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护理社会学》一、填空题:1. 社会医学是一门_______与________的交叉学科。
2.“社会医学之父”法国医师________于1848年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的概念。
3.社会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和。
4. _____是文化的认知成分中相对较为主观的部分,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系统化的认识,不一定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5. 在疾病谱与死亡谱变化的情况下,用_____医学模式来指导卫生保健的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6. 现场调查研究是最常见的社会医学研究形式,一般分为现况调查、前瞻性调查和_____。
7. 抽样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即概率抽样和_____。
8. _____是一种常用的传统调查方式,由调查人员对调查者进行当面询问调查。
9.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是要包括_____ 的协调和完好。
10. 人的机体虽然无明确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称为_____状态。
11.吸毒是指通过各种途径 ( 包括吸食、注射等 ) 使用能够影响人的_____, 但为法律所禁止拥有和使用的化学物质的行为。
12.吸毒者对于精神活性物质的依赖包括生理依赖和_____。
13.吸毒的一级预防是针对普通人群的预防 , 其主要目的是_____。
14.将社会问题医学化在某种意义上有利于一些_____的解决。
15.在不健康的行为模式中,最典型的是_____和B型行为模式。
16.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大于_____,表示进入老龄化人口社会。
17.年龄是影响人口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为了便于不同地区及同一地区不同时期死亡水平的比较,常常对人群年龄进行_____,计算各自的标准化死亡率,然后进行比较。
18.社会发展到一定的时期,增长率就会趋向一个低的_____。
19.增长年龄与评价年龄之差,说明降低危险因素后可能_____。
20.家庭健康询问抽样调查划分为一次性横断面调查 , 重复性横断面调查和_____三种。
21.发现未觉察到的卫生服务需要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_____。
生服务。
_____, 才有可能去利用医疗卫22.人们的卫生服务需要只有转化为_____和行医行为造成的。
23.没有需要的卫生服务需求通常是由不良的24.反映居民医疗服务需要量指标主要由_____和严重程度两类指标。
25._____是卫生资源中最宝贵且具活力的一种资源, 是制定与实现国家卫生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页18 共页1 第C社会医学.26.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模式其基本思路是将人群健康需要、卫生服务利用和卫生资源三个方面有机联系起来, 以人群健康需要量、卫生服务利用量和卫生资源投入量三类指标的_____作为划分高低的标准, 组成八种组合, 以此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卫生服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为制订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27.疾病谱是指将疾病按其_____的高低而排列的顺序。
28.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主要是健康状况的转变以及的_____转变。
29.生物医学模式具有两个重要的特点,即采用还原论和_____的观点。
30.我国现阶段卫生工作方针所确定的卫生工作三大战略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经济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是:A.现代病、心理紧张、环境污染人口增长、现代病、环境污染B.、资源消耗 C.人口增加、心理紧张、D.现代病、劳动力不足、资源消耗.现代病、人口增长、劳动力不足E 2.社会医学研究的人群是社区中的所有患者A.区中已患病但尚未意识到的潜在患者B.社C.社区中处于康复期的患者社区中的高危人群D.社区全体居民E.3. 人口自然增长率转变过程是:A.高出生高死亡─→低出生低死亡B.高出生高死亡─→高出生低死亡C.高出生高死亡─→低出生高死亡D.低出生高死亡─→低出生高死亡E.以上都不是4.关于PQLI的叙述下列何者错误:A.PQLI值越大,人口素质越好B.PQLI适用于发展中国家间的比较C.PQLI大于和等于80为高素质人口D.PQLI适用于发达国家的比较E.以上都不是5.有关医学模式,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医学模式是观察与处理医学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医学模式是随着历史阶段和医学科学发展水平而不断变化的B. 医学模式是对人类健康与疾病总体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的概括C. 页18 共页2 第C社会医学.D.医学模式是为了开展医学科学研究和卫生工作实践而人为划定的E.医学模式是在人类医学实践中不断充实、深化与完善的以下哪条不是开放式问题的优点6.可用于答案未知时 A. B.可用于答案过多时C. 所得信息细微D.方便回答者答卷E.不方便回答者答卷7. 文化因素与健康是指A.教育、风俗习惯、婚姻B.教育、宗教信仰、人口C.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婚姻D.教育、宗教信仰、风俗习惯E 教育、人口、婚姻8.现阶段医学模式的转变是指A.从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向自然哲学医学模式转变B.从机械论医学模式向生物医学模式转变C.从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D.从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E.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9. 关于平均期望寿命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平均期望寿命说明在一定的年龄别死亡率条件下,各年龄尚存者今后还可活的平均年数B.平均期望寿命是用人们的生存时间长短来反映健康水平用出生时平均期望寿命来表示一个地区的人群健康水平.常C .平均期望寿命指标难以获得,不能直接比较D 发达国家平均期望寿命高于不发达国家E.10. 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是重视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A.视心理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B.重.重视生物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C D.重视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E..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特点是11 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A.B.重视生物、心理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视生物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重C 重视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D.E.重视心理、行为、情感因素对人类心身健康的影响12.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产生背景无直接关系的是页18 共页3 第C社会医学.A.疾病谱和死因谱的变化B.健康需求的提高C.对健康和疾病总是认识的深化D.医学科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E.医疗费用的急剧上涨13.关于神灵主义医学模式,下列哪项是错误的把生命、健康和疾病归因于超自然力量A.医学没有成为一门正式的职业.B 在治疗仪式中也可能使用某些矿物和植物C.主要治疗手段是寻求超自然力量的保护D.现实社会中已经不再存在E..关于医学模式,下列哪项是错误的14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健康观和疾病观A.B.决定对健康和疾病的界定响患者及家庭的求医行为.影C 影响患者及家庭的健康价值观D.在现代社会中,医生和病人的医学模式是一致的E.15.当前占统治地位的医学模式是神灵主义医学模式A.自然哲学医学模式B.械论医学模式机C.生物医学模式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E..社区是指16 A.一群人B.一群住在同一区域范围内的人C.以地理界限划分的居住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团体许多单位的集合体D.同一地域的许多机构E.17.下列哪项不是构成社区的要素.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A 所在区域的居住人口B.在区域的劳动者组成的生产关系C.所D.所在区域形成的行为规范及服务设施婚姻关系E..目前在我国,城市社区最基层的组织是18 城市管理委员会.A 政府市B..C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居委会D.单位E.19.有关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的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与保健工作相结合.A页18 共页4 第C社会医学.B.躯体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C.卫生部门、社会组织与家庭相结合D.社区保健、家庭保健与自我保健相结合E.初级保健服务与二级保健服务相结合20.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是A.老年人、妇女和儿童B.职工和学生C.慢性病人和残疾人D.社区内所有的居住人口E.健康人2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命质量评价内容A.生理状况B.心理状况C.自我生活评价D.潜在减寿年数E.主观满意度22.关于人口数量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A.是指在一定时点和地点范围内,人口的绝对量与相对量B.人口密度与人群健康水平有关C.人口数量过高,健康状况越好D.人口数量一定要以经济及卫生事业的发展为依据E.人口数量评价指标有:时点人口数,时期人口数,人口密度23.关于性比例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A.即以男性人口数为100或1时的女性人口数B.一般说来,人口中的性比例是平衡的,但不同年龄的性比例有所不同C.出生时性比例在105-106之间D.年龄越大,性比例越小E.重男轻女的风俗习惯可使性比例上升24.老年人口系数是指A.60岁及以上人口/总人口数×100%B.65岁及以上人口/总人口数×100%C.60岁及以上人口/15-64岁人口数×100%D.65岁及以上人口/15-64岁人口数×100%E.60岁及以上人口/14岁以下人口数×100%25.关于年龄构成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A.是指各种年龄组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B.一定时间断面上的人口年龄构成,是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口出生、死亡和迁移的结果C.是影响人口出生、生育的重要因素D.是未来人口出生和死亡的依据E.各年龄时期的生理、生育、心理疾病等虽不同,但健康状况基本一致.老年负担系数是指26 100%岁及以上人口/总人口数×A.60 页18 共页5 第C社会医学.B.65岁及以上人口/总人口数×100%C.60岁及以上人口/15-64岁人口数×100%D.65岁及以上人口/15-64岁人口数×100%E.60岁及以上人口/14岁以下人口数×100%27.关于负担系数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是指非劳动力人口数与劳动力人口数的比值B.可表明非劳动力人口的多少C.可反映给青壮年人口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压力D.总负担系数为:(14岁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总人口数×100%E.负担系数是反映年龄构成的一个指标28.成人识字率是指A.15岁以上识字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B.识字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C.15岁及以上识字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D.18岁以上识字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E.18岁及以上识字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29.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人口自然增长率即人口出生率减人口死亡率B.人口自然增长率较好地说明了由于出生和死亡的作用在人口数量上的变化C.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出生率稳定,死亡率下降,反映健康状况不佳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会趋向一个稳定的低水平D.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人口健康水平的高低E.30.反映疾病频率的指标是.死亡率A 病死率B.治愈率C.发病率D.构成比E..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是31 患病率A.死率B.病.C残疾患病率D.发病率.疾病构成比E Holmes生活事件心理应激评定表中表明生活变化单位评分最高的事件是.32 配偶死亡A.B.结婚.业失C 本人住院D.坐牢E.33.关于现代社会的性别文化,下列哪项是错误的页18 共页6 第C社会医学.A.男性更倾向于从事一些应激性和冒险性强的活动B.女性更注意自己的形象C.家庭和社会期望男性比女性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D.女性应付精神打击的能力可能比男性强E.女性遭受的应激比男性少34.大多数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在下列哪种婚姻状况的人群中最高A.已婚B.离婚C.丧偶D.单身E.离婚后再婚者35.关于婚姻对人类身心健康状况的保护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稳定的婚姻关系提供了稳定的社会支持来源,婚姻是应付应激的重要缓冲因素B.婚姻关系使人们有了归属感C.婚姻关系使夫妻双方能够在经济上相互支持D.婚姻关系不要求个体承担特定的社会义务和责任,有效地保护已婚者的个人生活方式E.相互的照顾能使疾病得到及时的治疗36.关于人口文化素质与健康的关系,下列哪项是正确的母亲的文化程度与儿童健康密切相关.A 与母亲比较,父亲的文化程度对儿童健康的影响较大.B化程度低者健康状况更好C.文成年人的健康与文化程度有关,但与经济收入关系不明显D.就冠心病而言,文化程度低者比文化程度高者多6倍E.37.关于社会阶层与健康状况的关系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健康状况较差者不能保持原有的社会地位A.会阶层低者死亡率较低B.社C.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受到的精神刺激较少处于社会高层的人受到的精神刺激较多.D E处于社会底层的人身体更强壮..在社会阶层的划分中起主要决定作用的是38 财富的占有A.历的高低学B.职业的种类C.权力的大小D.政治观点E.39.社会支持不包括A.婚姻关系亲属、朋友接触的量.与B 正式的团体关系C.D.非正式的团体关系E卫生服务.页18 共页7 第C社会医学.40.现代社会中,影响人类的健康的社会因素不包括A.生活条件B.遗传因素C.与健康有关的文化信仰D.环境因素E.社会支持41.社会心理因素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项来影响人类健康的A.社交B.心理C.教育D.躯体E.生理42.有关社会心理因素刺激的来源,下列哪项除外A.自然灾害B.学习工作环境C.家庭婚姻生活D.宗教信仰E.个人特殊遭遇43.社会化是指A.人在学校、团体接受教育的过程B.人学习社会文化与行为方式的过程C.人在家庭、学校及法律机构接受教育的过程D.人在社区、工作单位接受教育的过程E.人接受团体、各种媒介的过程44.关于近几十年来,人类健康状况的转变,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从全世界范围内来看,传染性疾病已不再危害人类的健康B.在许多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主要的死亡原因C.人类平均期望寿命已在大大提高D.目前占据疾病谱和死因谱前几位的疾病,大都与精神应激、不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关E.社会病态行为的重要性增加了.下列哪条不是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45 符号A.言.B语值观C.价组织D..社会规范E 46.下列哪一项一般不被认为是社会病态行为吸毒.A酒B.酗.自杀C 吸烟D.社交性赌博E.页18 共页8 第C社会医学.47.关于社会因素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社会因素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B.社会因素的不确定性较大C.社会因素之间存在广泛的相互联系D.社会因素与健康的因果关系相当复杂E.大多数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很容易被认识到48.关于文化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文化是某个群体所共享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等B.文化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东西,以学习的方式实现代与代之间的传递C.文化类型规定思维和行为方式D.文化的很大一部分是不被意识到的E.遗传也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49.关于人口数量和质量对健康的影响,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人口密度过大和增长过快,不利于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B.人口结构主要是指人口的年龄和性别结构C.与母亲比较,父亲的文化程度与婴儿及儿童的死亡率关系更为密切D.几乎每一种疾病都有特殊的年龄分布E.人口的素质包括道德素质、健康素质和文化素质等方面50.经济发展使得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过去的一些健康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效应,下列哪项除外A.环境的污染和破坏B.减少了合成化学物质的使用C.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新的心理压力D.经济发展带来一些新的健康问题E.经济发使人际关系更加复杂化51.关于人群健康的改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下列哪项是最为合适的A.减少卫生资源的消耗B.减少因生病而带来的生产损失C.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少卫生资源消耗D.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E.提高入学率52.对于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哪一种描述是错误的A.主要用于慢性病研究B.是60年代在美国产生并发展起来的C.只对个体进行评价D.可以预测个体在一定时期内患病或死亡的危险性E.其目的是通过健康咨询,促使人们改变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减少疾病,提高生活质量53.健康危险因素是指A.能导致疾病的因素B.机体内外环境中与疾病发生、发展及死亡有联系的因素C.与慢性病发生有密切关系的因素页18 共页9 第C社会医学.D.有害于健康的因素E.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54.自创危险因素类型个体的特征是评价年龄小于实际年龄A.增长年龄等于评价年龄B.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C.增长年龄等于实际年龄D.评价年龄等于实际年龄E.55.当个体的实际年龄与评价年龄接近时,说明该个体健康状况良好A.在死亡危险与当地人群接近.存B 存在死亡危险与健康人群接近C.健康状况差D.属于存在危险型E.56. ?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所提出的全球卫生指标要求用于卫生事业的经费至少应占国民生产总值的:A.3%B.5%C.6%D.8%E.10%三、名词解释题:医学模式1.社区卫生服务2..行为医学3卫生服务需要4.5.卫生服务需求行为模式6..人际关系7 人格8.医学化9.10.性比例生率出11.口自然增长率12.人患病率.13 14病顺位.疾15均期望寿命.平DAL病残调整生存年(Y).16 健.17康危险因素页18 共页10 第C社会医学.18.评价年龄19.增长年龄20.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medical model).生21 死亡谱22.社会文化因素23.社会病态行为24.生活方式25.心理社会因素26.生活事件27.文化28.初级卫生保健29.自我保健30.四、问答题:1.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2.定量研究方法与定性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何谓“医学问题社会化”,“社会问题医学化”?试举例说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