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健康试题及答案

心理健康试题及答案

心理健康试题及答案心理健康教育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一次小测验,你没有考好,你应该选择认真反思,以后多努力。

2、在班干部竞选中,你落选了,你会选择勇敢面对,下次再争取。

3、英语竞赛中,和你关系不太好的同学获得了一等奖,你会选择祝贺他并且决心向他研究。

4、如果你的爸爸妈妈不让你放学后看电视,限制你的自由,平时对你爱唠叨,你将怎样对待他们?选择管好自己,少让他们操心。

5、期考时间快到了,我会选择合理安排研究、活动、休息时间,研究要注意方法,讲效率。

6、春节过后,我把压岁钱选择把钱存起来,用在有用的地方。

7、目前,我国规定实行的是9年制义务教育。

8、有一天你心爱的东西不见了。

你会选择诚恳地对同桌谈一谈丢失东西的经过,问他有没看见。

9、考试时有的题目做不出,选择独立思考,努力去做。

10、下课不小心把同学撞倒了,你会选择把同学扶起来并向他道歉。

11、星期一到星期五我们都在学校研究,到了星期六,你会选择和平常一样,早睡早起。

12、学期末,老师没有给我评上优秀同学奖,我会选择自己好好努力,争取下次。

13、每次吃饭前,我会选择开小点水把手洗干净。

14、上美术课时,我借用了同学的颜色笔,下课后我会选择亲自还给同学,并对他说谢谢。

15、考试时发现有一题不会做,这时我应该选择认真思考,争取把难题做出来。

问题。

(√)4.___即将升入中学,街上遇见了他的小学教师,但他故意装作没看见。

他想以后不再受这位教师的教育。

5.在值日时,小队___不小心碰坏了教学用的三角板,但她趁别人不注意,赶紧离开了现场。

她害怕教师知道后会批评她,损害她的名誉。

6.___经常迟到,教师批评他时,他当面接受了批评。

但之后他又犯了同样的错误。

7.我会自学并遵守规定,无论老师在不在场。

这是我尊重自己,爱护集体名誉的表现。

8.___热心地帮助一位外地阿姨找到住址后,阿姨给了她10元钱。

___心想无人知道,于是收下了这笔钱。

9.___与同学友爱团结,从不给同学起外号,也不乱叫同学的外号。

她的同学们都很喜欢她。

10.我的父母是普通工人,我的成长完全靠自己。

11.我家里非常富有,不需要节约。

12.讲信用意味着无论被人让你做什么,你都应该去做。

13.沙眼是由沙子落入眼睛里引起的眼病。

14.苍蝇能传播多种疾病,包括肠炎、痢疾、伤寒和甲型肝炎等。

15.小学生每天至少需要保证10小时的睡眠时间。

16.氟斑牙是由长期饮用含氟量高的水引起的牙齿问题。

17.经常食用加碘盐可以有效预防碘缺乏病。

18.懒惰的表现是经常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19.羞怯心理表现为与人交谈时面红耳赤,虚汗直冒。

20.注意力集中对提高研究成绩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21.当你心情烦闷时,应该听欢快的音乐,唱唱欢快的歌曲。

22.在热闹的地方,可以挤进人群观看,但也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23.上课时,我会准备好必要的研究用品。

24.遇到陌生人时,不应该轻易地与他热情交谈,更不要将自己家的详细情况告诉他。

25.考试时,我的朋友___遇到一道不会做的题,我已经做完了,为了不伤和气,我传递试卷给他,让他抄。

___考好了分数后,会感激我。

26.在班级大扫除中,你经常只拣最轻松的事情做。

27.当你在研究上取得进步时,应该把成绩当做过去,更加努力前进。

28.经常嘲笑在某方面不如自己的人是不正确的。

29.看到同学穿的漂亮衣服后,回家后不应该马上让父母给自己买。

30.妈妈从营养的角度,做了你不爱吃的菜,你不应该埋怨她,而应该尝试着去接受。

31.自我评价高的同学更容易被同伴接受,也更容易取得好成绩。

32.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不能简单地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

一个人偶尔出现的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意味着这个人一定有问题。

33.合理疏泄情绪虽非必须,但有益于身体健康。

34.了解自我、避免过度自卑或自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36.童年期儿童的身体发展进入了相对平缓的阶段,大脑的发育趋于成熟,这对心理发展极为有利,因此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但因为心理还不够稳定,很容易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变化,因此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38.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小学生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他们背负着父母和老师的期望。

39.在社会环境还没有达到净化的情况下,新旧体制的共存,法规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腐败现象的滋生和不健康东西的泛滥;一部分人的社会道德水平滑落,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也没有影响到我们的儿童。

40.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面向有问题的学生。

43.小学生的父母需要接受比较系统的再教育。

44.父母离婚打破了原有家庭的宁静,使子女得不到完整的父爱或母爱,不少子女因此心理开始扭曲。

45.小学生应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

47.寻求帮助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积极态度,面对压力、困惑,要寻找心理支持,以获得良好的帮助和指导,有问题可以和师长、亲人、朋友谈。

求得帮助的过程也是一个自助的过程,我们所获得的不仅是这一次的办法,而是自己的更多体会。

49.小学生应在教师和家长的直接指导下,努力抑制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

50.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子女的成长。

51.家长不应该要求孩子必须听自己的话,而应该听取孩子的想法和意见。

1.在小学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以帮助小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

为了帮助小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和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我们应该在小学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2.心理辅导室的工作不需要专业化,任何教师上岗。

心理辅导室的工作需要专业化的教师来进行,不能让任何教师上岗。

3.学生对教师敞开心扉,教师不需要保密。

当学生向教师敞开心扉时,教师需要保密,以保护学生的隐私。

4.应该把学生分类,根据情况分为好、中、差三等。

我们不应该把学生分类为好、中、差三等,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5.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它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6.在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中,有心理问题的儿童比例比较大。

在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中,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较高。

7.父母对孩子的研究要求要高,琴棋书画样样学,英语电脑门门通,考试名列前茅……只要研究好就言听计从,有求必应。

父母对孩子的研究要求过高,琴棋书画、英语电脑等样样学,只要研究好就言听计从,有求必应,这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

8.有的学生平时成绩不错,稍有一次失败了,就怀疑自己的能力,过分自责,产生焦虑心理,导致对下次考试的担忧,总怕自己考不好,甚至一到考场就心烦意乱。

有些学生平时成绩不错,但一旦失败了,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过分自责,产生焦虑心理,导致对下次考试的担忧,甚至在考场上心烦意乱。

9.父母、教师对儿童过分严厉、专制,则挫伤了儿童自尊心,儿童感觉不到来自他们的爱。

如果父母或教师对儿童过分严厉、专制,会挫伤儿童的自尊心,让他们感觉不到来自父母或教师的爱。

10.很多家长历来很重视孩子的安全问题,应该对他们百般呵护甚至溺爱。

很多家长重视孩子的安全问题,应该对他们百般呵护,但不应该溺爱。

11.孩子常常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

孩子常常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因此,学生普遍存在较为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

12.人作为社会人,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通过正常的人际交往、沟通,人就能获得正确合理的社会知识经验,同时获得生活研究的知心朋友,获得困难时的支持帮助者。

作为社会人,每个人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通过正常的人际交往和沟通,人们可以获得正确合理的社会知识经验,同时也可以获得知心朋友和在困难时的支持帮助者。

13.有些农村的孩子厌学情绪还得到家长的支持,父母可以让孩子辍学在家,帮父母干活,做生意等。

有些农村的孩子出现了厌学情绪,甚至得到了家长的支持,父母甚至会让孩子辍学在家,帮忙干活或做生意。

14.教师、家长又过分看中分数,会给小学生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教师和家长过分看重分数,会给小学生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15.家长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是不是能考“双百”上。

一旦成绩不理想,就连吓带逼、连骂带损,不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致使学生视研究如畏途。

家长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是否能考“双百”,一旦成绩不理想就采取吓唬、逼迫、责骂等方式,这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对研究感到畏途。

16.现在的小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许多人从小养成了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依赖性强、不容他人等不良倾向。

现在的小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许多人从小就养成了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依赖性强、不容他人等不良倾向。

17.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除了在物质上关心他们,从研究上要求他们之外,却不能认真地、客观地了解和认识他们的思想、情感,理解他们的苦衷。

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不仅要在物质上关心孩子,在研究上要求他们,还应该认真、客观地了解和认识孩子的思想、情感,理解他们的苦衷。

18.尊重学生个人尊严,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

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人尊严,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他们。

19.只有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做出科学的判别,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只有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做出科学的判断,才能采取对症下药的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