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n 主要方式: (1)票据贴现,即票据持有者为了融通 资金,将未到期的票据交给银行,兑取 现金。 (2)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 (3)投资业务,即从事购买有价证券的 经营活动,如通过购买股票,成为其他 企业的股东;或通过购买政府公债、公 司债券等,形成一种长期贷款形式。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求债务人向第三者或者持票人支付一定款 项的凭证。
n 汇票在债务人签名盖章承认后生效,这种手段叫“承 兑”。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n (2)银行信用 n A.定义:是银行以存款、放款等形式提
供的以货币形式为主的信用。 n 为适应产业资本循环周转和再生产运动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n C.中央银行 n 是银行的银行,是银行体系的中心环节,
享有发行货币的垄断权,代表国家管理 全国银行,制定执行国家金融政策,管 理全国金融市场。 n 基本职能:书P92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n D.非银行金融机构 n 指不经营银行的信用中介、支付中介和
发行信用货币等业务,而吸收社会资金, 并以某种方式运行资金获取利润的金融 机构。 n 种类: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消费信 用机构、信托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等。
n 董事会:股东大会闭会期间行使职权的常设 机构。(常设权利机构和经营决策机构)
n 发展程度直接依存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 状况
职能资本在资本的生产过程和
流通过程中执行职能的资本,包括执 行生产剩余价值职能的产业资本和执 行实现剩余价值职能的商业资本。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n C.商业信用的工具——商业票据 n 期票: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开出的,承诺在
一定时期支付款项的凭证。 n 汇票:是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命令,要
一、银行和银行资本
n 1.银行 n A.定义:银行是经营货币资本业务的企
业。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n B.产生:在商业信用和货币经营业发展 的基础上产生的
n 首先,商业信用的发展是银行产生的基 础。商业信用工具需要银行信用工具来 替代;银行的产生客服了商业信用的局 限性。
商业信用——汇票
银行——银行券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n (4)消费信用 n A.定义:指工商企业、银行及其他金融
机构向缺乏货币购买力的消费者提供贷 款的活动。 n B.方式:赊帐、分期付款、发放消费信 贷等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n C.类型 n 根据接受贷款对象不同可分两类 n 买方信贷:银行直接对商品消费者发放
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n 基本形式:国债(公债、国库券) n 用途:弥补财政赤字和其他非生产性开
支。 n 信用度最高。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n B.企业信用 n 定义:企业通过发行债券或股票筹集资
金的信用形式。 n 股票形成企业股权,没有归还资本的要
求,但要参与企业分红。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 资本
2020/11/24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本章注意问题
教学重点: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第一节 信用及其功能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一、信用的产生及形式
n 1.信用的含义 n 信用(credit),经济学中信用是指一种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信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功能
第一,信用可以增加投资机会、促进资本 的自由转移,推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二,信用可加速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第三,信用可以加快商品流通速度。 第四,信用可以给居民提供新的投资渠道
和金融资产的持有方式。 第五,信用有效地调节着国民经济运行。
n 4.银行负债业务 n 以吸收存款的方式借入资金 n 存款主要来源: ① 职能资本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 ② 借贷资本或食利者阶层为获取利息而存
入银行的货币资本 ③ 其他不同阶层居民的储蓄存款等等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n 5.银行资产业务 n 定义:是银行通过发放贷款贷出资金。 n 主要采用方式: ① 票据贴现 ② 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 ③ 投资业务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n 现代银行按组成形式划分可分为四类 n 单元制:不设任何分支行的制度 n 分支制:在城市设立总行,在本市及国内外设
立分支行的制度 n 集团制:由某一集团成立一个股份公司,由该
公司控制和收买两家以上的银行 n 连锁银行制:由两家以上的独立公司组成的银
行,通过互相持有股份构成。
n 6.银行利润 n 定义:资本家经营银行所得的利润 n 特点:银行资本(自有资本)获取平均
利润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负债业务

银 行
银 行
银 行

资 本
业 务
利 润
资产业务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二、股份公司和股票价格
n 1.股份公司 n A.定义:是以入股方式筹集社会资本而
形成的一种企业的资本或资产组织形式 n 是在现代信用制度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n 股份公司是资本集中的途径和形式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n 银行业务归类 n 负债业务:吸收资金的业务(股金和存款)
n 资产业务:贷出资金的业务(票据业务、商品 抵押贷款、证券业务、信用贷款业务)
n 中间业务:商业银行代理客户办理收款、付款 和其他委托事项而收取手续费的业务,是银行 不占用自身资金并以中间人的身份,利用银行 本身的网点优势、网络技术优势、信用优势和 人才等优势,为客户提供各项金融服务并收取 手续费的业务。
贷款 n 卖方信贷:由银行凭分期付款单据并以
此作抵押,对销售商品的企业发放贷款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n D.作用:推销商品、扩大销路、刺激需 求。
★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是资本主义信 用体系中的基本信用形式。前者是基础, 后者占主导地位。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n 4.信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1)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2)加深了市场经济的矛盾
生活条件较为优越,而贫困家庭则缺少生活或生产资
料,生活难以为继。于是,借贷关系产生的现实基础
出现了。这样,因贫穷而缺少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
家庭为了维持生活和继续从事生产,不得而不求贷于
富裕家庭,通过借贷调剂余缺,信用便随之产生。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n 3.信用的形式 n 根据信用的主体分类: n 商业信用 n 银行信用 n 国家信用 n 企业信用 n 消费信用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n C.银行资本特点 n 第一,银行资本是在货币经营业的基础上产生
的。 n 第二,银行资本存在形式主要有现金和有价证
券两种。 n 第三,银行资本的运动除了以银行信用的形式
存在外,还会以买卖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 n 第四,银行资本是一种职能资本,与产业资本、
商业资本并存。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是银行体系中的骨干,是以 经营存、放款,办理转帐结 算为主要业务,以盈利为主 要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
专门经营指定业务、提供某 些专业金融服务的银行。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n A.商业银行 n 定义:以办理工商企业存款、贷款为主
要业务的银行。 n 特点:直接与工商业务者发生联系,吸
收客户存款,办理贴现和汇兑业务,发 行信用流通工具。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n B.政策性银行 n 定义:由政府投资设立、根据政府的决
策和意向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银 行。 n 特点:不以营利为目的,服务于特定的 领域 n 我国的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 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n 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区别 n 资本来源不同 n 政策性银行多由政府出资建立,业务上由政府相应部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n 其次,银行的产生与货币经营业的发 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n
当货币经营业以货币资本的实际
贷出者和借入者之间的中介人身份出
现时,货币经营业便发展成为银行业。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n C.现代银行被称为“金融百货公司” n 1)银行日益支配工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n 2)银行业务的扩大和长期贷款的增加,使银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n (1)商业信用 n A.定义:商业信用是以赊账方式出售商
品(或提供劳务)时买卖双方之间互相 提供的信用。 n 最早出现的信用形式 n 赊销商品价格一般高于现金买卖商品的 价格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n B.特点
n 贷出的资本是待实现的商品资本
n 主要是职能资本在商品买卖中相互提供 的信用
借贷行为,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价值 运动的特殊形式。 n 其特征: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 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贷者有权取得利息 (intrest)借者承担支付利息的义务。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信用是古老的经济范畴
n 中国,有公元前300年,孟尝君放债的故事; 《管子》《问》中有三问涉及信用。
第06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知识拓展:
n
最早的信用活动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使原始社会出现了两次大分工,即畜牧业与
原始农业的分工,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这两次大分
工促进了商品生产和交换,加速了原始公有制的瓦解
和私有制的产生。
n
私有制的出现造成了财富占有的不平均和贫富的
分化。富裕家庭拥有较多的可供交换的商品和货币,
行与工商企业的命运紧密结合,加速了垄断组 织的形成 n 3)银行在通过兼并等手段不断壮大经营规模、 追求银行经营规模经济的同时,也不断扩大自 己的经营内容和范围,致力于银行经营的范围 经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