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概论第三次作业
第10章----第13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计15分)
1.依《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意义上的消费者是指()。
A.自然人B.事业单位C.团体D.机关
2.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消费者的第一项权利是()。
A.安全权 B.知悉权 C.请求权 D.自由选择权
3.消费者要求经营者修理、更换、退货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合理费用的商品是()。
A.包修、包换、包退的一切商品B.包修、包换、包退的大件商品
C.包修、包换、包退的家用电器D.一切商品
4.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和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的权利。
这种权利是指()。
A.公平交易权B.知情权C.选择权D.监督批评权
5.财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A.财政法律关系B.财政行为
C.财政关系D.财政法律行为
6.政府采购应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
A.公开招标方式B.邀请招标方式C.竞争性谈判方式D.询价方式
7.下列现行税法中属于实体法的是( )
A.增值税暂行条例B.税务行政复议规则
C.税收征收管理法D.税务行政处罚实施办法
8.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目前解决税务争议的方法()
A.税收行政复议B.税收行政诉讼
C.税收仲裁D.与征税机关进行协商
9.中国人民银行实行( )
A.集体负责制 B.理事会负责制 C.总理负责制 D.行长负责制
10.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的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
A.8% B.5% C.10% D.13%
11.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保险合同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是指()。
A.被保险人B.投保人C.保险代理人D.保险经纪人
12.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含义是()
A.经常项目下实现人民币自由兑 B.资本项目下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
C.国内公民个人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 D.取消外汇管制
13.我国土地使用的原则是()。
A.无偿无期的原则B.无偿有期的原则C.有偿有期的原则D.有偿无期的原则14.房屋转租需要()。
A.提出申请B.工商局审批C.房地产部门登记备案D.公安局备案
15.房地产抵押合同属于()。
A.双务合同 B.单务合同 C.要式合同 D.非要式合同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10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可以通
过下列哪些途径解决()
A.与经营者协商B.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C.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D.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E.向公安机关报案
2.税收法律关系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 )
A.税收法律关系主体B.税收法律关系客体C.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
D.税收法律关系的本质E.税收法律关系的性质
3.金融法调整的对象是()。
A.金融管理关系B.金融业务关系C.经济管理关系
D.经济监督关系E.金融活动关系
4.在涉外票据的法律适用上,适用行为地法律的票据行为有( )
A.背书 B.承兑 C.付款 D.保证行为 E.提示
5.我国房地产交易管理法律制度主要包括()。
A. 房地产转让
B. 商品房预售
C. 房地产抵押
D. 房屋租赁
E.拆迁
三、判断分析题:(每题3分,判断1分,分析2分,计15分,不管正误都要说明理由)1.消费者协会是依法成立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
在保证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它可以从事商品经营和盈利性服务。
2.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3.纳税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单位等。
4.票据抗辩,是指票据债务人根据票据法的规定,对票据债权人拒绝履行义务的行为。
主要是对人的抗辩。
5.房地产开发专营企业应按规定申请资质等级。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等级由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分级审批。
四、简答题:(每题4分)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宗旨和基本原则
2.政府采购的方式
3.税法的构成要素
4.投保人的义务
5.房地产转让的程序
五、案例分析:(每题10分)
1.2004年7月8日,钱某携侄子去逛超市,买完东西,当其经过东门时,警报器突然响起,超市员工闻声而来。
超市以需仔细检查为由,要求对钱某进行检查。
钱某提出反对,但是在众多群众的围观下,被超市里的保安强行带入地下商场的办公室内。
但最终一无所获,超市不得不放钱某离去。
钱某要求超市当场赔礼道歉,为自己消除影响,却遭到了超市的拒绝。
请问:钱某的要求是否应得到支持,为什么?。
2.某公司开业并办理了税务登记。
两个月后的一天,税务机关发来一份税务处理通知书,称该公司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每月1-7日为申报期限),并处罚款。
公司经理对此很不理解,跑到税务机关辩称,本公司虽已开业两个月,但尚未做成一笔生意,没有收入又如何办理申报呢?
请依照《征管法》的规定,分析并指出该公司的做法有无错误,如有错,错在哪里,应如何处理?
3.王某,某机关干部。
1997年向保险公司投保了人身保险10份,保险期为25年,王某按规定向保险公司交纳了所有费用。
第二年王某在单位工作时,不慎触电,被击伤残。
这给王某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使其产生厌世的念头,在家人上班之际,自杀身亡。
事后王某家人向保险公司提出给付死亡保险金。
请问:保险公司应否支付死亡保险金?应如何赔偿?
4.徐某、吴某享有产权的一栋房屋(建筑面积为124.25平方米),坐落于某市某区某大道某号。
1988年9月,某市人民政府征地拆迁办公室批准拆迁人某区房屋开发公司拆除徐某、吴某的房屋,拆迁人对徐某、吴某作了拆迁户登记,发给其房屋拆迁证,对安置未作约定。
此后,拆迁人拆除了徐某、吴某的房屋。
1992年10月,拆迁人新建楼房竣工还建时,徐某、吴某对拆迁人准备安置还建给其居住用房和营业用房的面积、层次、地点提出异议,与拆迁人协商未果。
1992年11月始,徐某多次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申请该市人民政府征地拆迁办公室对徐某、吴某与拆迁人之间的拆迁安置争议作出处理,该市人民政府征地拆迁办公室接到申请后,在多次主持协调均未达成协议的情况下,以《该市城区房屋拆迁安置补偿暂行规定》中没有规定被拆迁人与拆迁人协议不成由其裁决为由,不进行处理。
徐某、吴某不服,遂酿成纠纷。
请问:此案应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