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每道判断题1分,共10分)
1. 倾斜岩层的露头宽度决定于岩层的厚度与地形坡度两个因素。
( )
2. 在地质图上,角度不整合界线与下伏岩层界线既可以相交,也可以平行。
( )
3.
当物体受力处于平衡状态时,在该物体内的单元体的各个截面上,既有主应力也有剪应
力存在。
( )
4. 应变椭球体长轴大体相当于最大压应力的方向。
( )
5. 被动的剪切褶皱过程中,运动面仍然是层面。
( )
6. 当构造面的倾角为90º时,该面上任何构造线的侧伏角和它的倾伏角相等。
( )
7. 褶皱的基本类型,向上隆起背斜,向下凹陷者为向斜。
( )
8. 同一节理系中的节理产状相同。
( )
9. 走向断层相当于纵断层,倾向断层相当于横断层。
( )
10. 火山熔岩柱状节理的柱体斜交于冷凝面。
( )
二、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12分) 1. 某一岩层的产状要素用方位角表示为SW210º∠40º,它的象限角表示法
为 。
2. 岩石变形一般经历 , ,
三个阶段。
3. 应变椭球体中,主应变面常表示为XY 面、YZ 面和XZ 面,其中 面为压缩面
(最大扁平面),构造中代表褶皱面或劈理面的方位; 面为张裂面(最大拉伸面),代表张破裂的方位。
4. 节理组的交切关系主要表现为 、限制和互切三种,可据此确定节理的形成先后。
5. 连续劈理按其变形特征和重结晶的状况,可分为 、 、
和片麻理。
6. 线理按照其形成机制可以分为a 轴线理和b 轴线理,小型的a 轴线理有
和 。
三、名词解释(任选6个解释,每个3分,共18分)
1. 单剪应变——
2. 蠕变——
3. 枢纽——
4.斜卧褶皱——
5.构造盆地——
6.节理组——
7.构造窗——
8.拉分盆地——
9.枕状构造——
四、简答题(任选3道题,每题6分,共18分)
1.确定不整合的存在有哪些标志? 怎样确定?
2.简述同沉积褶皱的特点?
3.张节理和剪节理的概念及两种节理的区别?
4.简述褶皱组合型式及其产出的大地构造部位?
5.简述逆冲推覆构造的扩展方式?
五、论述题(任选1题,共10分)
1.例举五种断盘相对位移方向的标志;结合绘图,说明所列举出的标志是如何用来确定位
移方向的?
2.兰姆赛(Ramsay)褶皱分类类型和各类型的特点?
六、作图题(每题6分,共12分)
1.一对共轭含金石英脉A和B,在陡壁上测得视倾斜A为280°∠50°,B为130°∠42°;在
平坦地面上量得走向A为312°,B为241°。
用吴氏网求各主应力轴产状。
2.(任选1小题)
(1)用图表示正、逆、平移断层形成的应力状态。
(2)用图(剖面或立体图)说明走向逆断层造成的地层重复和缺失的几种情况。
七、综合读图题(第1题6分,第2题14分,共20分)
1. 根据剖面图中所给的构造标志,用虚线恢复褶皱形态,并标明相邻层的相对滑动方向。
2. 分析和判断地质图中各地质体间的接触关系;根据产状判断褶皱的类型及形成时代;根
据断层运动方向判断断层类型(组合命名)及形成时代;判断花岗岩体形成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