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考点练习及答案一、课外阅读。
有趣的小刺猬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
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
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
刺猬的四(肢枝)很短,跑起来很快。
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
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
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quán juǎn)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
刺猬不仅用硬刺(保护保卫)自己,还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bēi bèi)着瓜溜走了。
1.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字词,用“√”画出来。
2.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3.我来露一手:根据短文填空。
刺猬的头________,眼睛和耳朵________,牙齿________,门牙________。
它们的四条腿________,跑起来很快。
爪子________、________。
浑身长满了________。
4.选一选:下列句子中哪个是打比方的?在括号里打“√”。
(1)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
( )(2)刺猬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
( )5.想一想:仔细读读短文,看看刺猬的硬刺有哪些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读下面短文,做后面的填空题。
花园(yuán)和果园我们村(cūn)种(zhòng)了很多果树。
春天,果树开花了。
桃花开了,李(lǐ)花开了,梨(lí)花开了,杏花也开了。
我们村成了花园。
秋天,果子熟(shú)了。
桃熟了,李子熟了,梨子熟了,杏子也熟了。
我们村成了果园。
1.短文一共有(_____)个自然段,第2自然段有(_______)句话。
2.短文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果树。
3.短文写的果树在(______)开花,果子在(_____)成熟。
三、扩展应用斧子老爷爷微笑着说:“孩子,你很诚实。
我要把这两把斧子也送给你吧!”孩子说:“老爷爷,不是我的东西,我不要。
”说完,拿着自己的斧子走了。
1.老爷爷说了(____)句话,孩子说了(____)话。
2.老爷爷送给孩子两把斧子,他有没有要?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学了本文后,我们也要做个(________)的孩子。
四、阅读天地。
风与太阳北风与太阳两方为谁的能量大相互争论不休。
北风说:“我能把树上的树叶全部刮掉!”太阳说:“我能把树叶全部晒蔫(niān)!”争吵了好久,跟北风和太阳关系都很好的云儿们都笑着说:“那你们比赛吧!”于是他们决定,谁能使得行人脱下衣服,谁就胜利了。
北风一开始就猛烈地刮,扬起了无数沙尘,路上的行人紧紧裹住自己的衣服,风见此,刮得更猛。
行人冷的发抖,便添加了更多衣服。
风实在刮地疲倦了,便让位给太阳。
太阳最初把温和的阳光洒向行人,行人脱掉了添加的衣服,太阳接着把强烈阳光射向大地,行人们开始汗流浃背,渐渐地忍受不了,都光了衣服,跳到了旁边的河里去洗澡。
见到这种情况,北风羞愧地低下了头,云儿安慰道:“你们的能量都很大,但是作用却不同,这场比赛没有输赢。
”北风和太阳都笑了。
1.短文共有________个段落。
2.文中有两个字使用错误,请在文中用“”画出来。
3.文中一共出现了三个形象,他们的形象分别是怎样的?请分别用两个词来形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阅读。
猫捉老鼠猫是捉老鼠的能手。
它的耳朵很灵敏(líng mǐn),能转来转去,哪怕是极小的声音,它也能及时辨(biàn)出。
猫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狡猾(jiǎo hu á)的老鼠逃(táo)不过它的眼睛。
猫的胡须(xū)像把尺,能测(cè)出各个洞的大小。
猫的脚爪(zhuǎ)上有锋利(fēng lì)的爪子,能爬树、跳墙、追捕老鼠。
1.短文有(______)句话。
2.段文写了猫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用“”划出描写猫的耳朵的句子。
4.这篇文章主要写()A.猫的耳朵很灵活。
B.猫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C.猫的脚趾上有锋利的爪子。
D.猫是捉老鼠的能手。
六、阅读《小花猫》,并回答问题。
小花猫我家有只小花猫,它长得可有意思啦!我给它取(qǔ)名叫小花。
小花的头圆圆的,两只耳朵像三角板(bǎn)在那里扎(zhā)着。
它的眼睛虽(suī)然小小的,却很有精神,远远望去,好像两只发着绿光的小灯泡。
小花的嘴两边各长着三根长短不齐的胡子,吃起东西来一动一动的,真可爱!它的爪子尖尖的,像小钩子一样。
因为它四只脚底下各有一个小肉垫(diàn),所以它走起路来,不发出一点声音。
它的尾巴又细又长,跑起来翘(qiào)得老高,捉老鼠时总抖个不停。
小花可是我们全家的开心果,你们喜欢它吗?1.这篇短文共有(_____)个自然段。
第一段共有(_____)句话。
2.小花猫的眼睛_______,爪子______,尾巴__________,翘得老高。
3.下列哪幅图和文中的小花猫长得最像()A.B.C.4.小花猫走路不发出声音的原因是什么?用“”从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妈妈告诉我,沿着的小路,就会走出天山。
的北京城,有一座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
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横线上。
(填序号)①雄伟②弯弯③壮观④遥远妈妈告诉我,沿着______的小路,就会走出天山。
______的北京城,有一座______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______。
2.这段话是写住在_____的“我”想去北京城的______看升旗仪式。
3.用“”画出文段中的感叹句。
4.你有什么愿望?也来写一写吧!我多想____________________!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王羲(xī)之(zhī)的故事有一次,王羲之外出散步(sàn bù),看见路边有一个老婆婆在卖扇(shàn)子。
她叫了半天,还是没有人来买扇子。
王羲之看到她那失望的样子,十分同情她,便随(suí)手取过扇子,在上面写了些字,叫老婆婆再拿到市场上去卖。
老婆婆来到市场,那里的人认得扇子上的字是王羲之写的,争着要买扇子。
不一会儿,所有的扇子就卖光了。
1.老婆婆在路边(_________)。
2.王羲之是怎样帮助老婆婆的?在文中用“____”画出这个句子。
3.后来,扇子为什么再市场上一下子就卖光了呢?()A.扇子很便宜。
B.扇子很漂亮。
C.人们喜欢王羲之的字。
4.写出文中的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九、阅读理解看我的!画画星期天下午,我坐在阳台上画画。
我先用绿色的水彩笔在纸上画了一片森林。
森林碧绿碧绿的,树木长的非常茂密。
我又在森林的上方,画上湛(zhàn)蓝的天空。
天空中还飘荡着一朵朵洁白的云。
接着,我在森林里画了几只小鸟,黄黄的羽毛,尖尖的嘴巴,很有趣。
最后,我给图画取了个名字:《小鸟的家》。
1.短文一共有(_____)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_____)句话。
2.我在纸上画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
3.用“_____”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4.如果让我画一幅(fú)画,我会画_____的家,它的家在______,我会用_____色的水彩笔画。
十、我能读故事,还能回答问题。
拍皮球几个孩子在大树旁边拍皮球,皮球一跳,跳到一个树洞里去了。
小马说:“我有办法。
”他伸手到树洞里掏,掏了一会儿,掏不着。
小石说:“我有办法。
”他用两根树枝去夹,夹了一会儿,也夹不住。
小叶说:“我有办法。
”他拿一把钩子去钩,钩了一会儿,也钩不起来。
小文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叫小伙伴都去打一盆水来,你一盆,我一盆,把水倒进树洞里。
树洞里的水满了,皮球就浮上来了。
1.这个故事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最后一个自然段有(______)句话。
2.皮球掉到哪里去了?请你从故事里圈出来。
3.要拿回皮球,小朋友们想出了哪些办法?请你连一连。
①小马把水倒进树洞里,让皮球浮起来②小石伸手到树洞里掏皮球③小叶拿一把钩子去钩皮球④小文用两根树枝去夹皮球4.上面四种方法,最省力的好办法是(______)(填序号)。
十一、阅读检阅台我自己能行猴子小皮在树上跳来跳去。
忽然,它一脚踩空,从树上摔了下来。
好重的一跤哇!小皮摔得眼冒金星,屁股生疼,手也破了。
小皮慢慢走到树下,想爬回树上,可是它的手疼得厉害,没爬多高就又掉了下来。
妈妈大声喊:“小皮,等着妈妈下去背你。
”小皮大声说:“妈妈,我自己能行。
”小皮重新向树上爬,尽管手还是很疼,但它坚持着爬到大树上。
小皮坐在妈妈身边,高兴地说:“妈妈,我自己能行。
”1.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有______句话。
2.读第二自然段中画“_____”的句子时,我应该读出(①坚定、自信②急切、激动)的语气。
(用“√”标出正确答案的序号)3.“小皮重新向树上爬”,联系上下文,我知道“重新”的意思是(______)。
(填序号)①第一次②再一次4.“我自己能行”,小朋友,你自己能做什么事?写一写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二、课外阅读。
鸡学游泳有一天,鸡看见鸭子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泳,非常羡慕,便请教鸭子,问它怎样才能学会游泳,鸭子说:“不用学。
鸭妈妈带我们下水,也并不教,只喊一声‘跳’,我们扑通扑通往下跳,就会了。
”“啊,太好了!只要有勇气就够了,这么容易!”鸡认为自己领悟了奥(ào)秘。
第二天,鸡来到小河边,鼓起勇气,“扑通”一声跳入水,天哪,它一不会换气,二不会动作,三不能保持平衡(héng),没用多大工夫就灌(guàn)了一肚子水!幸亏鸭子及时将这“落汤鸡”救上了岸。
鸡半死不活地躺在沙滩(tān)上,总结道:“__________________。
”1.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想象,将获救后鸡说的话补充完整,写在文中横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