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本科)专业简介(本专业简介为我校2005年(或2005年春季)教学计划为主,各专业具体教学计划以各试点单位下发的为准。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面向操作与管理、面向业务第一线的应用型、实践性高级专门人才。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各种金融实际工作,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和金融理论基础,较高文化素质和较强分析、解决金融业务和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及较高的组织管理能力。
在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一) 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
中央电大采用集中辅导和巡教巡考等方式,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二) 教学计划中的选修课要尽可能地选用中央电大提供的各种媒体教学资源。
(三) 为了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每门课程的教学环节均规定有教学实践的具体内容,即实习、社会调查和平时作业。
根据课程性质,凡有相应教学实践环节的,必须按统一要求组织完成。
各门课程安排的实践环节的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一般占总成绩的20%左右。
无实践环节成绩或成绩不及格者不能参加期末考试。
(四) 集中实践环节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式可以多样化,学生不得免修。
(五) 金融专业专科毕业生进入金融专业本科学习,需补修3门课程:现代金融业务、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和金融市场;财经类非金融专业专科毕业生进入金融专业本科学习,需补修4门金融专业基础课:货币银行学、现代金融业务、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市场。
三、教学模式与教学媒体面授辅导、函授辅导与网络教学、BBS、电子信箱、VBI、电话和双向视频系统,电视直播教学等多种形式的现代远程教学技术手段相结合,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文字教材、音像教材、CAI课件(含网络版)为主要教学媒体,文字教材为基本依据。
四、修业年限与毕业本专业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学计划进程,学生入学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本专业毕业学分为71。
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本科学历毕业证书。
五、主要课程说明必修课1、宏微观经济学本课程5学分,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为学习其它财经类课程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宏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政府与市场、企业组织与创新过程、企业生产行为与收入分配、消费行为、产业组织、宏观经济的均衡与非均衡、财政与税收、银行与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稳定增长与微调、国际经济、社会福利理论与政策等。
先修课程:经济数学基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2、金融统计分析本课程4学分,开设一学期。
金融统计分析是金融学专业的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金融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业务知识,为作好实际金融统计分析工作打下基础。
金融统计分析主要讲述金融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金融统计分析的意义、金融统计分析模型、信贷统计、现金收支和货币流通统计、对外金融统计分析、金融市场统计、保险统计等。
先修课程:货币银行学、统计学原理、经济数学基础等。
后续课程:经济学方法论、金融工程学等。
3、公司财务本课程4学分,开设一学期。
公司财务是金融学专业的必修课,它以企业的投资与筹资以及相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了解、掌握现代公司的生存、发展与金融市场的关系;现代公司财务、资产等管理的主要内容。
学好这门课,对分析复杂且处于迅速变动中的中国企业和金融市场来说,将是十分有益的。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公司和金融市场的概念,从公司的组织形式谈公司的金融管理,从金融市场的构成和特点谈公司的资金融通;利率和汇率的基本理论;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资本成本;公司的融资管理;现金流量估算,各种投资评估方法的异同,风险和资本限额条件下的投资决策;公司的资金管理,包括现金、应收账款、有价证券、存货;公司兼并、收购和重组;跨国金融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基础会计、货币银行学等。
4、保险学概论本课程4学分,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保险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业务。
保险学概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保险与保险公司、保险的产生与发展、保险基金、保险的形态、保险合同、保险经营活动、保险经营原则以及保险市场等。
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货币银行学。
5、现代货币金融学说本课程4学分,开设一学期。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是金融学专业的必修课。
学习该课程要求掌握现代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的分析方法,并在学习中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理解与记忆、原则与方法的关系。
在学习与理解过程中,还应注意本课程理论性较强的特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比较完整地掌握现代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的基本理论框架,并运用到金融实践中。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课程以货币为主要对象,重点研究货币与经济的关系及货币对经济的影响。
它主要通过对利率理论、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等方面的研究,阐述货币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等问题,从而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6、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本课程4学分,开设一学期。
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是金融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管理来调控宏观经济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正确认识和掌握宏观金融理论打下基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央银行的一般理论、中央银行业务、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及风险防范、中央银行宏观金融调控等。
7、金融法规本课程4学分,开设一学期。
金融法规是金融学专业本科开放教育的一门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金融法的一般原理,熟悉金融法规的基本内容,增强金融法制观念,为更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奠定基础。
本课程主要研究金融法的一般理论、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票据法、保险法、国际货币金融法等法律、法规。
先修课程:货币银行学、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现代金融业务等。
8、金融理论前沿课题本课程为专题性质,3学分,开设一学期。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是金融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金融经济理论发展的前沿,了解学科发展的动态和方向。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货币银行学、现代货币金融学说、宏微观经济学等。
选修课1、国际结算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其中电视课9学时,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事外汇结算业务所必备的国际结算的基本原理和基础业务知识,使其金融业务知识结构更为完备。
国际结算课程主要讲述国际结算中的票据种类和功能、国际汇款方式和托收方式的基本做法、信用证的基本原理及其种类、信用证的业务流程、运输单据业务、单据的审核、指定贸易条件综述、银行保函、非信用证结算等内容。
先修课程:货币银行学、金融企业会计、国际金融、大学英语等。
后续课程:外国银行制度与业务、现代货币金融说等。
2、文献资源信息检索与利用本课程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熟悉文献信息资源的素养,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意识,借助于检索工具获取知识、文献、信息的思路、途径和方法为基本目标。
课程主要讲授产生在中国的重要类型的文献信息资源以及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系统或检索工具。
包括辞书资源、图书资源、报刊资源、时事信息资源以及揭示、获取这些资源的检索工具。
在时间上,通贯古今;在范围上,涵盖学习工作中最为常见和基本的问题;在载体形式上,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并重;在资源类型上,包括迄今为止积淀形成的主要的资源类型。
课程的内容体系,是将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检索工具”——“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的知识与技能有机地组织在一起。
内容构成主要是:重要类型文献信息资源的知识、演进、特点、功用;重要的文献信息资源检索工具的原理、结构、特点、功能;利用检索工具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思路与途径、方法与规范。
课程重点介绍的文献信息资源检索系统或检索工具约50个(种)左右。
3、北京文化专题讲座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北京文化专题讲座”是文科类专业的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北京地域文化的有关知识,扩大人文视野,以增强对祖国首都的理性认识。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王府井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北京古建筑、老北京的城墙与城门、皇家园林、北京文物精品鉴赏、北京名胜古迹纵览、北京文化与生活等。
4、投资银行学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第三学期开设。
先行课程: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本科金融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以目前国际资本市场最活跃最成功的金融机构;投资银行为对象,介绍投资银行为一般知识、主要业务、方法和案例,使学生掌握投资银行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发展历程,熟悉投资银行一级市场业务、二级市场业务、企业并购重组、投资基金管理、项目融资等主要业务,了解投资银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
培养具备在投资银行业务活动中进行工作的基本技能的学生。
授课形式:本课程实行远距离、开放式教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包括文字教材、面授、视频双向教学、网上讨论与辅导、电子邮件、电话作业安排:案例解析;财经报刊阅读;投资银行发展前景分析等。
5、电子商务本课程主要内容:电子商务的含义、历史;网站的建立、推广和评估;“企业--企业”类型的电子商务的种类、作用和前景;“企业——消费者”类型的电子商务,主要包括无形产品、服务和有形货物的电子商务;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电子商务的潮流与发展,包括国际电子商务框架,美加、欧盟、亚洲各国的电子商务;中的电子商务,内容包括我国电子商务的状况、电子商务在我国外经贸领域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国内外电子商务的基本原理、基本框架,在企业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应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6、国际税收本课程为金融专业(本科)所设,选修课,第四学期开课,4学分,72学时。
开课单位北京电大。
教材名称《国际税收》,作者,王铁军,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本课程为国家税收的后续课程,本教材介绍了国际税收的概念、研究对象、国际重复征税、经济性国际重复征税、法律性国际重复征税、重复征税减除方法、国际避税与反避税、国际避税地、国际税收协定等内容,是金融学专业的必备知识,欢迎广大学员选修本课程。
7、项目评估项目评估学是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和投资决策科学化的客观要求,而产生的一门研究各种项目方案技术经济评价原理与方法的新学科。
投资项目评估是国家决策机构和银行信贷等部门对投资项目进行审批决策的重要程序和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