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酸奶能代替牛奶吗?酸奶能代替牛奶吗?这是一个让很多人纠结的问题。

答案很简单,就四个字:完全可以!为什么说酸奶可以代替牛奶呢?这就需要从牛奶和酸奶的营养成分上说起了。

我们先来看看牛奶里都有什么。

就像牛奶的包装盒上标识的那样,不管是巴氏奶还是常温UHT奶,通常100克全脂牛奶中,含有大约3%的蛋白质,3.5%左右的脂肪,以及5%左右的碳水化合物。

除此之外,100克的牛奶中还含有110毫克的钙质。

若是低脂或者脱脂牛奶,其中的脂肪含量则会更低一些。

至于酸奶,通常原味酸奶的各种成分和牛奶里的差不多。

这不稀奇,因为酸奶就是直接从牛奶发酵而来的。

牛奶经过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这两种乳酸菌的发酵,让其中的一种名为酪蛋白的蛋白质互相交联成网状,网罗住了牛奶里的其他物质,从而形成了一种像嫩豆腐一样的质地,这就是凝固型酸奶。

若是在发酵后把凝固的酸奶搅拌一下,就成了能流动却又比牛奶粘稠许多的搅拌型酸奶。

如果再加入其他的果蔬等成分,我们就得到了风味酸奶。

由于加入了一部分果蔬,因而风味酸奶中牛奶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会相应略低一些。

通常我们提倡大家喝牛奶,最最主要的就是因为乳制品含有丰富的钙质,而且其中的钙质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这一点很难有其它类型的食物能代替。

其次是因为牛奶里的蛋白质也是一种很不错的蛋白质。

在牛奶发酵成酸奶的过程中,钙质并没有损失。

蛋白质虽然被乳酸菌水解了一部分,但是却变成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的多肽。

因而从这两个方面来说,酸奶并不比牛奶少什么营养。

酸奶不仅仅是不比牛奶差,实际上它要比牛奶还更好一些。

比如酸奶中的大部分乳糖在乳酸菌发酵的过程中都被水解了,因而相对于牛奶而言,不容易引起乳糖不耐受,更适合具有乳糖不耐受的人。

酸奶中还含有大量的活性乳酸菌,在经过了胃液和各种消化酶的折磨后,仍然会有一大部分活菌抵达肠道。

虽然乳酸菌并不能长期驻扎在肠道中,仅能存活几个小时到几天,但是在这段时间内乳酸菌仍然能够发挥一定的益生菌功效,有助于帮助消化和恢复肠道正常菌群。

对于婴儿来说,酸奶更是要强于牛奶。

由于牛奶中的蛋白质有可能会引起一部分婴儿发生过敏症状,因而一般推荐至少在一周岁之后才可以喝牛奶。

像前面提到的,由于在乳酸菌的发酵过程中,酸奶里的大部分蛋白质被水解成了更容易被消化吸收且更不容易致敏的氨基酸和多肽,因而一般认为从六个月起,就可以在添加辅食的同时逐渐给宝宝吃酸奶了。

总之,就算不考虑酸奶那比牛奶更好的口感和味道,仅从营养的角度来看,用酸奶代替牛奶也是完全可以的,而且酸奶比牛奶更胜一筹。

其实,若是有条件,不妨变换着选择多种多样的乳制品,牛奶,酸奶,甚至奶酪都可以。

如此这般,既能享受各种不同的风味,又可以获取优质的钙质,何乐而不为?(1)本文对“酸奶可以代替牛奶吗”这个问题的回答,下面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 酸奶比牛奶活性成分多,营养价值超过了酸奶。

B. 酸奶完全可以代替牛奶,营养成分差不多。

C. 酸奶比牛奶的口味更好,虽然营养物质含量略低。

D. 酸奶完全可以代替牛奶,而且比牛奶更胜一筹。

(2)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风味酸奶由于加入了果蔬,其营养物质的含量比牛奶略低一点,因此不提倡喝风味酸奶。

B. 之所以提倡喝酸奶,是因为乳制品含有丰富的钙质,而且其中的钙质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C. 在牛奶发酵成酸奶的过程中,蛋白质虽然被乳酸菌水解了一部分,但是却变成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的多肽。

D. 酸奶中还含有大量的活性乳酸菌,在经过了胃液和各种消化酶的折磨后,仍然会有一部分活菌抵达肠道。

(3)“酸奶不仅仅是不比牛奶差,实际上它要比牛奶更好一些。

”这句话在结构上和内容上分别起到什么作用?(4)语文老师有一次在喝酸奶时出现身体不适的状况,有同学认为这是乳糖不耐受引起,建议他改喝纯牛奶。

你认为对吗?说说理由。

【答案】(1)D(2)A(3)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突出了酸奶比牛奶更好。

(4)不对。

语文老师喝酸奶出现不适不可能是乳糖不耐受引起的,因为酸奶中的大部分乳糖在乳酸菌发酵的过程中都被水解了,因而相对于牛奶而言,酸奶不容易引起乳糖不耐受,而且更适合乳糖不耐受的人喝。

【解析】【分析】(1)D项表述正确,根据“仅从营养的角度来看,用酸奶代替牛奶也是完全可以的,而且酸奶比牛奶更胜一筹”可以判断,酸奶完全可以代替牛奶。

(2)A项表述不准确,文中只是说“由于加入了一部分果蔬,因而风味酸奶中牛奶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会相应略低一些”,没有不提倡的意思。

(3)“酸奶不仅仅是不比牛奶差,实际上它比牛奶还更好一点”,这句话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突出了酸奶比牛奶更好。

(4)本题首先了解给出的状况,然后根据相关说明内容解决问题。

因为酸奶中的大部分乳糖在乳酸菌发酵的过程中都被水解了,相对于牛奶而言,酸奶更适合乳糖不耐受的人喝,所以,语文老师喝酸奶出现不适不可能是乳糖不耐受引起的。

故答案为:⑴D;⑵A;⑶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突出了酸奶比牛奶更好;⑷不对。

语文老师喝酸奶出现不适不可能是乳糖不耐受引起的,因为酸奶中的大部分乳糖在乳酸菌发酵的过程中都被水解了,因而相对于牛奶而言,酸奶不容易引起乳糖不耐受,而且更适合乳糖不耐受的人喝。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⑵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把选项中的内容放在原文中印证,能找到依据的正确,与原文不符或没有的为错误的;⑶本题考察了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某一段落或语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就是指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中考中记叙文经常出现分析文章某一段在内容或结构上的作用。

内容上有: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而结构上通常有:总领全文、承上启下、照应前文等作用。

这里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⑷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阅读全文,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段落,抓住关键句子作答。

2.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火车上的故事尤今①晚上,我由广东湛江市搭乘火车到广州去,八个多小时的路程,买四人同室的软卧票。

尽管觉得和素昧平生的人同室共寝是一件十分别扭的事,然而,别无其他选择,也只好随遇而安了。

②进入那间极为局促的车厢寝室时,已有一位年过六旬的妇人坐在里面了。

浅灰色的高领套头毛衣,极为得体地配以轶灰色的西式套装衣裤;染黑了的短发,一丝不苟地梳得整整齐齐;方形的细枢眼镜,恰如其分地衬托出一股斯文淡定的书卷味儿。

③举谈之下,知道她是广州一份知性杂志的主编,几天前专程到湛江去约稿,现在,大功告成,启程回家。

由于志趣相投,我们谈得十分投缘。

就在这时,火车站的扩音器突然响起:“请各位注意:软卧的车票还有几张,有意购买的人赶快去买!”妇人转头对我说道:“真希望这间寝室没有人再进来,图个清静。

”我一听,便笑了起来,因为我心里也正转着同一个念头。

④然而,不到十分钟,我们的希望便破灭了。

一位中年妇女拖着一个行李箱,踏着碎步走了进来。

她身材高大,穿了1套花格子的绒质衣裙,惹人注目的是她的丝袜,橘红色的,使她的两条腿看起来好像是两根活动的胡萝卜。

一进寝室,她便以极大的嗓门朝我们友善地打招呼:“嗨,回广州啊?”老编辑微微领首,目光停驻在她双腿的丝袜上,眸子里原先蕴含的笑意全都没有了,而原本车厢里那一份融洽的气氛,也倏地僵了、冷了。

⑤中年妇女吃力地把大大的行李箱安顿好,然后身体斜斜地靠在卧铺上,把手上的塑料袋打开。

取出里面的多种零食。

摊放在窄窄的桌面上,笑着说:“吃,你们吃,不要客气!”霎时,甜的、酸的、咸的、辣的味儿,扭扭捏捏地交缠在一块儿.猥猥琐琐地窜满了整个车厢。

老编辑皱起双眉,怏怏地把脸转到另一边去。

她见我们没有反应,自顾自地抓起了一大把瓜子,嗑、嗑、嗑,发出一种极为单调而又扰人的声响,还一边嗑,一边把瓜子壳朝下扔,不一会儿,满地都是愣愣地张开了口的瓜子壳。

老编辑的脸色更难看了。

⑥火车开动不久,查票员进来了。

依据惯例,他要求每一位乘客出示证件。

我交出了国际护照,老编辑交出了身份证。

然而,那位中年妇女把自个儿大大的皮包翻遍了,就是找不到证件。

查票员要她说出证件的号码,她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来:“啊,我记不清啦!”好脾气的查票员并没有坚持,便走了出去。

⑦我和老编辑交换了一下眼神,这个“来历不明”的女人,骤然成了我们两人心中长出来的一颗瘤。

想起层出不穷的火车偷窃案与抢劫案,又想到我背包里的几千美元,我坐立不安。

过了约莫一盏茶工夫,老编辑终于憋不住了,她站起来,快步走了出去。

刚好稽查员就在过道不远处,她毫不客气地向他提出了投诉:“我要换房!我房里那个迟来的女人,没带证件,不知道是什么身份,现在世道很坏,我不想冒这个险!”稽查员说:“别的房间都满了呀,换不了。

不会有问題的啦,购买火车票时,都要出示证件的,她大约是用了家眷的证件买的票,出了事情,一定追查得到,你放心吧!”“出了事,再来追查,不是太迟了吗!”老编辑生气地说。

“不会出事的,您就请放心吧!”稽查员淡定地回应。

当时,四周很静,老编辑和稽查员的对话,每一句都清清楚楚地传进我们那间寝室里。

我觉得很不好意思,看那妇女的表情,她竞若无其事,好像外面谈论的事情与她一点关系也没有。

⑧半夜里,老编辑哮喘病发作,嘶嘶嘶地喘气,好不辛苦。

那女人二话不说,从自己的皮包里取出一个喷雾器,要老编辑张开口,帮她喷着,又为她搓药油,从自己的热水瓶里倒出热水,给她喝。

忙了老半天,终于把她安顿好,再妥妥帖帖地替她盖好被子,才返回自己的床铺。

老编辑内心感激,连声道谢。

睡在上铺的我,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既感动,又感慨,啊,有许多时候,真的不可“以貌相人”呀!⑨早上,有人敲门,通知我们起身,还有半个小时便到广州了。

老编辑揉着浮肿的双眼坐起来时,女人立刻对她说道:“我昨晚听了新闻,知道北部寒流今天南下,气温降得很低,大约只有七八度,你有哮喘病,最好披上我的大衣再出去。

我的家人会开车来接我,就让我送你回家吧!” 老编辑涨红了脸,愧疚地说:“昨晚我对你有些误会,真是对不起!”女人微笑着说:“没有关系,我从来都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因为我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⑩我双眼湿润,觉得自己上了人生极好的一课。

(1)老编辑的情感、态度随着情节的发展不断变化着。

阅读选文,将表格补充完整。

⑤段画线的句子。

②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说说第⑧段事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文章结尾处作者表示“觉得自己上了人生极好的一课”,你认为作者能从这堂课上学到什么?(请写出三点)【答案】(1)中年妇女把零食摊放在桌上,嗑的瓜子壳扔了一地(中年妇女在车厢里嗑瓜子吃零食);中年妇女热心照顾发病的老编辑;内心感激,连声道谢(愧疚)(2)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多种零食的味儿拟人化,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各种令人不快的味道充斥着整个车厢,引人反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