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后浇带技术交底记录

后浇带技术交底记录

表C2-4技术交底记录编号:
工程名称
新朝阳广场二期C区工程
日期
2014年6月30日
交底部位
后浇带、施工洞
页 数
共7页
参加人
交底内容:
本技术交底适用于廊坊新朝阳广场二期C区工程后浇带及施工洞施工。
一、工程概况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总体要求
本工程施工范围处于廊坊市广阳区中心繁华地段,处于永丰道、爱民东路、和平路、新开路所围地块内,周边为商业及住宅区,场地内地势平坦,场地周围有双力地产金属围挡围护。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3.738m,沉降后浇带设置由基础至±0.000,温度后浇带由基础至屋面,施工洞按工程需要进行设置。
签字栏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交人:
4、后浇带封堵时间要符合图纸要求。
5、后浇带(施工洞)封堵前要进行报验,内部清理干净,钢筋调整完毕,按要求凿毛,验收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施工。
6、后浇带(施工洞)施工混凝土采用高一标号微膨胀混凝土,施工时应振捣密实,无漏振和过振现象,施工后应进行成品保护,按要求进行养护和荷载控制。
四、施工方法:
1、基础施工前按图纸定位要求对本工程后浇带进行测量定位放线。
4、混凝土浇筑
后浇带(施工洞)(施工洞)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后浇带(施工洞)模板、清理、凿毛、除锈、钢筋等情况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应提前洒水润湿两侧混凝土老茬,保证混凝土新老结合良好。混凝土浇筑时要求注意接茬处的混凝土振捣,必须振捣密实,但不可过振,以免影响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收面: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预制板固定:
地下室外墙后Βιβλιοθήκη 带内侧模板固定3、后浇带(施工洞)混凝土施工准备
1)后浇带(施工洞)凿毛:
后浇带(施工洞)施工前应对两侧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理干净并凿毛,弹线后用切割机沿线将施工缝切进1cm深,以露出石子且无松动石子为宜。
2)后浇带(施工洞)清理
将模板内浮浆、铁锈清理干净,特别是施工缝处要认真清理防止出现夹渣现象,后浇带(施工洞)内止水钢板表面浮浆清除及除锈处理,以免减弱防水效果。在施工缝一侧塞好海绵条防止漏浆。对于原有后浇带(施工洞)模板支撑要视情况进行加固处理,确保接槎的平整度。
后浇带混凝土养护及管理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取覆膜养护,3d以后转为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小于14d,浇筑完成后,不可过早上人,以免在混凝土面上踩踏出脚印。更不可过早堆放重物或过载重车辆,以免影响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后(浇筑完成约12小时以后)可以上人。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强度满足拆模要求后(强度达到设计值100%),履行拆模手续,批准后可以进行拆模,且可堆放重物,过载重车辆。
五、注意事项
1、后浇带浇筑从地下室开始向上施工。
2、地下室基础底板后浇带由于钢筋较密,除绣、清理后将垃圾用高压水枪在后浇带内冲洗,采用污水泵抽出。
3、在外墙后浇带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材料、料具下落伤人,同时要注意作业安全。
4、后浇带部位混凝土严格进行荷载控制。
5、后浇带的独立支撑模板中途不得拆除,必须等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且履行拆模手续后,可拆除支撑模板。
三、施工要求
1、后浇带留设按图纸进行留设;施工洞留设根据施工需要,施工洞留设方式应符合规范要求(板跨、梁跨的1/3处)。
2、后浇带与施工洞应设置独立的支撑体系,拆模后留置,保证悬臂端结构安全。施工洞支撑体系要保证其使用功能。
3、后浇带两侧的标高应一致,由测量人员定期对整个现场进行标高复测,发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后浇带(施工洞)钢筋调整
后浇带(施工洞)(施工洞)施工前应对后浇带(施工洞)内钢筋进行调整,加马镫和垫块,确保后浇带(施工洞)内钢筋网片规格、间距、骨架满足图纸和规范要求。带锈钢筋要进行除锈处理,因施工需要部分钢筋被割断,采用同级别钢筋帮条焊补强,焊接长度要符合规范要求,每端单面焊10d,双面焊5d。
2、后浇带模板支设与拆除
1)基础底板后浇带
基础后浇带采用钢板网+Ф12钢筋支设,防水采用4mmX350mm止水钢板。
2)各层梁、板后浇带
各层梁、板后浇带模板采用附加模板支撑做法,在模板拆除时将后浇带部位模板及模板支撑架体预留(该部位支撑体系同后浇带所在的板跨模板支撑体系)。
3)后浇带防水处理
由于后浇带封顶时间较晚,可能设计提前回填土,在外墙采用混凝土预制板做防水基层,避免延误防水施工及后续施工。混凝土预制板采用现场制作,如下图所示:
混凝土浇筑高度宜高出两侧3-5mm,以便于混凝土收面,混凝土收面时应加强混凝土结合处的处理,保证新老混凝土结合良好。
混凝土留茬
由于本工程基础和外墙后浇带较长,不能保证连续浇筑,为避免因施工留茬影响地下室防水效果,对于±0.000以下的处在迎水面的混凝土后浇带留茬部位加设止水钢板以保证地下室防水防水效果,如下图所示:
二、交底目的
根据以往经验,主体施工时,后浇带(施工洞)施工问题较多,尤其后期渗漏问题,平整度问题。为保证后浇带(施工洞)施工质量,特此交底,但由于后浇带(施工洞)施工时间长,且设计工序多,所以本交底不在针对后浇带(施工洞)施工的各道工序进行交底。各个施工管理人员根据本交底针对现场后浇带(施工洞)施工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