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三单元
章节目录
第三单元 爱国豪情
守护着灵魂上路 王充闾
知识分子的祖国之爱是一种更深刻的爱。是一种敢为天下先, 在时代大变革时用头颅撞响历史的爱;是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的智 慧之光,让世界更深刻的爱;是一身傲骨、两袖清风却痛苦于国忧 民患的爱。《守护着灵魂上路》就很好地诠释了知识分子的祖国之 爱。王充闾的《守护着灵魂上路》,写瞿秋白在长汀被捕就义的过 程,实际上是对先烈思想与内心精神的探视。面对中国和世界革命 的形势和自己经历的艰难与曲折,作为一个平凡的人,瞿秋白摒弃 了那种虚伪与做作,他的精神依然是一个革命者的精神,同样也是 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
恤死荣生:使已死者得到抚恤,使生者获得荣誉。恤、荣,都为 使动用法。 钟虐先朝:聚集一切暴虐于明室,指清军覆灭明朝的事。 菽水:即豆和水。表示供养的菲薄。
溘然先从九京:很快地先入坟墓。溘然,忽然,很快地。九京, 即九原,喻坟墓。
祚:福。
第三单元 爱国豪情
狱中上母书 夏完淳
夏完淳是一个爱国者,而且是一个狂热的爱国者。文章首先抒 发了国破家亡的深仇大恨和诀别亲人的惨烈剧痛。中间一段主要是 嘱托后事,但又处处以节义和国家大事来勉励亲人。最后表达了至 死不渝的决心和壮志未酬身先死的遗恨。 虽然文中夹杂着某些封建的忠孝观念,但其先国后家的情操是 高尚的,其精忠报国,视死如归的诚心和态度是十分感人的。此文 是作者临难陈词,无意为文,所以不假修饰,行文多用短语,结尾 以韵语收束,动人心魄。此文可视为作者光辉一生的简洁注释。
“上帝怜悯幼儿”,这是诗人耶胡达· 阿米亥的诗句。今晚他也
浑身都是血迹。 而数十年来,上帝没有怜悯中东的幼儿,没有怜悯它的少年、 青年。这里,一代复一代的人都没有得到怜悯。
第三单元 爱国豪情
战争,还是和平 [以色列]拉宾
一个有着悲悯之心的人,一个懂得平等与博爱的人,一个热切 期盼和平的人,应该是懂得“大爱”的人。和平应该是这个世界的 唯一选择。拉宾之所以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他在和平解决巴勒斯 坦和以色列问题上所做的努力及其明显的成效。 这篇演讲紧紧围绕巴以和平问题,表达了对两国和平与友谊的 呼唤和对结束冲突的热切期望,体现了为和平而义无反顾的坚定立 场。令人遗憾的是,拉宾在发表这篇演讲后的第二年,就被以色列 右翼极端分子暗杀,他的和平使命未能完成,中东至今仍然淹没在 战争和血腥中。
第三单元 爱国豪情
爱国诗二首
关山月 陆 游
《关山月》是以乐府旧题写时事,作于陆游罢官闲居成都时。诗中痛 斥了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国难的态度,表现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 苦闷以及中原百姓切望恢复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 爱国情怀。全诗十二句,每四句一转韵,表达一层意思,分别写将军权 贵、戍边战士和中原百姓。诗人构思非常巧妙,以月夜统摄全篇,将三 个场景融成一个整体,构成一幅关山月夜的全景图。可以说,这是当时 南宋社会的一个缩影。诗人还选取了一些典型事物,如朱门、厩马、断 弓、白发、征人骨、遗民泪等,表现了诗人鲜明的爱憎感情。
第三单元 爱国豪情
狱中上母书 夏完淳
【训练】 一、翻译全文,并找出文中的使动用法。 二、结合本文谈谈你对“情深而至文”的理解。 三、背诵最后一个自然节,谈谈文中表现出来的生存天地之间的浩 然正气。
第三单元 爱国豪情
忆 菊 闻一多
插在长颈的虾青瓷的瓶里, 六方的水晶瓶里的菊花, 攒在紫藤仙姑篮里的菊花; 守着酒壶的菊花, 陪着螯盏的菊花; 未放,将放,半放,盛放的菊花。 镶着金边的绛色的鸡爪菊; 粉红色的碎瓣的绣球菊!
章节目录
第三单元 爱国豪情
狱中上母书 夏完淳
夏完淳:明末抗清将领、文学家。顺治四 年,因联络鲁王抗清被捕。十七岁时,被害于 南京。他的诗歌散文都具有慷慨激昂的风格。 著有《玉樊堂集》《内史集》《南冠草》等, 后人合编为《夏完淳集》。
第三单元 爱国豪情
狱中上母书 夏完淳
本图复见天日:原打算回复明朝江山。天日,指王朝
旧家句: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 家。”此句化用其意,说房屋已毁,燕子失却旧家,还能在谁的
别却:离开,此句表明诗人已报必死之心。
第三单元 爱国豪情
爱国诗二首
金陵驿 文天祥 《金陵驿》表现了作者深切的爱国之情。借用传 说表达诗人化鹃啼归的心愿,表明自己虽然被迫离开 故土,但对家乡的热爱眷恋的心志至死不渝,可谓哀 苦、执著之至。充分体现了他以身殉国的民族气节和 忠贞不贰的爱国精神,激励了后世无数的爱国人士。 本诗的突出特点是用典多,但用得精妙,切景、切境、 切意。全诗苍凉悲壮,大义凛然,凄苦而不颓废,哀 婉而不沮丧,悲怆沉痛但能使人于低回咏叹之中领悟 历史的教训,砥砺坚韧的斗争意志。
第三单元 爱国豪情
战争,还是和平 [以色列]拉宾 【训练】
一、 选择文中你认为最具感染力的片段,谈谈 自己的感受。 二、 结合你所了解的以色列历史或巴以冲突情 况,谈谈你对拉宾这篇演讲词的体会。 三、 谈谈本文作为一篇演讲词的特点。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章节目录
第三单元 爱国豪情
爱国诗二首
关山月 陆 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隆兴元年(1163年),宋孝宗以王之望为金国 通问使,进行议和,次年,订立和约。自隆兴元年至作诗时为十 五年。 朱门:指豪门贵族。沉沉:形容屋宇重深。按:照着一定的节拍和旋 律来吹奏、表演。 戍楼刁斗催落月:在刁斗声中,一夜复一夜,十五年的边地生活 很快就过去了。 笛里谁知壮士心:在《关山月》曲调中,寓有壮士报国无路的悲 哀,这心情谁能理解? 逆胡传子孙:金自太祖阿骨打建国,其后进犯中原,灭北宋,至此 已传五世。
第三单元 爱国豪情
战争,还是和平 [以色列]拉宾
选自赛妮亚编《犹太名人读本》,内蒙古 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有改动。拉宾(1922— 1995),以色列著名政治家,曾任以色列总理。 199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本文是拉宾在1994年 诺贝尔获奖庆典上发表的演讲。
章节目录
第三单元 爱国豪情
战争,还是和平 [以色列]拉宾
第三单元 爱国豪情
忆 菊 闻一多 【训练
一、诗中诗人“忆菊”包含几层意思? 二、熟读诗歌,在熟读中体味诗歌内在情感的 节奏。 三、结合此诗,谈谈闻一多诗歌的创作风格。
第三单元 爱国豪情
守护着灵魂上路 王充闾
选自2007年第3期《十月》。王充闾, 1935年生,辽宁盘山人。曾获鲁迅文学奖、冰 心散文奖、东北文学奖等多种奖项。出版《清 风白水》《春宽梦窄》《面对历史的苍茫》等 散文集20余部,诗词集《鸿爪春泥》《执化斋 吟稿》,学术著作《诗性智慧》等。
第三单元 爱国豪情
狱中上母书 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 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佑我,钟虐先朝。 一旅才兴,便成齑粉。去年之举,淳以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 于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致慈君托迹 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 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呜呼!双慈在堂, 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 何以为生?
第三单元 爱国豪情
忆 菊 闻一多
诗人忆菊,还因为菊花和我们民族文化的创造者,那些“东方 底诗魂”一样,有着高洁的襟怀,菊花是他们人格之美的象征。至 此,在诗人的视野里,菊花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诗人赞美着 “祖国底花”,赞美着“如花的祖国”。对菊花的赞美的背后是对东方 诗魂的赞美,对东方的一种“逸雅”品格的赞美,是对祖国传统与文 化的赞美。 艺术上,诗人借助古诗意象,并在其中注入现代情怀,诗中, “菊花”既包含传统诗歌高雅脱俗的古典意味,同时又负载东西方 文化碰撞、冲突、选择的现代内涵。诗歌的形式上,这首诗虽然不 像诗人后来的作品那样自觉地追求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但已 经开始注重用韵和诗句的整饬,注重诗歌内在情感表现的自然节奏 感和音乐美。修辞上,诗歌的拟人手法独具匠心。
章节目录
第三单元 爱国豪情
忆 菊 闻一多
金底黄,玉底白,春酿底绿,秋山底紫,……
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
第三单元 爱国豪情
忆 菊 闻一多
1922年,23岁的闻一多离开祖国,前往美国留学,“思乡”成 了他这个时期诗歌创作的主题。《忆菊》是其中的代表作。诗人所 标注的创作时间为“重阳节前一日作”。诗人“忆菊”,首先赞美 菊花之形态美。阅读《忆菊》,我们仿佛置身菊花的海洋,在诗人 的笔下,开遍祖国深秋的菊花不但品种繁多,色彩斑斓,而且千姿 百态,生机盎然。追忆菊花之美,必然会联系着盛开菊花的故乡、 祖国,因此,诗人忆菊,由赞美菊花形态美,转而去开掘菊花中所 凝聚的文化积淀,赋予菊花“东方底花”的民族文化内涵。
第三单元 爱国豪情
守护着灵魂上路 王充闾
《守护着灵魂上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可信的瞿秋白, 一个外表柔弱,却大义凛然的瞿秋白。文章解读了作为文人、知识 分子、革命战士的瞿秋白,作为文人政治家的复杂个性与充满矛盾 的内心世界。高度赞扬了他的人格的独立,灵魂的圣洁,及他为信 仰而牺牲的强者气概及勇士的胸襟。 文章感情真挚,充满了理性的反思及思辨色彩。作者在解读一 个高贵的战士的灵魂,同时也在叩问处于当下这个充满欲望、浮躁、 伪饰的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灵魂,作者在真诚的呼唤“君子坦荡荡” 的人生境界。
第三单元 爱国豪情
守护着灵魂上路 王充闾 【训练】
一、找出文中最能体现瞿秋白作为“文人革命家”复杂而丰富的 内心世界的语句,并谈谈你的理解。 二、文章引用了一些诗文,理解这些诗文并谈谈这些诗文在作品 中的作用。
三、结合作品谈谈王充闾的散文叙事的小说笔法和戏剧笔法。
四、在文中找出对瞿秋白的解读最中肯、你最认同的语句,并谈 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