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经济学考试试题

城市经济学考试试题

《城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单考)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假设由你主持编写供研究生使用的《城市经济学》一书,请你提供一份编写提纲。

(列出二级标题即可)
2.简述“当斯定律”的内涵及其实践意义。

二、论述题、材料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每小题字数均不得少于600字)
1.请联系实际分析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关系。

2.2007年6月4日《新快报》报道:据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显示,持续上涨的房价不但没有出现下降,而且继续攀升:今年前4个月,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涨幅在6.0%左右波动,其中,4月份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3%,而且环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高0.2个百分点。

请你运用经济学有关原理分析上述现象,并预测城市房价的未来走势。

3.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在发展沿京九线城市带和沿浙赣线城市带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破行政区划,建立城际间协调发展的机制,大力促进城市间的合作与联系,积极创造条件,构建以南昌为核心的环鄱阳湖城市群。

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城市网络体系,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通道,对外发挥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作用,将我省经济更好地融入全国经济之中,对内促进区域经济分工,有效整合资源,带动全省经济繁荣。


假设邀请你出席由省委政策研究室等单位主办的“构建以南昌为核心的环鄱阳湖城市群”理论研讨会,请你准备一份发言提纲。

4.在“中国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国际论坛”上,有关专家公布了一组数据:农民进入城市,每人需要“支付个人成本”1.45万元,“支付公共成本”1.05万元,也就是说农民成为城市居民平均每人需支付社会总成本2.5万元。

不过,并非所有的城市发展付出的成本都一样。

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综合发展成本,是人口少于10万人以下小城市的1/6到1/8,即小城市每吸纳1个人所付出的成本,如果同样投入到人口超出100万以上的大城市,则可以吸纳6至8人。

请问,你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得到哪些有关城市化方面的启示?
《城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要分析影响城市交通需求的因素及城市交通需求管理对策。

2.简要分析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及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措施。

3. 简要分析第三产业在城市化中的作用。

二、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每小题字数均不得少于600字)
1.2007年6月4日《新快报》报道:据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显示,持续上涨的房价不但没有出现下降,而且继续攀升:今年前4个月,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涨幅在6.0%左右波动,其中,4月份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3%,而且环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高0.2个百分点。

请你运用经济学有关原理分析上述现象,并预测城市房价的未来走势。

2. 有人认为城市的规模必须有所控制;有人认为城市的规模无法控制,也不必控制。

请你运用城市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并联系实际谈谈关于城市规模问题的看法。

三、材料分析题(30分,字数不得少于800字)
材料一:塞纳河横贯巴黎市区,河上桥梁密布,市区平均500米便有一桥跨越塞纳河,两岸来往极为方便,已真正融为一体。

(摘自“知识在线网”/classlist/10015/10008/110.asp)
材料二:“隔河千里远,相邻犹天涯”。

材料三:红谷滩新区是南昌市为构建城市“一江两岸”格局于2002 年开发建设的新城区。

红谷滩新区地处昌北赣江之滨,与昌南中心城隔江相望。

由红谷滩中心区、凤凰洲、红角洲三大片区组成,区域面积约45 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40余平方公里,规划人口40余万。

目前红谷滩新区范围内的道路纵横成网,水、电、通讯、网络管线和绿化等基础设施已日趋完备,但与差不多同一时期开发的南昌市城东新区相比显得“人气”不旺,商品房入住率不高。

请问:你能从上述材料中得到哪些有关城市化、城市经济发展方面的启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