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涛中学2017秋七年级(上)语文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总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34分)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黄晕.()静谧.()着.落()着.急()咄咄.()逼人 yùn ( )酿 zhù( )蓄 xī( )沥一jì()白花lì()临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朗润赶趟儿造访澄清B、迫不急待花苞诱惑瞭乱C、蜂围蝶阵青脆荡漾贪婪D、呼朋引伴宽敞屋檐冷洌3、找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A、语言是否通顺是衡量一篇好作文的最基本的标准。
B、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C、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和练笔,使我的作文水平提高很快。
D、为了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县法制部门近期对全县中小学生进行了一次法律常识竞赛。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妈妈列举了许多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
C、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忍俊不禁....地笑了。
D、学习中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向他人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5、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马致远,元代大都人,是当时著名的元曲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大诗人,人称“诗仙”。
C、曹操,字孟德,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风婉约,如代表作《观沧海》。
D、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等。
6、根据要求默写。
(10分,每空1分)(1)水何澹澹,。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2),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4)“”,刚起头儿,,有的是希望。
(朱自清《春》)(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揭示了新旧交替的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6)曹操的《观沧海》中,借助想象表达博大胸怀的诗句是:,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7、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3分)(1)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 (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3)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二、阅读(56分)(一)诗歌赏析(5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下列对诗词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全曲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
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了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于画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凉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二)阅读《春》选段,完成10-13题。
(15分)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0、选文向我们描述了春天的两幅图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填空。
(2分)第①段:___ 图;第②段:___ _图11、选文第②文字的第一句从__ __觉写春风的_____ ,第二句从____ _觉写春风的__ _ __,第三四句从_ ___觉写春风的_______ ,从而把难以捉摸的春风写的有形、有声、有味、有情。
(6分)12、结合语境,赏析句子(3分)“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从修辞角度)13、第①段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分句语序可否颠倒?为什么?(2分)(三)文言文阅读,完成第14—17(16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14、解释文中加点的字的意思。
(4分)(1)与友期.行: (2) 尊君在不.: (3)相委.而去: (4)入门不顾.: 15、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待君久不至,已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6、友人由“怒”到“惭”,其变化的原因是: ,我认为文中元方是个 的孩子。
(4分) 17、这则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小题。
(20分)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袁隆平①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②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
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③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④还记得吗?1957年前,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
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
”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
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
⑤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
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
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
⑥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
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
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可是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⑦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
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哪,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试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
哪怕,哪怕就一次。
⑧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⑨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改变了世界。
我知道,这粒种子时种下的!⑩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21年的时光啊,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哔啵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18、请说出选文采用第二人称“您”来表达的好处。
(2分)19、文中作者说“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请根据第⑨节的内容,概括出母亲对作者的成长有哪些影响。
(4分)20、根据文章内容,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不同含义。
(4分)(1)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2)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2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蕴含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感情。
(3分)三、写作(50分)22、以“那一次,我真”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1、这是半命题作文,可以补充一个表示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
题目中的“真”,表明这件事带给你的情感冲击是很强烈的,让你印象深刻,甚至刻骨铭心。
2、要注意有重点地展开叙述,突出事件中触动你情感的部分。
沼涛中学2017秋七年级(上)语文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总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34分)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10分)黄晕.(yùn)静谧.(mì)着.落(zhuó)着.急(zháo)咄咄.(duō)逼人 yùn ( 酝)酿 zhù( 贮)蓄 xī( 淅)沥一jì(髻)白花lì(莅)临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A、朗润赶趟儿造访澄清B、迫不急待花苞诱惑瞭乱C、蜂围蝶阵青脆荡漾贪婪D、呼朋引伴宽敞屋檐冷洌3、找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B )(2分)A、语言是否通顺是衡量一篇好作文的最基本的标准。
B、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C、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和练笔,使我的作文水平提高很快。
D、为了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县法制部门近期对全县中小学生进行了一次法律常识竞赛。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A、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妈妈列举了许多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
C、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忍俊不禁....地笑了。
D、学习中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向他人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5、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马致远,元代大都人,是当时著名的元曲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