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精选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部分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精选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部分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19题。

(15分)怀念史铁生李健鸣①铁生是2010年的最后一天走的,自那以后,5年了,我从不期待新年的降临,不仅没了迎新的情趣,还会平添伤感和莫名的烦躁,似乎一切都是新年的过错。

②在我和铁生夫妇相识的20年中,曾不知多少次听过“家中的首长要牺牲”的戏言,这句话成为一句笑话,成为一种调侃,也成为一种只可领会的默默庆幸。

但当这一天真的来了,几乎所有的人都变得束手无策,唯一能做的就是按照他的意愿:“不要哭啼”,要吹响“节日的号角”……③铁生大半辈子是在轮椅上度过的,但在我所有的朋友中,他应该是最热爱生活,也是最懂情义的。

记得他身体还可以的时候,非常喜欢外出。

有一次去天津,在闷热的船舱里,朋友们都觉得难以忍受,他坐在轮椅上近4个小时,他竟连一句诉苦的话都没有。

我知道,他完全是出于礼貌,他不想让组织这次活动的朋友感到难堪。

有一年夏天,他的一个朋友带他去北京郊外,找了半天也就找到一块带点草的空地。

朋友给他吹了一个气垫,他躺在气垫上,望着蓝天,脸上始终带有一种心满意足的表情。

我们怕他无趣,就对他说:“去别的地方吧,这里什么也没有,旁边只有一条小沟”,他非但没有流露出扫兴的样子,还连声道:“这里很好,这里很好”,感恩的他从来不会忽视朋友对他的点滴关怀。

他对吃也是津津乐道。

他爱吃北京的传统小吃,对咖喱饭也不排斥,他常说:生病后味觉也减弱了,言下之意就是本可以吃得更多。

他有时还会自嘲道:“现如今吃药比吃饭吃得多了。

”记得他身体已经很差的时候,还下厨房给大家烙饼。

饼烙好了,大家吃得非常香,可他自己连吃饼的力气都没有了,至今我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他先拿毛巾擦了擦额角和脸,毛巾拿开后,只见一脸的疲惫。

日子久了,我也渐渐地认识了他过去的一些同学和一起插队的朋友,我发现,他无论身体怎么不舒服,都不会拒绝朋友的造访,对他来说,一个充满友情的世界就是人可以拥有的最美东西。

④当然,铁生给我最深的印象还是他的作品,特别是他后期写的两本小说:《务虚笔记》和《丁一之旅》。

这两部作品在我看来不仅是他创作生涯新的里程碑,也是必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作品。

在这两本小说中,他保留了他作品惯有的优美语言和从容节奏,不同的是,他要以一种崭新的方法尝试小说的创作。

他故意摒弃了过去写“具体人物”和“讲故事”的手法,而是通过新的手段把自己的回忆、感悟和思考放到作品中,使小说在具有文学性的同时,还增加哲学性。

他要求自己的读者必须有思考的能力,并去挑战和培养这种能力。

我不知道铁生创作这两本小说的缘由是什么,有时我会把他的这些创作归结于他对现代艺术的热爱。

……铁生是一个在创新中找到动力的作家,是一个把哲学思考付诸于文学语言的作家。

⑤铁生之所以能够在文学创作中走出一条崭新的道路,和他的爱人希米有很大的关系。

学数学出身的希米对哲学和现代物理有很大的兴趣。

她爱读书,爱思考,也非常勤快,除了要照顾铁生的衣食住行和自己的工作外,与铁生思想上的交流也成为她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她关心他的写作,是他作品的第一个读者。

与他们俩的交往使我有机会目睹这样的交流。

每次我艰难地从北京的西部去到东部,总是能充满喜悦地回到家,因为这样的交流对我来说也是心灵的营养。

⑥一年多以前,希米自己的作品《让“死”活下去》也出版了,这本书记录了生死两地不可逾越的距离所造成的痛苦、思念、疑惑、甚至绝望,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铁生的思念和爱,正是这本书让她对自己和对爱人都有了一个交代。

铁生的离去对她来说无疑是一种无法估量的打击,几乎可以说是无情的摧毁,但她站起来了,因为她深知铁生不希望看到的是这种无谓的沉沦,他一定会鼓励她继续走自己的路。

她是一只脚患有残疾之人,可这几年她学会了游泳,学会了开车,并已经开始创作,我亲历了她的低谷,也见证了她重新站起来的历程,这一娇小女子所做的一切都会让我在感叹之余外,获得不少欣慰。

我绝对相信,她在迎接一个个挑战的时候,身后都站有铁生。

正是在这一对夫妇身上,我看到了生死两地的无情,也看到了生死两地的有情、让人钦佩的有情。

⑦是啊,怀念铁生如今已经变成了一种力量,一种继续他“写作之夜”的力量,一种超脱生死的力量。

(原刊于文汇报《文艺百家》,有删改) 15.文章从哪些方面怀念史铁生的?(3分)16.联系下面的一段文字,谈谈你对第②段画横线句子的理解。

(2分)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秋天的怀念》)17.作者怀念史铁生,为什么要用较多的笔墨写他的妻子?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3分)18.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4分)在闷热的船舱里,朋友们都觉得难以忍受,他坐在轮椅上近4个小时,他竟连一句诉苦的话都没有。

19.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试简要分析。

(3分)15.①对生活和朋友的态度(铁生是最热爱生活,也是最懂情义的人)(1分);②对待作品的态度(铁生是一个在创新中找到动力的作家,是一个把哲学思考付诸于文学语言的作家)(1分);③和妻子之间的关系(1分)。

16.①人生或许会有太多的不幸,但要有勇气地、坚强地面对生活,有生的勇气和力量,即使遭遇厄运,亲人离世,也“不要哭啼”,要振作起来,勇敢面对(1分)。

②就像那各色的菊花一般,人生也要活出各种色彩,勇敢地绽放,要“好好儿活”,吹响“节日的号角”。

(1分)17.①史铁生之所以能够在文学创作中走出一条崭新的道路,和他妻子有很大的关系。

(1分)②史铁生死后,妻子承受着无法估量的打击和无情的摧毁,但她站起来了,是因为她理解史铁生,从史铁生身上获得了超脱生死的力量。

(1分)③写史铁生的妻子是从侧面写史铁生,在史铁生妻子身上也能看到史铁生的影子,表现了怀念史铁生已经变成了一种力量的主题。

(1分)18.朋友们“难以忍受”船舱的闷热与史铁生“一句诉苦的话都没有”形成对比(2分),表现了史铁生的善解人意,不想让组织这次活动的朋友感到难堪,是最懂得情义的人(2分)。

19.①照应题目,使文章结构更完整(1分)。

②抒发了作者对史铁生的怀念之情(1分)。

③点明怀念的意义:人生或许会有太多的不幸,但要有勇气地、坚强地面对生活,有生的勇气和力量,升华文章主题(1分)。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8题。

(14分)一块有思想的石头这是一块褐色的石头,外表看上去很普通,内里却蕴藏着美玉。

它躺在山间的一条小溪边,寒来暑往,卧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

一年又一年,褐色石享受着阳光,闻着花香,听到淙淙的流水之声,真好啊,褐色石觉得,这就是幸福人生的至高境界了。

每天一觉醒来,褐色石就能感受到生活的诸般美好。

游鱼在清澈的溪水里嬉戏,飞鸟倏忽间掠过水面,鱼儿们立刻抱头鼠窜;蛐蛐在草丛里专注地歌唱;梅花鹿蹦跳着跑来溪水找水喝;小松鼠调皮地在它身上蹭痒痒,蹭得它忍不住浑身也痒痒。

一天,一名地理学教授跟随驴友团登山,在小溪旁歇脚的时候,他对一块带花纹的石头敲敲打打了许久,蓦地大叫起来——这里有一块璞玉!他庄重地把花纹石抱起来。

由于石头花纹石被带出了大山,这让褐色石很是替花纹石的命运担忧。

一块石头,远离大山,远离阳光、花香和流水,是一件多么可怕而不幸的事情。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褐色石始料未及。

地理学教授走后不久,漫山遍野突然来了黑压压许多人,疯狂地在山上找寻着,挖掘着……为了争抢一块石头不惜互相谩骂,甚至打得头破血流。

花纹石真的是一块璞玉啊,可以想象,它现在是多么风光!那么,自己也是一块美玉,怎么没有人发现自己的价值呢?褐色石为自己鸣不平,它大喊大叫起来,希望引起人们的注意。

但没有人理会它,狂热的人们在它身上踩来踩去,就是没有人弯腰捡起它。

也有人满怀希望地看它一眼,立刻飞起一脚把它踢开——什么破玩意儿!褐色石成了出气筒,被人踢来踢去,伤痕累累。

世间万物皆有尊严,何况一块蕴藏美玉的有思想的石头!褐色石简直气疯了——这些人真是有眼无珠!不知过了多久,山里终于安静下来。

人们散去了,有的满载而归,有的失魂落魄,还有人把性命丢在了山里,成了孤魂野鬼。

望着天上那轮残缺的月亮,褐色石抚摸着身上的伤痕,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像花纹石那样走出去,见识大世面,出人头地;谁要能把自己带出山去,一定好好报答人家!难挨的等待中,机遇终于降临。

一个瘦弱的小男孩上山来了,他把褐色石随意地捡了起来,连同其他几块石头一起带了下山。

小男孩想把石头卖给玉器厂,老板不屑一顾,要赶他走,但经不住小男孩的苦苦哀求,只好让工人打开。

当褐色石的外皮打开时,人们瞬间惊呆了——居然是一块颜色纯正、精美绝伦的翡翠!小男孩欢呼起来,他上高中考大学的费用没问题了。

褐色石对小男孩充满了感激,它也打开心扉,实实在在地报答了人家。

就这样,褐色石——不,如今它已经是一块翡翠了,被玉雕大师精心雕琢,成了一件举世无双的艺术品,在五光十色的华丽灯光下接受络绎不绝的掌声与赞美。

但好景不长,它被一个富豪收藏家买下,安置在地下室,锁进了保险柜,还用厚厚的防弹钢板做成安全罩,严严实实地罩起来。

收藏家每年只打开保险柜一次。

褐色石头再也见不到阳光了。

它大喊大叫地抗议,但没有人理会它,四周只是一片深沉的黑暗。

它想不明白,自己应该感到幸运还是悲哀。

它常常在梦中回到那个阳光灿烂、花香馥郁、流水淙淙的山中小溪。

可是,那样自由自在的日子,一去不返,它永远也回不去了。

(摘自《2015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14、根据小说情节,在横线上填出词语,表现褐色石在命运不断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

(2分)15、结合语境,品味下面语句,这句话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游鱼在清澈的溪水里嬉戏,飞鸟倏忽间掠过水面,鱼儿们立刻抱头鼠窜;蛐蛐在草丛里专注地歌唱;梅花鹿蹦跳着跑来溪水找水喝;小松鼠调皮地在它身上蹭痒痒,蹭得它忍不住浑身也痒痒。

16、小说第四段写地理教授“他把包里许多东西都丢弃了”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3分)17、小说结尾写到褐色石想不明白“自己应该感到幸运还是悲哀”,你认为它是幸运还是悲哀?请结合文本,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4分)18、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作者通过叙述褐色石头的遭遇,揭示了命运的多变性,表现了“在获得一些东西的同时或许也会失去最宝贵的东西”这一主题,也表达了对世人盲目逐利行为的批评。

B、“褐色石简直气疯了”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在山里疯狂地挖掘石头破坏了自己安逸平静的生活,还把它踢来踢去,让它伤痕累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