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四种定位状态
4、两种常用定位方式自由度分析。
1)OP10常用的面定位。
C面
B面
A面
定位基准判断依据
第一约束自由度
第二约束自由度
第三约束一个自由度的表面
底面: 面定位。
限制3个自由度 Z、U、V。
圆柱销定位。
限制2个自由度 X、Y。
菱形销定位。
限制1个自由度 W。
引出概念
上述符号,都有见过,但是没有实际应用。
在方案讨论时,正确使用符号能准确的传达信息。
5、综合实例。
图 1图 2
1)定位的目的是保证位置正确。
位置正确是保证尺寸。
上图中,正确加工出A、B两尺寸,图1欠定位。
图2定位正确(不完全定位)。
第一基准
原则上不需要侧夹紧力来对抗切屑力
第二、三基准
4、实例分析
工艺卡夹具要求说明书1)从夹具要求说明书中,定位夹紧位置,方式(底面一面两销,压板2点压紧),第一、第二、第三基准区分,工艺卡中工件加工位置和程度,机床参数,动力源等等信息全面且清楚。
作为方案草图的输入文件。
①双点划线画工件②画定位销③画夹具体
(本例中,夹具体作定位面)
④画压紧元件⑤画其他附件,如对刀块⑥细化,定位键,压紧螺栓
①夹具外形尺寸,长宽高,确认能不能放进机床,有没有超出加床加工范围
②与工件公差相关的尺寸。
一般取工件公差的1/5~1/3。
③仅与工件尺寸相关的尺寸。
选取原则见附录B。
④与工件尺寸和公差都不相关的尺寸。
如定位销与夹具体的配合等。
选取原则见附录。
4)尺寸校核
①圆销和菱形销直径及中心距
中心距确定方法见上述 3)-②
圆销直径确定方法见上述 3)-③
菱形销直径确定:
计算结果满足要求。
③定位误差过大怎么办?
如果校核出的结果超出图纸要求,说明夹具定位误差过大。
此时有三个办法。
Ⅰ、重新选择更好的定位方案。
Ⅱ、提高定位元件的精度。
Ⅲ、提高与定位元件配合的工件本身的公差。
如要求客户前工序保证孔的大小和中心距。
5)夹紧力校核
①切屑力计算
根据客户提供的机床加工参数,用公式或软件得出切屑力。
②建立力学模型,受力分析。
Wk*μ=K*F
式中 F——切屑力(N)
Wk——实际所需的夹紧力(N)
K——安全系数。
粗加工时为2.5~3,精加工时为1.5~2。
(粗加工切屑力一般大于精加工,因此提高安全系数)
μ——摩擦系数,查阅资料可得。
根据公式,对例子进行校核。
K=1.5,μ=0.16,F=498.8N
Wk=4676.3N
单个压板 F压=2338.15N
F螺栓=(62/37)F压≈3918N
查阅资料,M10螺栓的许用夹紧力为4021。
因此夹具压板用2个M10螺栓夹紧力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