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用工程单机试车方案

公用工程单机试车方案

公用工程单机试车方案试车前准备1、设备及附属装置、管路等均应全部检修完毕,检修记录及资料应齐全。

2、设备的精平和几何精度经检验合格,润滑、液压、冷却、水、气(汽)、电气(仪表)控制等附属装置均应按系统检验完毕,并应符合试运转的要求。

3、各转动设备,用手盘动,应灵活,无卡滞现象。

4、需要的能源、介质、材料、工机具、监测仪器、安全防护设施及用具等,均应符合试运转要求。

5、参加试运转的人员,应熟悉设备的构造、性能、设备技术文件,并应掌握操作规程及试运转操作。

6、设备本体及周围环境应清理干净,设备附近不得进行有粉尘的或噪音较大的作业。

7、对参加试运转人员应进行技术交底,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8、试车前设备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装置应调校完毕并复位。

主要机械设备试车表单机试车步骤(一)24KT空压机机组1、试车前准备:(1)机房内应清理干净,机房通风应良好,因为该空压机采用风冷,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进风量。

(2)检查油气分离器中润滑油的容量确定油位计中油面在上限和下限中间之上为最佳。

(3)电气接线、接地线完成,且符合安全标准。

(4)各供气管道已安装完毕,支、吊架已按要求固定。

(5)检查电动机电源、电压和仪表板指示是否正确,确保压缩机空载起动。

(6)按照工艺管线操作要求操作阀门,压缩机排气阀应处于开启位置。

(7)准备启动时,检查操作人员是否处于安全位置。

(8)关闭手动排污阀。

2、空负荷试车(1)先接通电源,观察仪表板相序指示正常后,先对空压机点动,确认旋转方向是否正确(2)确认旋转方向正确后,启动压缩机并运转2—3 min,无异常现象后其连续运转时间不应小于30min停机检查。

(3)再次启动压缩机应连续进行吹扫,并不应小于2h,电机轴承温度一般在45℃、不得大于70℃。

3、负荷运转(1)各种测量、仪表口有关阀门的开启或关闭应灵敏正确可靠。

(2)启动压缩机空负荷运转不应小于30min。

(3)应缓慢关闭旁通阀,并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升压速度和运转时间逐级开压将压力逐渐升高,开压至额定压力下连续运转的是不应小于2h.4、在额定压力下连续运转中应检查下列项,并应每隔0.5h记录一次①润滑油压力、温度和各部分的供油情况②各级吸、排气的温度和压力③各级进、排水的温度和冷却水的供水情况④各轴承的温度⑤电动机的电流、电压、温度5、压缩机试运转合格后,应彻底清洗润系统,并应更换润滑油6、注意事项:如在试运行中发生故障,需检修要将空压机电源切断并排空机组压力,方可进行检修工作。

(二)离心式水泵1、试车前准备(1)检查各固定连接部位应牢固无松动。

(2)管路上的阀门及仪表均安装完毕,并吹扫清洗、试压合格。

(3)盘车应灵活,无异常现象。

(4)检查电机接线是否准确。

2、试运转(1)离心泵应全开吸入管路阀门,关闭排出管路阀门。

(2)打开排气阀使液体充满整个泵体,待满后关闭排气阀。

(2)对泵进行点动,确认转向准确后方可启动。

(3)泵启动后应快速通过喘振区。

(4)转速正常后应打开出口管路阀门,出口管路阀门的开启不宜超过3min,并将泵调节到设计工况,不得在性能曲线驼峰处运转。

(5)应对地脚螺栓进行检查是否有松动。

(6)转子及各运动部件运行正常,不得有异常声响和摩擦现象。

(7)附属系统的运转应正常,管道连接应牢固无渗漏。

(8)滑动轴承的温度不应大于70℃。

(9)泵在额定工况下连续运行2小时。

(10)停泵应逐渐关闭出口管路阀,切断电源,关闭进口阀。

离心泵填料密封的泄漏量(三)立式轴流泵1、试车前的准备(1)检查各固定连接部位应牢固无松动。

(2)管路上的阀门及仪表均安装完毕,并吹扫清洗、试压合格。

(3)冷却水管路应畅通长通不间断,不得有渗漏。

冷却水流量2.5~4m3/h,压力0.12~0.2Mpa。

(4)轴承润滑油为N32#机油,加油油位没过油位计内部的斜口即可,不可多加。

(5)轴承座上装的填料压盖不要压紧。

(6)注意泵不能在无液体情况下干运转。

(7)盘车应灵活,无异常现象。

(8)检查电机接线是否准确。

2、试运转(1)应打开出口管路阀门。

(2)开机时要在介质充分溶化,手动盘车轻松之后才能进行。

(3)对泵进行点动,确认转向准确后方可启动。

(4)在试运行中应对泵进出口的压力,冷却水及电机温度进行观测并做好记录。

(5)在试运行中如发现泵的震动过大,压力表指示不稳或电流不稳等不正常现象都应立即停泵检查原因,消除隐患后再试。

连续运转不应小于2小时。

(四)隔膜计量泵1、试车前的准备(1)检查各固定连接部位应牢固无松动。

(2)管路上的阀门及仪表均安装完毕,并吹扫清洗、试压合格。

(4)应对泵的内外表面用煤油清洗干净,检查、清洗所有润滑油孔。

(5)根据泵的使用环境温度,传动箱体内应加入适量的润滑油(见下表)至油位线。

由于润滑油粘度与环境温度有关,当环境温度低于25℃时,应采用粘度较低的润滑油。

润滑油注油量(6)隔膜泵应在隔膜油腔、储油筒和和液缸托架处加注变压器油。

隔膜油腔注油时应先将注塞条在40%~50%行程处,同时盘动联轴器使柱塞前后移动,以排除膜腔内空气,让隔膜油腔充满;托架处的油位应加至淹过柱塞的柄部;储油筒油位应在筒内刻线处。

(7)用手盘动联轴器,使柱塞前后移动数次,检查有无影响运转的障碍。

(8)检查吸入、排出管路是否全部打开。

(9)释放排出管路和隔膜油腔的所有背压以排尽空气,降低隔膜油腔的泄压安全阀处的压力,直到空气排净。

2、试运转(1)第一次启动应将调节转盘反时针旋转至0位(泵最小行程处),将调量表对零后重新装入并固定,再将柱塞行程调至最大行程的40%~50%位置。

(2)对泵进行点动,确认转向准确后方可启动。

(3)刚启动泵时待泵运行10~20s,重复10次以上,以便灌满隔膜油腔,在此运行期间,注意听电机及其他运动件有无异常噪音,并及时排除故障。

(4)在零压下,泵运行一个小时左右,再逐步增大行程,检查排出管路流量大小,将机座油温预热。

(5)将流量调节设定在流量的100%。

按额定压力值的25%、50%、75%、100%逐级升压,在每一级排出压力下,运转时间不应少于15min。

最后,应在额定排出压力下连续运转1h。

前一压力级运转不合,不得进行下一压力级的运转。

(6)在运转过程中检查柱塞填料密封处漏损,泄漏量应控制在流量的万分之一,1ml约为15滴。

(7)运行过程中,润滑油不应高于60℃。

轴承温度不应高于70℃。

(8)隔膜式计量泵油腔安全阀的动作应灵敏可靠,其开启压力应符合下表规定;排放压力应为开启压力的1.05~1.15倍,回座压力应大于开启压力的0.9倍,自动补油阀应在大于或等于80%真空度下动作,其动作应灵敏可靠。

(9)调量表设定不要超过100%,否则易出现异常;手臂远离柱塞和联轴器等运动部件,确保人生安全。

(五)制冷主机试车制冷机组检修完毕,准备试车前应做好以下工作:1)给机组加油。

用外接油泵通过加油接头向机组加润滑油,加至油分离器下视镜满以后,启动油泵;在机组油泵运转下继续加油,加至上视镜的二分之一处。

2)转动联轴器,主机应无卡壳故障。

3)根据使用说明书,检查油压控制器、压差控制器的设定值,检查其它压力及温度的控制器,检查油冷却器冷却水及其它系统的断水保护,检查整个系统的电气线路。

4)试车人员应全面熟悉机组的性能和结构,熟悉安全技术,明确试车方法、步骤和应达到的要求,制定出详细具体的调试计划。

5)清洁试车场地,准备试车所需的各种工具。

-35℃冷冻机组操作1.开机程序1)检查机组冷却水、盐水进出水阀门是否开启。

2) 检查进入机组冷却水、盐水流量是否充足。

3)检查机组气路、油路阀门是否开启到正常位置。

4)确认高压电已送至机组。

5)检查高压机、低压机手动盘车有无卡阻现象。

6)关闭油冷却器冷却水阀门。

7)开启机组油泵。

8)开启高压机组空载运行当油温升至40℃时开始加载。

9)开启油冷却器阀门控制油温40-50℃加载高压机至满载。

10)当盐水温度低于-20℃时开启低压机。

11)调节吸气阀控制电流加载低压机至满载。

2.停机程序1)卸载低压机载位至零关闭低压机。

2)卸载高压机载位至零关闭高压机。

3)关闭高压机后立即关闭吸气阀。

4)等待10分钟后方可关闭盐水泵或机组盐水阀。

(非全系统停车不得关闭盐水泵)(二)0℃机组操作1.开机程序1)检查机组冷却水、盐水进出水阀门是否开启。

2) 检查进入机组冷却水、盐水流量是否充足。

3)检查机组气路、油路阀门是否开启到正常位置。

4)确认高压电已送至机组。

5)按启动键开启机组。

2.停机程序1)在控制面板输入操作员密码 96752)点击软停机停止机组运行。

3)确认电机输入电流为0电机停止运行。

4)如软停机失效立即按红色急停按钮(门口配电柜)。

(六)脱盐水试车方案一、RO膜的清洗海德能公司8040型膜清洗药剂选择表为了让清洗达到更好的效果,建议用户采用TRISEP公司专用的膜用清洗剂。

可与本公司联系。

2、2RO膜化学清洗工艺过程说明RO膜化学清洗工艺包括冲洗、循环、浸泡三个过程:冲洗:冲洗是RO系统在清洗时必不可少的过程之一。

当化学清洗开始时,它能有效地刷洗膜表面污染物;当化学清洗完成后,它能有效地去除化学清洗液,为产品水的质量提供了必要保证。

循环:循环是RO系统清洗的主要过程与手段之一。

它一方面能使化学液与膜内部分子发生物理的动力接触,发生渗透、磨擦、剪切等反应;另一方面,它利用本身的流体动力,使化学液与膜表面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化学清洗的目的。

浸泡:浸泡是RO系统清洗的关键作用所在。

它既能使化学液与污染物发生物相的化学反应,又能让污染物从膜的内表面脱落,溶于化学液中达到化学清洗的目的。

A的清洗方法:A01、按3、4的方法配置A化学清洗液。

A02、打开化学清洗箱的出口阀、RO机组的浓水端回流阀、清水端回流阀门、清洗泵的出口阀,并关闭RO浓水排放阀,产水阀,进水阀。

A03、启动化学清洗泵(在本系统中,用反渗透高压泵作清洗泵),让化学清洗液循环。

调节化学清洗泵的出口调节阀门、RO机组的浓水端回流阀、清洗箱浓水端回流阀门,使其循环流量为50-100m3/h(缓慢上升循环量),压力为35psi—60psi(0.24MPa-0.42MPa)。

A04、循环45分钟---60分钟。

A05、关闭化学清洗泵,关闭RO机组的浓水端回流阀、清水端回流阀门,清洗箱浓水端回流阀门,浸泡120分钟---150分钟。

A06、这样,循环、浸泡,循环、浸泡反复3—4个周期。

A07、最后在循环过程中打开化学清洗箱的排污阀门、清洗箱浓水端回流阀、清水端回流阀门。

当化学液在化学箱中不能循环时,关闭化学清洗泵,让化学清洗液全部排出。

关闭清洗箱浓水端回流阀、化学清洗箱的出口阀、化学清洗箱的排污阀门。

A08、打开原水进口阀、浓水出口阀、清洗泵出水阀门,清水回流阀,让水处理系统正常使用,冲洗RO机组5-6分钟,清水回流的作用是排放不合格RO产水,也可打开RO产水阀门,使产水从纯水箱排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