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农产品跨境电商物流运作分析作者:李雯来源:《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9年第9期李雯摘要“一带一路”战略促进了农产品国际贸易迅速的发展,也为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我国跨境电商系统基础条件良好,但物流服务专业化水平不高、冷链物流运作体系还不完善,影响了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
文章在分析国际农产品物流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农产品跨境电商物流运作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国际农产品;跨境电商;物流系统中图分类号 F326文献标志码 Adoi:10.3969/j.issn.1673-887X.2019.09.049Analysis of Cross Border E-commerce Logistics Op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On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Li Wen(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Zibo Vocational Institute,Zibo255314,Shandong,China)Abstract: The "On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 strategy has promo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and has also providedan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 border electricity supplier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China's cross-border e-commerce system has good basic conditions,but the level of specialization of logistics services is not high,andthe cold chain logistics operation system is not perfect,which affect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model,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oblems in the op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cross-bordere-commerce logistics,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strategies.Key words: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s,cross-border e-commerce,logistics system“一带一路”战略为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机遇,但由于国际农产品品种繁多,物流数量巨大,再加上跨境电商物流服务配套滞后、保质保鲜低成本运营难度高等问题,致使国际农产品物流成本高、周期长、品质难以保证。
因此,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通过引导跨境电商与国际农产品的深度融合发展,逐渐消除国际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物流效率低、农产品变质率高等障碍,不断优化跨境电商物流系统,对有条不紊地推动农产品国际交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国际农产品物流模式分析国际农产品物流模式存在国家差异性,最具代表性的是以日本为代表的“东亚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模式”。
日本的“东亚模式”重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为有效缓解单个农户与市场的矛盾建立了中央与区域性的农产品市场,并引入拍卖交易机制解决供求方信息的不对称;其次,日本非常重视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拥有完善的配送体系和发达的交通网络;最后,通过成立农业协会增强农产品物流组织化程度,将企业化农场、零售企业与农户、农产品构成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整体。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商在推动美国农产品流通市场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北美模式”主要以直销为主,美国农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为配送中心和大型连锁超市。
一方面冷链运输、条码技术等物流技术的发展降低了农产品的流通成本;另一方面互联网、无线网络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可以看出,本国农业生产方式、自然禀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国的农产品物流模式,日本农产品产地分散、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不高、生产规模小决定其通过建立许多规模小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实现农产的销售;而美国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高、农业生产规模大,所以农产品流通依托大型超市采用直销方式。
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数量多、规模小、竞争力弱,因此,“东亚模式”有利于解决我国农业生产与农产品流通中的问题,更加符合我国现状,提升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产品国际交易。
2 国际农产品跨境电商物流运作中的问题解析2.1 运输物流成本高,运输过程缺乏保障以泰国为例,我国从泰国进口农产品的物流费用占进口产品总额约18%,除了进口的新鲜水果对保鲜有效期要求较高外,两国之间运输条件的限制、相对严格的海运管理标准、运营过程长等因素都导致了较高的运输物流成本。
从农户出发到收货商、加工企业,农产品的跨境物流还要经历收运、仓储、长时间运输等环节,在整个环节中,农产品运输所依赖的环境、温控、分包操作条件等要求较为严格,目前大多数情况下无法实现。
此外,我国尚未建立专门针对跨境电商模式的质量监控机制,缺乏较为完善的全程追溯系统,难以监控和规范管理农产品生产过程,难以对跨境运输过程中各环节进行质量检验,从而影响了出口农产品的质量。
2.2 冷链物流运作体系尚不完善国际农产品跨境物流系统包含了包装、分拣、仓储、运输、配送和海关等运作环节,目前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各个作业间缺乏协调性,运输方式单一,多式联运模式急需完善。
为大大降低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腐损率,适应农产品季节性强、产销分离等特点,需采用现代冷链技术加以保障。
但我国冷链物流运作体系不完善,硬件设施缺乏、专业化服务能力不足,现阶段无法提供稳定、成熟的全链条冷链物流服务,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充分保障跨境农产品运输任务,从而增加了农产品国际交易成本,不利于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2.3 国际农产品跨境物流运作程序复杂在国内段运输过程中,需要进行长途或短途转运的方式保证无直接出境点的地区运输农产品出境,甚至以海运或空运方式出境;在国际段运输过程中,不同国家的物流运作效率、农产品运作成本水平参差不齐,繁琐的国际运输过境与抵境手续也增加了跨境物流运作成本。
3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物流系统优化策略3.1 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农产品跨境电商物流系统农业相关企业、跨境电商平台、物流企业及相关管理部门共同构成了农产品跨境电商物流系统,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智慧物流、物联网等技术推进农产品跨境电商物流系统的建设,建立统一的农产品跨境电商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实现物流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共享,提高农产品国际交易的信息化水平,从而实现各个环节的协调统一,为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保障。
3.2 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构建农产品跨境电商温控供应链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对物流要求极高,特别是一些需要冷链运输的生鲜农产品,依赖于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离不开冷链物流技术的支持。
相对于一般物流企业而言,冷链物流行业对物流设施设备要求更高,投资巨大。
为打造覆盖本地区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当地政府应根据当地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宏观部署规划冷链物流节点,制定合理的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加强冷链物流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先进的农产品冷链设备,建设冷链物流配送中心、专门的冷链流通加工中心,推进冷链物流园区建设,提高冷链物流整体运营能力。
对从事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企业给予财政、税收政策的优惠,如提供由相关担保机构担保的低息贷款,从而减轻从事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的负担。
同时,注重普及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培育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冷链物流,鼓励多形式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从而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整体水平。
3.3 整合资源,提高农产品跨境物流专业化水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已建立“联物流”平台,此举措对促进物流平台及企业间的联盟合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应利用“互联网+物流”实现物流企业间的互联互通,整合各方资源,构建链接整个物流产业链的物流平台。
为促使农产品跨境电商与跨境电商物流实现共赢,实现双方的融合发展,开展多层次业务上的互惠协作,应进行深入的资源整合、平台集成及流程优化,同时对跨境农产品进行全程监控和质量追溯,从而提高跨境电商物流专业化服务水平。
3.4 加强农产品跨境电商物流人才培养,构建专业化团队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构建专业团队,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跨境电商物流人才培养,使我国农产品出口更加符合国际化标准。
通过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农产品市场销售等相关人员交流、洽谈,详细了解各国对农产品进口的标准,熟知农产品国际贸易标准及相关政策法规;持续培养懂管理学、国际贸易、跨境电商、经济学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形成更为专业的团队。
综上分析,“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了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为跨境电商物流提供了新的格局。
在此背景下,抓住机遇,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物流,加强与农产品国际交易的深度融合,积极拓宽国际贸易途径,优化跨境电商物流系统,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进而提高农产品跨境物流专业化水平,促进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
参考文献[1] 杨建成.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农产品外贸冷链物流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2018(9).[2] 李想,魏君英.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农产品国际贸易分析[J].湖北农机化,2019(3).[3] 张密沙.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J].物流与供应链,2018(10).[4] 鲁钊阳.跨境农产品电商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