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各型号调度绞车选型设计基础及校核

煤矿各型号调度绞车选型设计基础及校核

柱脚锚栓地脚螺栓锚固长度的计算可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提供的公式(第114页):参考钢筋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p55la=α*fy /ft *d式中:la——锚栓的锚固长度;fy——锚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d——钢筋的公称直径α——锚栓的的外形系数锚栓直径大于25mm时,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1.1钢筋的外形系数混凝土强度设计值参考钢筋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p8;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所列数据显示,Q235的锚栓抗拉强度设计值为140N/mm2,Q345的锚栓抗拉强度设计值为180N/mm2。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54-2002所列数据显示,35#优质碳素钢锚栓抗拉强度设计值为190N/mm2, 45#优质碳素钢锚栓抗拉强度设计值为215N/mm2。

经计算得地脚螺栓锚固长度(混凝土强度C20):Q235为22.4d(故实际取25d) Q345为28.8d(故实际取30d)35#为30.4d(故实际取35d) 45#为34.4d(故实际取35d)一、11.4绞车埋置式混凝土地锚K QLGb式中 G ----混凝土自重Q ------牵引力L ----牵引力转距b------重力转距k-----稳定系数 K 》1.4规格矿用11.4千瓦调度绞车11.4KW小绞车基础均要采用砼浇注,其基础规格为1.0×1.0×1.0米。

砼中水泥、黄沙、石子(瓜子片)的配合比为1:2:2;水灰比为0.4。

>1、凡需用小绞车的单位,必须提供布置图以及安装、使用管理措施,经有关单位审批后机电科方可办理设备出库手续。

2、小绞车的安装、摆放必须牢固、平稳,与轨道外侧的间距不小于600mm,与巷帮的间距不小于250mm.3、在用绞车必须实行包机管理,经常保持完好。

现场有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及管理牌板。

绳卡不得少于四个,钢丝绳联接钩头必须使用护绳环,挂车用插销,严禁用木棍代替。

4、使用绞车的单位必须配一名专职验绳工,发现断丝超限、磨损超限应及时采取措施或更换。

5、绞车司机、信号工、挂钩工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6、凡使用小绞车的巷道,都必须在上部车场接近变坡点处安设能够阻止未连挂的车辆滑入斜巷的阻车器;在上变坡点下方略大于1列车长度的地点,设置能够防止未连挂车辆继续往下跑车的挡车器;在倾斜井巷内安设能够将运行中断绳、脱钩的车辆阻止住的跑车防护装置;在下坡点以上10 ~15米处以及片盘口以内1~2米处,设可靠的挡车装置。

挡车装置保持常闭,只有车辆正常通过时方可打开。

各使用单位要加强对挡车器的管理和检查,使之经常处于良好状态。

7、上、下山绞车轨道质量必须达到:两条钢轨顶面的高低差,不得超过5mm;轨道接头的间隙不得大于5mm,接头平整度不得大于2mm;线路平直,地滚转动灵活,保证钢丝绳不磨轨枕。

凡在巷道转角处,均应安设转动灵活、固定牢靠的立滚。

8、小绞车司机严格遵守“五不开”的规定,即:绞车不完好不开;钢丝绳磨损、断丝超限、打结、锈蚀严重不开;安全设施及信号不齐全不开;超挂车不开;信号不清晰不开。

9、信号工必须做到“五不发”即:绞车道有人或作业人员不撤离不发;装车不符合规定不发;不挂保险绳不发;不经把钩工同意不发;超挂车不发。

信号发出前,必须对钢丝绳、钩头、插销、三环链再次检查,确认无误方可发送信号。

10、挂钩工坚持做到“五不挂”即:安全设施不齐全不挂;信号联系不通不挂;超挂车和矿车连接销不闭锁不挂;车辆装载不符合规定不挂;绞车道有人不挂。

11、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规定,若需从轨道运输线通过时,必须注意红灯信号,红灯亮时禁止通行,无论JD型、JH型和JM型绞车拉运物件和回柱时,绳道不许站人。

12、各单位必须对所管辖范围内的信号经常检查,发现红灯数量不足、声光信号不齐全立即进行处理。

小件必须上板,开关上架,并有完好的接地系统。

13、严禁使用小绞车起吊设备,如需用绞车起吊重物时,必须制定详细措施,报有关单位审批后方可使用。

14、倒拉牛绞车的安装、使用,由使用单位写出措施,经有关单位审批后,方可投入运行。

15、小绞车的安装严格遵照以下规定:15.1、JD-25型及以上绞车的安装:对坚硬底板的巷道,可采用打地锚固定绞车,地锚螺栓长为1.5米,直径不小于24毫米。

对底板为软岩或煤的巷道,可采用混泥土基础固定绞车,基础严格按图纸施工。

15.2、JD-11.4绞车的安装:对坚硬底板的巷道,可采用地锚固定绞车,地锚罗栓长为1.2米,直径不少于16毫米。

对底板为松软或煤的巷道,采用混凝土基础固定绞车。

15.3 JH、JM型绞车的安装:采用打压机柱和后稳绳固定,每台绞车不少于四根压机柱,压机柱必须采用材质坚硬挺直的圆木,直径不低于160毫米,压机柱必须打在绞车底座上,顶部打在巷道的顶板上,做到牢固可靠。

后稳绳必须使用新绳,直径不低于18毫米,且必须做到锚固可靠,受力均匀。

16、施工单位严格按图纸要求挖坑浇注混凝土并按技术要求控制,如水泥、砂、石子的比例,严禁将煤、石杂物填泻入基础沟。

基础凝固后由工程科负责验收,确认无误后方可投入安装使用。

17、绞车峒室的要求17.1、峒室净高不得小于1.8m。

17.2、司机操作地点应有不小于2m2的活动面积。

17.3、周围清洁卫生,不得有淋水和积水。

三、皮带、刮板运输机现场管理规定为了加强皮带、刮板运输机的现场管理、规范使用、检修工作,保证设备安全高效运转,降低事故率,特制订本规定:1、职责划分1.1、机电科是皮带、刮板运输机现场管理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各单位现场运转管理、检修维护工作的落实情况,以便设备和备件的调配、回收工作,参与追查运输设备出现的事故。

1.2、安检科对皮带、刮板机等运输设备运行质量和现场管理负有监督检查职责,分析追查各种运输事故。

1.3、各基层单位要明确一名副职负责本单位运输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管理工作。

1.4、机电队管辖范围包括:地面生产系统、主要皮带运输系统、综采工作面机巷皮带、煤仓给第14条:下山掘进,上车场为平车场时,下山施工到开始提升时,在上车场距变坡点1~2m处设一道能自动复位脚踏阻车器,变坡点处及以下略大于一列车长度的地方,装设一组联动挡车门,施工进行到装车点距变坡点30m左右时,要在装车点以上5-10m处装设手动式挡车栏,并随装车点同步前移。

下山施工到装车点距变坡点(或甩车场)达100m时,在变坡点以下70-80m处装设一道超速挡车器,以后每100m设一道超速挡车器;若施工的轨道下山设计有中部车场时,在设计位置以上15-20m处设一道超速挡车器。

施工的下山(斜井)如果装备人行车运送人员,在人行车运人时间内,严禁使用超速挡车器。

•上、下山掘进,使用扒装机时,在扒装机后3~6m处安装一组手动式挡车栏,并随扒装机同步前移。

装车点距起坡点达20m时,在起坡点以上5~10m处装设一道常闭挡车栏。

装车点距起坡点达80m时,在起坡点以上10-15m处装设一道超速挡车器,以后每100m装设一道超速挡车器,或在设计的中间车场以上15-20m处设一道超速挡车器。

三、安全信号和设施第15条:各车场和车房设信号,信号要声光俱备,集中上板。

应使用通讯声光信号。

第16条:各车场和通道口设声光行车报警装置和语言信号(甩车场设在巷道交叉处,上下车场设在变坡点处)。

第17条:各车场、车房、中间通道口设有通讯装置。

第18条:双钩提升斜井,信号的使用要符合逐级传递的原则,上车场信号工收齐上下信号后,方可向车房发送开车信号。

同时要明确信号以一钩为准。

第19条:各车场设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技术特征等牌板及巷标、“行车时严禁行人”牌板,位置设在变坡点处。

200m以上巷道,巷道内设里程标。

四、峒室第20条:提升兼作行人上下山每隔40m都要设置硐躲避硐室,各车场设置躲避硐并设红灯,设在人行道侧及车场范围内。

第21条:斜巷各车场必须设信号硐室,主要上下山信号硐室位置宜为:甩车场(上、中部)设在甩车方向的对面;上车场为平车场时设在人行道一侧;底部车场设在起坡点以上1m处重车道侧(或甩车方向的对面)。

斜巷各乘人车场必须设候车室,•候车室必须有足够空间并设座板(椅)、照明等。

第22条:小绞车应安装在峒室内,峒室空间要满足绞车安装、电器设备摆放要求,便于维修和操作。

小绞车与周壁的有效间距不少于0.5m,检修侧设备外缘与峒室墙壁间距不少于0.3m,峒室尺寸(宽×深×高)符合以下要求:①侧向安装时:11.4kw绞车2m×2m×2m;25kw、40kw绞车3.4m×2.2m×2.2m;55kw绞车4.5m×3m×2.8m②正向安装时:11.4kw 绞车2m×2m×2m;25kw、40kw绞车3.2m×3m×2.2m;55kw绞车4.2m×3.5m×2.8m。

第23条:主要提升的上部平车场、采区提升的上部平车场地面应使用水泥混凝土进行铺设硬化。

各车场设照明灯,光线充足。

管线整齐、周围环境清洁、无杂物。

五、机械运人设备第24条:一个采区内,人员上下的主要斜巷垂深超过50m时必须装备机械运人设施。

安装和使用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第25条:斜巷人车,装备人车通讯机,应同时具备通讯和发送信号两种功能,各上下乘人地点设声光报警器和语言信号,站点指示标志,巷道内设照明。

六、内齿轮绞车运输(75KW及以下内齿轮绞车)第26条:建立内齿轮绞车管理六项制度:安装审批制、安装验收制、挂“安全管理牌板”制、操作挂“操作牌”制、提升钢丝绳及保险绳实行“日检制”、设备定期维护检查制。

第27条:使用梭车运输时必须做到:执行内齿轮绞车管理的有关管理规定。

储绳车上必须使用保险绳。

矿车的一端连在储绳车上,另一端连在滑头或使用虎形卡固定。

钢丝绳插接长度不小于绳径的1000倍,钢丝绳安全倍数不小于静负荷重的6.5倍。

提升中心线与轨道中心线偏差不大于100mm。

绞车的过卷距离符合设计。

严禁将付绳设在人行道一侧。

第28条:内齿轮绞车必须安装在临时车房或永久车房内。

绞车房严禁设在下车场(或下变坡点处),绞车(或设施)与周壁的有效间距不少于0.3m,巷道的有效高度不低于1.8m,并满足绞车安装、电器设备摆放、方便维修和便于操作的要求,巷道支护和通风要良好。

绞车安装在轨道中心线位置时,提升中心线与轨道中心线误差不得大于50mm。

其过卷距离不小于3m;内齿轮绞车在轨道一侧安装时,•其外缘距轨道外侧距离不得小于0.5m,并要在设计和规程中明确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