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药健康旅游应发挥“中国特色”

中医药健康旅游应发挥“中国特色”

在2017第六届世界健康产业大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健康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陈秋霖,援引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的著作《财富第五波》,指出人类将迎来健康革命时代。

而在健康革命时代中,医疗健康旅游的发展将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医疗保健交流促进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德民致欢迎辞;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宣布大会召开。

联合国项目事物署中国首席代表罗响大使做了“四大创新驱动模式推动中医疗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报告。

联合国项目事物署中国首席代表罗响大使做了“四大创新驱动模式推动中医疗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报告。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健康中国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健康产业大会执委会主席黄明达做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与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的报告,详细阐述了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如何对接这一目标,对2030规划的解读等。

世界健康产业大会执委会主席黄明达做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与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的报告
根据美国斯坦福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全球医疗健康旅游人数从2006年的2000万人次增长至2012年的4000万人次,近年来,这种势头有增无减。

有报道称,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医疗健康相关服务业将成为全球最大产业,观光休闲旅游相关服务则位居第二,两者结合将占全球GDP的22%。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对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势必不能缺席。

中医药健康旅游应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世界医疗健康旅游联合会副主席贾笑芳指出,目前全球最大的医疗健康旅游目的地在亚太地区,排名前3位的是印度、韩国和泰国。

她还表示,按照患者流分析,中国属于健康出境旅
游客源国,而不是医疗健康旅游目的地,在全球医疗健康旅游目的地排名中,中国没有进入
前20位。

90%以上的中国跨境医疗健康旅游以出境为主,入境健康旅游规模非常小。

世界医疗健康旅游联合会副主席中华医疗健康旅游协会会长、国际医疗旅游服务标准执业认
证委员会中国首席代表贾笑芳《关于世界医疗健康旅游产业趋势与一带一路跨境医疗战略机遇》主题报告
我国有着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和旅游资源,同时也有着厚重而悠久的养生文化,面对如此大的
健康旅游缺口,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侯胜天在会上指出,和其他医疗健康旅游已经
相对发达的国家相比,中国应该倡导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健康旅游。

这有助于我国在国际医疗
健康旅游中掌握话语权,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势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营销与战略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基地规
范主要起草人之一侯胜田《关于中医药健康旅游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及发展策略与路径》主
题报告
侯胜天在他的文章《以中医药为特色的中国医疗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探讨》中写道,以中医药
为特色的医疗旅游不仅具有广阔的国际市场,而且可以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同时,作为绿色产业也符合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求。

健康中国建设需要中医药健康旅游
在去年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要引导和支持健康产业加快发展,尤其要促进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的五大融合。

国务院办公厅去年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发展健康产业,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发展健康医疗旅游等健康服务新业态,积极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提升医
药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

2016年7月,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相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来自生活和工作的巨大社会压力下,传统的观光旅游已难以
满足人们的需求。

中医药健康旅游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健康养生需求的重要手段,正日益受到
欢迎。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也曾表示,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既是进一步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的必要要求,它对于加
快中医药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中医药特色小镇涌现
在特色小镇建设上走在前列的浙江省,在推进中医药特色小镇建设上也成绩不俗。

浙江推出
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聚集中医养生、医疗、康复等资源,提出在城市打造中医药
一条街,在农村打造中医药特色小镇。

比如杭州市上城区在百年老店胡庆余堂、方回春堂等基础上延伸开发了五柳巷中医药一条街。

磐安县依托中药材资源优势,推进“江南药镇”建设,小镇规划面积在1平方公里左右,计划
3年内投入30至50亿元,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中药材贸易、休闲、养生目
的地。

在富春江畔的浙江桐庐县,当地传说中相传桐君老人是上古时药学家,以擅长本草著称。


是因为这样得天独厚的中医药文化基础,桐庐县在大奇山国家森林旁建起了健康小镇。

目前,桐庐健康小镇已经入选浙江省第一批37个省级特色小镇。

在安徽省第一批特色小镇名单中,阜阳市界首市光武镇、六安市霍山县石斛小镇均是在打中
医药养生牌。

河北任丘作为我国古代医学家扁鹊的故里,在河北省级特色小镇名单中明确提
出了建设任丘市中医文化小镇等特色小镇。

河北省易县则是依托“紫荆关边塞文化避暑休闲旅游区”,深入挖掘中医易水学派创始人张元
素中医文化理论并提出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景区——蔡家峪中医药文化旅游小镇。

未来,将通过让农民种植中草药花海和打造特色民宿美食村等形式丰富特色小镇内涵。

人才匮乏制约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
侯胜田主要从事中医药服务贸易的研究,同时也会对中医药健康旅游进行调研。

他在接受中
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一两年,很多企业都非常需要包括中医药健康旅游
在内的医疗旅游方面的人才。

虽然北京中医药大学并没有中医药健康旅游专业,中医药健康
旅游属于中医药服务贸易细分研究领域,根据研究生教学特点,侯胜田带的进行中医药健康
旅游研究的2017届硕士应届毕业生,很早就找到了工作,并且解决了北京户口。

高校开设中医药健康旅游专业面临一定的困难,一方面是“中医药健康旅游“的概念还不够明晰,大家都处于探索中;另一方面,也缺乏这方面的人才担任授课、指导老师。

就世界范围来说,已经有很多大学开设了医疗服务贸易相关专业,但是还没有大学作出细分
到医疗旅游专业的尝试。

侯胜田认为业界也期待有学校开设这个专业,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以解决行业之需。

人才的匮乏是根源,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我国相关政策已
经具备条件,但产品推广、设计、营销策略都要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进行完善。

当前,我国
迫切需要优先培养一批既懂医疗保健又懂旅游的人才,培育一批兼顾专业技术性和游客体验
满意度的医疗旅游品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