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执笔人:XXX审核人:XXX编撰日期:2020年3月一、课程概述《学前教育学》属于A类、必修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程。
计划教学时数为72学时,共4学分。
学前教育学是一门研究0—6岁学前儿童教育特点、规律和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工作规律的科学。
它是从人们教育学前儿童的实践经验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教育理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处于不断丰富发展过程中的年轻科学,它将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和专业技能课教学奠定一块重要的理论基石。
本课程将向学生阐述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机构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介绍学前教育机构的任务、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育内容、组织实施方法以及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与小学的衔接等知识,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学前教育产生、发展的历史,正确认识学前教育观、儿童观以及师幼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及其相互作用的原理等。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三年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通过本课程学习,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适应托幼教育机构及其他相关机构岗位需要的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增强从事学前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成为一个合格的而且具有较强的后续学习能力的幼教工作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描述本课程主要由三大部分共九章组成。
第一部分是幼儿园教育的基础知识部分。
包括绪论、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第二章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第三章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本部分简介了有关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简单勾勒了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形式——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任务、原则以及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等进行了阐述。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主要是使学生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初步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历1史,特别是学前教育思想发展的脉络。
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我国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主要任务和基本原则,了解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掌握幼儿园体、智、德、美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实施要点。
初入学前教育学之门的学生将从中获得学前教育理论常识,并为学习以后各章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
包括第四章教师和幼儿、第五章幼儿园环境、第六章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
构成幼儿园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要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人的基本要素,二是物的基本要素。
前者主要包括教师、幼儿、家长;后者主要指幼儿园教育的物质环境和条件。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主要是使学生明白我国有关教育法规对幼儿教师的要求,理解教师与幼儿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原理和有关理论。
理解环境的含义及其与幼儿园教育的关系,明确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原则并能结合实际加以运用。
理解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意义,掌握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方法。
重点要弄清楚幼儿园教育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特别是人和物两方面的要素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第三部分是幼儿园教育的实施。
包括第七章幼儿园课程、第八章幼儿游戏和第九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本部分内容是将学前教育观念、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的桥梁。
其中,课程理论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联系幼儿园课程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幼儿园课程的概念和特点、课程目标的作用、课程内容确定的原则、教学计划制定和实施的有关知识。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要让学生理解游戏的特点、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初步掌握使游戏成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有关理论和开展游戏的指导原则。
最后部分是让学生理解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实质和重要意义,明确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及衔接的内容与要求,了解幼儿入学的主要困难和对策。
本课程是从0—6岁学前儿童教育实践中提炼和总结出来的教育理论,对于从学校到学校的、缺乏幼儿教育一线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难免显得抽象、枯燥、晦涩难懂。
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初始水平,把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施教。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环境创设、课程与游戏的组织实施、师幼关系是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既涉及到观念层面,又涉及到操作层面。
要从理解消化抽象化的概念、原则、观念等入手,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实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掌握儿童观、全面发展教育观、环境创设原则、课程2与游戏的特点和内容、师幼互动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观念层面的知识与操作层面的具体方法紧密结合,做到活学活用。
本课程具体章节及教学要求和主要内容如下:(一)绪论1. 教学要求在本章的学习中,初步理解幼儿教育学的概念,懂得学习幼儿教育学的意义,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框架,初步掌握学习本课程的基本方法。
2. 教学内容(1)幼儿教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2)学习幼儿教育学的意义(3)学习幼儿教育学的的基本方法(二)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1. 教学要求在本章的学习中,应当着重理解和掌握幼儿教育、幼儿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理解幼儿教育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历程,重点掌握不同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和著名幼儿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观点。
对其它问题可一般了解。
2. 教学内容(1) 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①教育与幼儿教育②教育学与幼儿教育学③幼儿教育的意义(2) 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②幼儿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③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④我国幼儿教育制度的发展(三)第二章: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1. 教学要求在本章的学习中,应当着重掌握:我国新时期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和双重任务,理解和掌握幼儿园教育的一般原则和特殊原则。
其它问题可一般了解。
32. 教学内容(1)幼儿园教育的目标①我国的教育目的②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2)幼儿园的任务①幼儿园的双重任务②新时期幼儿园双重任务的特点(3)幼儿园教育的原则①教育的一般原则②幼儿园教育的原则( 四) 第三章: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1. 教学要求在本章的学习中,要重点理解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基本掌握幼儿全面发展的内容和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实施途径。
其它问题可一般了解。
2. 教学内容(1)全面发展教育与幼儿的发展①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②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意义(2)幼儿体育①幼儿体育的概念②幼儿体育的目标与内容③幼儿体育的实施(3)幼儿智育①幼儿智育的概念②幼儿智育的目标与内容③幼儿智育的实施(4)幼儿德育①幼儿德育的概念②幼儿德育的目标与内容③幼儿德育的实施4(5)幼儿美育①幼儿美育的概念②幼儿美育的目标与内容③幼儿美育的实施( 五) 第四章:教师与幼儿1. 教学要求在本章的学习中,要重点掌握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理解教师与幼儿的相互关系,特别是教育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初步掌握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有效策略。
其它问题可一般了解。
2. 教学内容(1)幼儿教师①幼儿教师的地位、权利和义务②幼儿教师的素质③幼儿教师必备的能力(2)幼儿与教师的关系①儿童观②幼儿与教师的相互关系(3)幼儿和教师的相互作用①幼儿的发展②现代社会儿童发展上出现的一些特点③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④促进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策略(六)第五章:幼儿园环境1. 教学要求在本章的学习中,要重点理解幼儿园环境的含义和特点,懂得影响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因素,理解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其它问题可一般了解。
2. 教学内容(1)幼儿园环境概述①幼儿园环境的含义②幼儿园环境的特点5③影响幼儿园内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2)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①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②发展适宜性原则③幼儿参与性原则④开放性原则⑤经济性原则(3)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作用①准备环境②控制环境③调整环境(七)第六章: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1. 教学要求在本章的学习中,要理解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必要性,懂得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基本掌握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方法。
其它问题可一般了解。
2. 教学内容(1)幼儿园为什么要与家庭、社区合作①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家庭②幼儿园教育需要社区的配合(2)幼儿园怎样与家庭、社区合作①幼儿园怎样与家庭合作②幼儿园怎样与社区合作(八)第七章:幼儿园课程1. 教学要求在本章的学习中,要重点理解课程和幼儿园课程的概念,基本掌握确立幼儿园课程目标、确定幼儿园课程原则、制定幼儿园教育教学计划和实施幼儿园课程的有关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其它问题可做一般了解。
2. 教学内容(1)幼儿园课程概述6①课程的概念②幼儿园课程的特点(2)幼儿园课程的目标①课程目标与教育目标②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3)幼儿园课程内容①幼儿园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②选择与确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4)幼儿园课程的实施①幼儿园课程的教育教学计划②选择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方法、手段和途径(5)幼儿园课程评价①课程评价概述②课程评价的内容③课程评价的原则(九)第八章:幼儿游戏1. 教学要求在本章的学习中,要重点理解幼儿游戏的含义及特点,明白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树立游戏是幼儿园基本活动的观念,基本掌握幼儿游戏的指导原则。
其它问题可做一般了解。
2. 教学内容(1)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①幼儿游戏的内涵②幼儿游戏的特点③游戏的功能④怎样使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2)幼儿游戏的指导①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②以间接指导为主③按幼儿游戏发展的规律指导游戏7④按各种类型游戏的特点指导游戏(十)第九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1. 教学要求在本章的学习中,要重点理解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含义和指导思想,懂得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基本内容,基本掌握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方法。
其它问题可做一般了解。
2. 教学内容(1)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含义①造成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原因②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重要性(2)幼儿园实施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思想①长期性而非突击性②整体性而非单项性③培养入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3)幼儿园方面的幼小衔接工作①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②幼小衔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内容安排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一)讲授法: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也是纯理论课(A类课程)的首选方法。
采用讲授法,有利于遵循理论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学习的心理顺序,既系统、全面地展开阐述,又能有所侧重地对重点难点的理论知识进行透彻分析和讲解,有利于学生学懂读透相关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高效快捷地掌握应知应会的知识。
要坚持“必需”与“够用”的原则,力求做到“广”与“精”相结合,讲授内容既不过多过滥,又不过专过窄,要兼顾专业基础课的全面性、基础性,又要注意高职教育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适应性。
由于是纯理论的教学内容,对于缺少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比较难以理解,因此,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和鼓励学生课外时间自主学习,通过预习、温习以及阅读参考书籍、材料,以利于课堂学习讨论和消化吸收相关的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