选择的最佳突破口。

广东作为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大省,对其研究显得更加必要。

本文首次对广东生物医药产业排前四位的广州、深圳、珠海、中山的生物医药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生物医药;研发投入;产业竞争1谭宏,珠海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总工程师、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技情报;2张娜,珠海生产力促进中心研究实习员。

排名区域规模以上企业数(个)平均从业人员(万人)工业总产值(亿元)资产总额(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利润总额(亿元)中国6807160.489443.309341.339087.00993.961山东省72016.951374.401011.111322.93133.482江苏省67214.211106.34828.591105.69112.83广东省3969.94618.00623.09570.4872.23表一广东省医药制造业在全国的地位(2009年)产业研究政·学·商校和研究院所。

全省发展形成了广药等医药企业集团,目前拥有广药、白云山、三九医药、华大基因、迈瑞、健康元、海普瑞、丽珠、康美药业、联邦等一批医药上市公司,数量居全国第一。

凭借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广东已经吸引了诺华、拜耳、罗氏等跨国医药企业前来投资发展。

(二)主要城市生物医药产业优势比较2009年,广东生物医药产业主要分布在广州、深圳、珠海、中山四大城市,见表二。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广深珠及中山在生物医药产业总量差距并不大,四大城市生物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省产业的65.3%,与广东其他城市相比,明显具有一定优势。

1.广州生物医药产业状况[2]:广州生物医药产业主要由广州科学城和广州国际生物岛两大核心区和若干扩展区组成。

广州科学城区内生物医药研发机构已达25家,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研发企业和机构,其中包括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暨南大学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中心、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国家工程中心等10家科研机构在科学城建成了研发、中试基地。

同时,广州科学城凝聚了如香雪制药、绿十字药业、康臣药业等产值近亿元的具有自主开发产品、持续创新能力的生物医药企业,初步形成了广州医药创造的凝聚效应。

作为省级城市,医药研究机构云集,在产业链中科研开发实力比其他三个城市都强,产业具有雄厚基础。

2.深圳生物医药产业状况:2005年,深圳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已被纳入国家总体发展布局。

深圳华大基因、迈瑞、华润三九、健康元、海普瑞、信立泰等企业已成长为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细分专业自主创新的龙头企业;目前深圳已拥有生物领域上市企业19家,占全省的50%以上。

作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和第一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城市,深圳已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地、大型精密医疗设备和医用电子仪器设备的重要研发生产出口基地,产值约占全国的13%、广东省的50%。

“深圳制造”已成为中国高质量生物医疗设备产品的象征。

深圳市生物产业拥有相对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先后诞生了世界第一个基因治疗新药、第一张亚洲人基因图谱,国内第一个生物工程一类新药、第一台医用核磁共振诊断仪、第一台伽玛射线治疗系统、第一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

深圳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移民文化形成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文环境,激发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3.珠海生物制药产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珠海生物医药产业实力已位居全省前列。

2010年,珠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已突破100亿元大关。

其中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27家、从业人数近万人,工业总产值92.92亿元,同比增长25.5%;规模以上医疗器械企业15家,工业总产值5.3亿元。

有29家生物医药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珠海29家国内外上市企业中有丽珠、联邦、亿胜生物、天年生物、广东汤臣倍健、宝莱特等6家生物医药公司。

以联邦、丽珠集团、健帆生物、润都民彤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研地区规模以上企业数(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规模以上增加值(亿元)全省396618.00211.05广州99137.9255.78深圳47110.4940.40珠海2673.6415中山3181.7623.68表二广东主要城市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比较(2009年度)发上加大力度,2010年,联邦和丽珠在国家一类新药上各获批准一项。

4.中山市生物医药产业:早在1994年,中山就与国家科技部、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创办了“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

如今,位于中山火炬开发区的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

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生产总值占全市健康医药产业60%。

中山生物医药企业主要有德资默克雅柏(化学药)、德资格兰泰(药品制剂)、瑞士辉凌(合成肽等化学药)、中美合资安士(保健品)、美资尼克美制药(化学药)、中智药业集团、广东滕骏(动物药品)等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山火炬开发区中山港区,外资企业在中山主要生产各类化学专利药品。

中山企业在国内外上市13家,但无一家生物医药企业上市。

(三)产业政策优势对比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起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正陆续上报国务院,2011年9月开始对外公布。

根据规划,生物等四个产业被定位为国家支柱产业。

广东提出生物产业要培育“三强”的发展格局[3],“三强”指重点培育壮大广州、深圳、珠海三市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也于2011年9月正式对外发布。

广州市:2010年9月,广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把生物产业列入重点发展领域,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现代中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和生物服务等5大领域。

根据《意见》,广州市发改部门每年在统筹资金中安排不少于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组织实施生物产业发展专项,重点支持生物技术创新项目、生物技术产业化项目和广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科信部门每年在科技经费中安排不少于5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生物产业重大攻关。

符合相关规定的留学人员及引进人才子女享受加分及借读政策照顾。

深圳市:2009年9月,深圳市编制并发布了《深圳生物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09~2015年)》。

提出强化生物医疗、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环保四个优势领域;完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业国际合作、扩大产业发展规模、推动产业重点突破、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构建产业支撑体系六大主要任务;在2015年,实现“生物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产业组织体系、政策法规体系、行业管理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成为世界知名、国内领先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目标。

珠海市:2010年8月以后,珠海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和《关于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把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培育成为珠海市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增长极作为一大目标。

明确了从2011年起,连续5年每年在市级财政经费中安排不少于3000万元资金,支持生物医药领域技术的攻关和新药创新活动。

生物医药产业专业镇的金湾区也于2010年11月出台了具体的《关于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该区的生物医药产业予以政策、财政、融资、创新、商贸、人才等实质性的鼓励和扶持。

中山市: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近年未见出台。

2011年初出台了《中山市培养引进紧缺适用人才导向目录(2011~2012年)》。

公布了174个岗位成为广东中山首批紧缺适用人才岗位,其中生物医药产业紧缺程度最高。

(四)生物医药产业研究开发费用(R&D)投入比较在生物医药产业中,根据各城市公布的“全国第二次研究开发费资源清查”公告,广东省2009年医药制造业研究开发费为9.03亿元,医药制造业R&D投入强度为1.58%,深圳为1.89亿元,投入强度为1.86%,超过全省平均值;珠海投入强度为1.34%。

四个城市中,中山的投入强度仅为0.44%,数据中也能说明中山市以外资生物医药生产加工为主,各主要城市数据见表三。

(五)区位优势比较(1)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深圳毗邻香港,借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及生物医药科技研发优势、专业服务优势,生物产业加速发展。

深圳被授予唯一的滨海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具备发展海洋生物产业的优越条件。

珠海毗邻港澳,是珠江口西岸城市核心和枢纽,随着广珠城轨开通、港珠澳大桥的兴建、横琴开发区、航空产业园等海陆空重大项目的推进,珠海投资已成为新的热产业研究政·学·商表三广东主要地区R&D投入情况(2009-2010年)地区2010年全社会R&D经费(亿元)2010年全社会R&D经费/GDP(%)2009年医药制造业R&D经费投入(亿元)2009年医药制造业R&D投入强度(%)全省808.75 1.769.03 1.58深圳市333.31 3.50 1.89 1.86广州市192.43 1.82--珠海市21.05 1.740.84 1.34中山市28.44 1.820.320.44表中“-”为广州未公布2009年全国第二次R&D资源清查数据点,原来珠海交通末梢的地位得到改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