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井供电管理制度(三项管理制度)

矿井供电管理制度(三项管理制度)

矿井供电管理制度(三项管理制度)一、总则(一)各级供电行政管理部门及人员的职能。

机运科是矿井供电业务技术综合管理部门,负责供电业务技术教育工作管理工作,组织对供电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供电事故组织调查、预测并提出处理意见。

积极推广节能降耗和安全供电新技术。

矿长是供电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机电副矿长具体安全并负责供电安全管理工作。

(二)机电矿长或机电总工程师负责矿井供电及电气安全技术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电气及电(线)缆管理组。

二、矿井高压供电行政管理(一)矿井的双回路主供电电源线路及矿井高压电网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二)矿井工作面高压供电不宜超过三级(中央变电所为初级)。

(三)矿井高压线路和设备技术管理由机电副矿长负责。

具体负责高压供电系统的检查、维护、调整和试验等工作。

(四)地面高压架空线路、井上下高压电缆线路、高压配电装置都要统一序列号登记、建账,要注明供电设备的型号、容量、电压、电流及电缆(包括架空线)的用途、型号、电压、截面和长度等统计数据。

及时机运科要有以下图纸及图表并及时更新:1、井上下用供电系统图。

2、井上、下高压电缆和高压设备布置图象示意图。

3、矿坑电气设备布置图,地面高压输电线路示意图。

4、高压供电设备台帐。

5、高压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资料、检修记录。

(五)井上下变配电站(所)必须悬挂与实际相符的供电系统图,并按规定及时更新。

(六)井下变电所应有两回及以上同理回路电缆供电,并应引自上级变电所的不同主变压器(母线段)。

正常情况下,应采用分列运行,不准随意用联络开关送电。

特殊情况下,需要合联络开关供电系统时,必须由用电队组申请,方可操作。

电缆截面的选择,须要保证在任一回路停止供电有效保证时,其余回路仍可担负全部负荷。

中央变电所的高、低压母线宜采用单母线分段。

高压母线分段数应与供电电缆回路数相协调。

(七)矿井下供电。

电线选择应按现行《煤矿安全规程》其要求的有关规定执行。

井下变电所应设置进线断路器;双电源进线的变电所、单电源进线但高压负荷超过两个的变电所,也应设置进线断路器。

主变电所、变电所的高压裕迪出线,应设置真空断路器的专用开关柜或高压防爆开关。

变电所内直接向高压电动机配电的回路,应采用高压真空接触器。

(八)高压供电线路、设备要进行检查。

检查内容主要就包括接线螺栓紧固情况、设备灰尘情况、瓷瓶清洁、触头接触、保护整定核对等,并做好记录。

地面高压开关柜、变压器由队组每季度组织检查一次,内容包括接线有无松动、刀闸接触是否良好、仪器仪表和保护装置原貌是否完好、是否正确使用、柜内有无积尘、油位是否符合要求等。

每年雨季前检查一次三次断路器触头的同期性,并实施跳闸一次电动或手动跳闸试验,并做好记录。

对达不到要求的应及时处理,对处理不了的问题及时上报光茎机运科。

高压供电线路、设备按规定检修周期和电气设备的检修标准成功进行检修。

大修高压供电线路、设备必须编制作业安全技术措施,经审批后实施。

壳体井底高压开关壳体内必须放置干燥剂,脚踏实地每月检查一次,发现失效的应及时更换。

(九)有架空线路的矿井每年至少要在雨季前进行1次蹬杆检查,主要检查绝缘子有无裂纹、污闪损坏,螺丝是否松动、缺失,金具生锈程度等。

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巡视,重点巡视拉线有无缺少、损坏,杆塔有无裂纹、缺件,树木和导线安全距离是否满足要求,并对存在风险问题及时处理。

每年梅雨季前要进行一次全面检修,遇有大风暴雨和结冰等恶劣天气情况要随时巡视检查。

(十)井上下高压电缆每月要进行一次检查。

在电缆设施处进行施工之时,施工队组要制订措施,按措施规定严格进行施工。

(十一)供电系统使用的绝缘油,要按规定进行风洞。

对试验不合格者,要及时处理和更换。

(十二)井上下高压线路和设备的安装必须有合理的设计,并经审批后方可进行施工。

(十三)防、避雷保护设施要按照《过电压保护规程》进行安装,根据《煤矿电气设备实验规定》进行试验和测定。

(十四)地面变电所出线上要装设过流和自动控制选择性的检漏保护装置,井下变压器高压配电装置,要装设过流及具有延时的欠电压保护装置。

上述保护服务设施要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进行装设,每年至少或进行一次整定、校验和调整。

遇有越级跳闸、保护失灵和仪表不准等要立即进行检修或更换。

保护整常量不准任意变动。

(十五)井上、变电所要按消防规程配备足够数量合格的灭火器材,实行挂牌管理。

消防器材应设置在机房和硐室的入口明显处和进风侧,并妥善保管。

(十六)矿井必须制定详细完整的《停电应急救援预案》,为保证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及可操作性,应根据既定情况补充随时修订补充内容,并认真贯彻。

三、矿井低压供电管理(一)设有专(兼)职井下低压供电技术负责人员,具体负责低压供电系统、电气设备的检查运营管理等工作。

(二)低压电气设备的加装必须有安装设计,设计中要包括供电系统示意图,设备、电缆的选型和校验,设备的型号和主要技术参数,电缆的规格型号、长度,以及过流保护整定值和二相短路电流值等技术数据。

在投入高速运行前要检查过流、漏电、接地三大保护装置是否与设计和《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相符。

(三)井下增设临时电气设备,装设队组必须经专管专职(兼职)电气技术全权负责人员批准,在指定的地点、部位接线,并队相应的指数函数低压防爆开关定值做出相应的调整。

(四)对于井上下低压供电系统图要按规范要求进行绘制,标上必要的技术数据,并妥善保管。

(五)井下低压低压防爆开关的过流保护,要根据的和低压供电系统图中标定设计整定值进行过流整定和装设保险,不经主管人员备案,不得任意改动。

各种保护由井下各队组专职电工参赛队负责,每季度检查核对一次。

(六)掘进工作面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必须吊装配备安装同等能力的备用局部通风机,并能自动切换。

正常此项工作须的局部通风机必须采用三专(专用开关、专用电缆、专用变压器)供电。

(七)矿井每月进行一次井上下管材供电检查,重点检查设备完好条件、电缆吊挂情况、电气防爆情况、保护装置完好情况等。

要求防爆电气防爆率达到100%,设备完好率不低于95%,低压缆线完好率不低于95%,小型电器合格率不低于90%。

(八)井下低压供电严格执行“十不准”:1、不准带电检修、搬迁、移动电气设备和电缆。

2、不准甩掉欠电压、过电流保护装置。

3、不准甩掉渗漏继电器、信号照明综合保护和局部通风机风电、瓦斯电闭锁装置。

4、不准明火操作、明火打点、明火放炮。

5、不准用铜、铝、铁丝等代替保险丝。

6、停风、停电的采掘工作面,未经检查瓦斯,不准送电。

7、有故障的供电线路,不准强行送电。

8、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失效后,不准送电。

9、失爆电气,不准使用。

10.不准在井下拆卸矿灯。

四、停送电管理(一)高压停(送)电必须执停送电工作票及操作票制度。

(二)有计划停(送)电,责任队组必须提前一天写出停(送)电申请单,内容包括:申请队组、申请时间、停(送)电原因、停电范围、消极影响区域和队组等,报请机电副矿长审批,调度室指挥通过相关人员按票规定进行停(送)电作业。

(三)用电队组在井下临时需要停(送)电时,由用电队组汇报调度室,由调度室协调指挥停在送电,并做好停(送)电记录。

(四)停电队组根据申请单寄送组织工作工作票,一式两份,负责停电人一份,另这份交由调度室负责指挥并保存备查。

(五)执行停电作业的警务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进行操作方式。

停电检修必须严格按照检查瓦斯浓度、停电、闭锁加机械锁并挂起警示牌、验电、放电、挂短路接地线操作程序进行操作,在确认无电后方可进行,带电部位应用栅栏或警示牌标识。

(六)在跳闸无人值守的变配电点进行停电作业时,台下停电时应安排专人在现场看护,不准离开现场。

停电后将机床开关进行机械闭锁、加锁后挂上“有人工作,禁止送电”的警示牌,只有执行这项工作的人员才能取下此牌并送电。

(七)停(送)电工作必须严格遵守专人专职专人联系和谁停水、谁送电的规则进行,严禁预约停送电。

(八)停电检修时应对开关闭锁并加机械锁,具体要求如下:高、低压电气设备停在送电操作、检修,由专职电工负责,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要将停电开关的把手闭锁,对电气设备停送电机构进行“加锁”,同时悬挂“有人工作,禁止送电”的警示牌,并专人看管。

严格执行“检修必须停电,谁检修谁联系,谁停电谁送电”的停送电管理模式。

检修结束后,检修人员要大修对各自检修设备、线路通过详细检查,确保无误后方可联系送电。

(九)在停送电操作时必须做到:安全技术办法不完善不停不停送电,作业情况不明不送电,安全隐患不回避不送电,不是专人正职联系不送电。

(十)每支组需在供电自己供电范围内(不影响其它队组供用电的)停电检修,不需要到变电所停(送)电的,其负责人(或检修负责人)必须在具体位置检修前向各用电地点人员说明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

检修当停机检修影响其他队组时,必须办理停(送)电申请单,并做好停(送)电措施后,向调度室汇报,征得调度室同意后,施工队组安全检查人员方可进行停(送)电操作。

(十一)紧急状况或事故处理:出现停电事故时,调度室领导班子应及时通知值班矿党委、机电田凤山或机电副总和事故影响总经理队组,情况落实清楚后,再负责指挥停(送)电工作。

(十二)严格执行高压检修“二级停电”制度,即工作点以上必须有两级分时间量子(断路器断开、手车拉出或隔离刀闸拉开)。

五、防爆电气设备管理(一)矿井配备专(兼)职防爆电气检查人员,井下负责井下电气设备的防爆抽查管理工作。

(二)防爆电气设备必须有“生产许可证”、“防爆合格证”、“产品合格证”和“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防爆电气设备入井前一天,防爆检查员应按照防爆标准规范进行防爆检查,符合国家防爆要求的做好记录。

不符合防爆要求的,严禁入井使用。

(四)井下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经济性检查周期:1、使用队组负责,每天进行一次外观检查。

2、专(兼)职防爆电气检查人员,负责每季度对分管防爆的区域内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至少检查,必须覆盖所有队(组)。

3、机电副矿长(或机械工程副总工程师)每月对队组的每星期防爆电气设备抽查,并做好记录。

(五)队组应建立管辖范围内的电气设备防护装置检查记录,防爆检查员应建立电气设备防爆检查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弊端应及时整改,做好检查记录。

井下电气设备发生变化这时,防爆检查记录要及时更新。

(六)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及检查应急照明苛刻按照《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执行。

六、三大保护管理(一)“三大”保护是指:煤矿供电系统中的接地保护、过载保护和漏电保护。

矿井必须供电系统各种保护装置灵敏可靠,供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二)矿井机电或机电副总工程师负责全矿“三大”保护日常技术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加强“三大”保护使用状况的指导和检查,开展技术培训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