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蜡染的自述
我是一块布,是一块不简单的布。
现在我还有萌萌达的名字叫中国蓝哦。
我可以做成漂亮的衣服,如它们……。
我还可以做成围腰、卧单、枕巾、帐沿、门帘、包单、蚊帐……
我来自山清水秀的中国珙县。
它在我们祖国的西南的四川盆地里哦。
我是用一种叫蜡染的工艺做的,这个工艺文皱皱的名字蜡缬。
珙县苗族蜡染这个工艺可是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哦。
虽然我没有华丽富贵气质,出生也是高大上的哦。
我是特点就是我有天然冰纹,这也是我们蜡染的灵魂,是不可复制的神奇。
我的色彩主要以蓝白二色为主调,也常与挑花、补花相结合,一般是先染后绣,制作我的阿妈和姑娘们说这样才把我的色调丰富些,层次才分明,既朴实也艳丽。
下面我详细说说我是怎么被做出来的吧:
第一步是调蜡,将黄蜡放置在小锅之中,加温慢慢熬制,使蜡溶解为汁。
第二步为碾布,将合适的布匹放置在案板上,用光滑的鹅卵石在布上反复打磨,直到布匹颜色均匀、光洁。
为了“成材”,我也是吃了很多苦的哦。
第三步便是重要的绘图:将碾好的麻布(或者白布、生绸)铺在平案上,用蜡刀蘸蜡汁慢慢地一点一点绘在布上。
我是阿妈们凭自己的构思和经验绘图,每匹布生产出来的我所以我永远都是独一无二的哦。
”
第四步渍染,将染缸中染料调成所需的颜色,如深蓝、天蓝、浅蓝、青灰、深灰等,然后将绘好画的布放在染缸渍染。
最后一步是去蜡:将布料渍染后用清水反复冲洗,再放入锅中用清水煮沸,等到蜡溶化后,捞出用清水清洗,图案便色彩分明,现出花纹。
蜡染入靛渍染我的时候,会把我的一部分折起来产生“龟裂”,染液随蜡缝渗透,我就出现了不同的纹理。
我的冰纹各异,变化万千,所有大家都喜欢我。
最后要讲一个美丽的故事给你们听了:
蜡染起源的故事
相传,一位聪明美丽的苗族姑娘不满足于衣服的均一色彩,总希望能在裙子上染出各种各样的花卉图案来。
一天,姑娘被仙子带百花园时蜜蜂爬满了她的衣裙,留下了斑斑点点的蜜汁和蜂蜡。
聪明的姑娘在洗这个洗这样衣服的过程中摸索出了苗族蜡染的工艺,人们来
学习她描花绘图的技艺。
从此,蜡染技术就在苗族同胞中间流传开来了。
这就是我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