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向日葵种植技术

向日葵种植技术

第一节葵花的栽种技术一、葵花的生长特征葵花是一种耐盐碱、喜光、抗旱的作物。

在国际上只有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中国等少量国家和地域生产,国内只有内蒙古、新疆和东北部分地域适合栽种。

据统计,中国的葵花栽种面积为118万公顷,葵花籽产量为172万吨。

内蒙古自治区的葵花籽可占到全国葵花籽产量的36.9%。

此外,内蒙古干净的自然环境具备纯天然绿色食品的生产条件。

二、轮作选地备耕(一)轮作向日葵连作会使土壤养分特别是钾元素过分耗费,地力难以恢复。

向日葵病害如菌核病、锈病、褐斑病、霜霉病、叶枯病,以及葵螟、蛴螬、小地老虎等,都会因连作而为害加剧。

(二)选地葵花拥有抗旱耐碱的特征,一般耕地及荒地均可栽种,但盐碱过重的地块不宜栽种。

向日葵杂交种应栽种于较好耕地上,产量、质量特别显然,产出比大,收入颇丰,有条件的田户尽可能地利用好地栽种为宜。

(三)整地葵花为深根系作物,所以栽种葵花的地应在秋天用大中型拖沓机深耕,深度要达到右,浇好秋水。

30厘米左三、播种(一)品种食用向日葵的主要品种有:惯例种,三道眉、星火花葵、星火黑大片和美二花葵等;杂交种,入口迪卡牌DK119、国产DK119以及RH118、RH3148、RH3708、RH3138、美葵138等。

油用向日葵的主要品种有:S33(澳33)、S47、G101、Kws303、kws203、康地102等。

(二)播种期葵花一般在10厘米土层温度连续5天达到8—10摄氏度时即可播种。

一般我区惯例品种适合播种期为4月下旬。

杂交品种生育期大于105天一般播期为5月10日左右;生育期小于105天一般播期为5月下旬。

(三)播种方法葵花栽种以单种为好,最好集中连片栽种,但也能够在地埂及沟沿上栽种。

播种一般采纳玉米点播器点播,也可用锄头开沟或铲子点播,播种深度以3—5厘米为宜。

(四)栽种密度1、惯例品种:采纳大小行栽种,覆膜栽种大行3尺,小行2尺,株距尺,亩留苗2000株;不覆膜大行距尺,小行距尺,株距,亩留苗2198株。

2、食葵杂交种:采纳大小行覆膜栽种,大行尺,小行尺,株距尺,亩留苗2770株。

3、油葵杂交种:采纳大小行栽种,大行尺,小行1尺,早熟品种如G101、S33等株距9寸,亩留苗3900株左右;晚熟种如S47、S40等株距1尺,亩留苗3500株。

(五)种子办理最近几年来地下害虫严重,播前一定进行种子办理。

详细方法为:用40%的甲基异柳磷11两对水6—8斤喷拌种子60斤,闷种6小时,待种子阴晾七成干后即可播种。

四、田间管理1、间苗定苗向日葵苗期生长快,发育早,为防备幼苗拥堵、徒长,当幼苗出现1对真叶时即应间苗。

随之,当2对真叶时就应定苗。

病虫害严重或易受碱害的地方,定苗可稍晚些,但最晚也不宜在3对真叶出现以后。

2、中耕除草向日葵田一般锄三次。

第一次联合间苗进行除草;第二次联合定苗进行铲锄;第三次中耕除草在封垄以行进行。

中耕的同时,应进行培土,以防倒伏。

3、浇水葵花属比较耐旱的作物。

一般苗期不需浇水,适合推延头水浇灌时间,葵花现蕾期以前浇头水,开花期浇二水,灌浆期2浇三水,整个生育期一般浇水三次即可。

后期浇水应注意防风,免得倒伏。

此外,若遇连雨或连续高温干旱,应酌情少浇水,同时进行叶面喷水。

特别注意葵花开花此后不行缺水,做到“见干见湿”的原则。

4、打杈和人工授粉有的向日葵品种有分枝的特征,分枝一经出现,就会造成养分分别,影响主茎花盘的发育。

因此,当植株出现分杈,应实时打掉。

向日葵主要靠蜜蜂传粉。

养蜂授粉,既可减少向日葵空壳率,又可采收蜂蜜,一箭双雕。

在蜂源缺少的地方,需进行人工协助授粉,以提升结实率。

人工授粉的时间,可在上午9—11时左右进1甲基异柳磷(C14H22NO4PS):土壤杀虫剂,只用于拌种或土壤办理,不可以用于防治蔬菜害虫和进行果树叶面喷雾。

甲基异柳磷杀虫广谱,残药期长,是防治地下害虫的优秀药剂。

灌浆期:将经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蛋白质和积累的有机物质经过同化作用将它们储藏在籽粒里的一个阶段。

行。

这时花粉粒多,生活力旺盛,授粉成效好。

五、施肥(一)需肥特征据试验每生产100公斤向日葵子实,需纯N—公斤,纯 P2O6—公斤,纯K2O—公斤。

向日葵需钾量高于其余作物。

从现蕾到开花特别是从花盘形成至开花,是向日葵养分汲取的重点期间。

出苗至花盘形成期间需磷许多,花盘形成至开花末期需氮许多,而花盘形成至蜡熟期汲取钾许多。

(二)施肥技术1、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能够为向日葵连续提奉养分。

基肥施用量,一般亩施1500—2000公斤。

施用方法有撒施、条施和穴施三种。

2、种肥惯例品种如星火花葵每亩施磷二铵8—10斤加“三元”复合肥10斤;向日葵杂交种每亩施磷二胺30斤加“三元”复合肥20斤。

3、追肥向日葵需在现蕾期以前追肥,每亩施尿素340—50斤。

六、防治病害在向日葵生产过程中,实时防治病害,作好向日葵的保护工作,是保证向日葵正常生育、高产稳产的重要环节。

3尿素(CH4N2O/CO(NH2)2/H2NCONH2):农业上为白色或略带微红色的固体颗粒,有刺激性气味,溶于水、醇,难溶于乙醚、氯仿。

呈弱碱性。

尿素为有机态氮肥,属于速效肥料,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久施用无不良影响,且合用于全部作物和任何土壤。

可用作基肥和追肥,旱田、水田均合用。

单不可以用作种肥,尿素在转变钱是分子态的,不可以被土壤吸附,应防备随水流失。

转变后形成的氯也易挥发,故尿素应深施覆土。

向日葵病害种类好多,为害较重。

目前,国内外向日葵主要病虫害有褐斑病、黑斑病、菌核病、锈病、黄萎病、灰腐化病、露菌病和浅灰腐化病等。

此刻将我区常发生的几种病害分述以下:(一)向日葵菌核病向日葵菌核病(SclerotiniaLibertianaFuck.),别名白腐病,是向日葵主要病害之一。

除为害向日葵外,也为害大豆、烟草、西葫芦、大麻、胡萝卜和芹菜等作物。

1.病症向日葵菌核病在整个生育期间都发生,主要为害茎秆和花盘。

受害植株渐渐地凋零至枯竭,花盘腐化。

在苗期感病,即便形成了花盘和花朵,植株也会死亡。

在生长后期感病会减产一半,千粒重和含油量都明显降低,而皮壳率增高。

茎部发病时,如天气湿润,病部表面有白色绒毛状的薄膜,即病菌的气生菌丝体。

在天气干燥的时候,则病部退色,形成灰白色圆形或椭圆形的齐心轮纹。

在茎内产生不定形的黑色菌核。

茎的组织被腐化此后,常常发生损坏、折断现象,惹起植株死亡。

该病如发生在凑近地表茎基部时,即便茎部没有遭到损坏,也会因水分供给受阻而凋萎。

花盘受害时,花盘组织从底面到表面满布白色绒毛状菌丝层,内有黑色菌核,组织腐化。

菌核常常连结成网状。

种子的子叶和胚遇到损坏,多数腐化,在其内常形成菌核。

此外,据资料介绍,还有一种学名叫SclerotiniaSelerotio-rum(Lib.)deBary的菌核病,茎部被害病株外观颇似黄萎病,叶片和叶脉间变黄,但认真察看,呈褐色水浸状,渐渐融化;若花盘受害,则花托局部或所有变褐融化腐败,故称“烂头病”。

2.病原向日葵菌核病属子囊菌纲。

菌丝体为白色绒毛状。

菌核形状不一,早期为灰色,后变为黑色,内部组织呈白色。

3.发病规律向日葵菌核病菌主要以菌核随残株病体落于地表或混入种子中越冬,翌年春天在土壤水分充分时,由菌核生出子囊盘,放出子囊孢子,侵染寄主。

子囊盘放出孢子的时间很长。

病株表面形成的菌丝,在干燥的环境条件下,能变为粉末状态,借风流传。

植株各部分的得病,主假如病菌多次侵染的结果,而不是菌丝在寄主内有发散性。

高湿度易惹起该病大发生。

4.防治方法防治向日葵菌核病应以预防为主,从各方面想法不让病原菌进入土壤,故应抓好以下几点:(1)农业防治:a、轮作倒茬:倡导进行地区性轮作,一般与禾本科作物进行,不与豆科、茄科等作物轮作,浇水时防止打过水,免得菌核随水漂移。

轮作年限要依据病菌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而定。

菌核病是土壤习居菌,在土壤中能存活3-5年,有的甚至达5-7年,所以起码要进行3-5年的轮作,才能从根本上消灭土壤中的越冬菌源。

若要连作倡导食葵和油葵倒茬。

b、深翻深浇:试考证明菌核在土层 10cm下就很难萌生或不萌生,并且在这类厌氧环境里还能够加快菌核的腐化进度。

所以深翻起码要达到20cm以上,在浇秋水前要将根茬刨出,以减少初侵染源。

c、调理播期:葵花对菌核萌生侵染最敏感的阶段在开花期,适合提早或延缓播种能够错开这一阶段,进而达到避病的目的。

d、栽种抗病品种:如 RH118、RH3708、DK119、等早熟品种,对菌核病、锈病的防治将起到踊跃的作用。

e、无病留种:种子带菌是菌核病菌萌生侵染的主要门路之一,所以对惯例花葵品种要建设无病留种基地,推行一致供种,切断种子传染源。

f、合理施肥,培养壮苗:在追施氮肥时,配施磷钾肥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4,能够培养壮苗,提升植株抗病能力。

磷酸二氢钾(KH2PO4):无色结晶或白色颗粒状粉末,置于空气中易发生潮解。

在农业上用作高效磷钾复合肥,拥有明显增产,增收改进、优化质量,抗倒伏,抗病虫害,防备早衰等,很多优秀作用。

并且拥有客服作物生长后期根系老化,汲取能力降落而致使的营养不足的作用。

磷酸二氢钾宽泛运用于滴管系统中。

g、拔掉病株,消除病残体:发病早期,将病株带土挖出深埋,尽可能地减少病、健植株之间接触传染的时机。

收获后,实时消除田间杂草和残根落叶,损坏菌核的越冬场所。

h、进行覆膜栽种,变等距为大小垅栽种:早熟杂交花葵如DK119、RH3708等大行尺(80cm),小行尺(40cm),株距尺(40cm),亩留苗掌握在2770株左右;晚熟惯例种如星火等,覆膜栽种大行3尺(100cm),小行2尺(67cm),株距尺(40cm),亩留苗掌握在2000 株左右。

(2)化学防治:a、种子办理:用2.5%合时乐种衣剂包衣办理,药与种子的比率为1:50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4小时。

种子办理面积达25%以上。

b、土壤办理:用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每亩 1公斤拌适当砂土,联合播种均匀撒入播种机开沟内。

c、田间灌防:在发病早期用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菌核净每喷雾器水兑30克逐株灌根防治,每穴2-3两药液,每隔7-10天灌防一次,起码两次。

(二)向日葵锈病向日葵锈病(PucciniahelianthiSehw,)发生较为广泛,是吉林、黑龙江等向日葵产区主要病害之一。

发病此后,因为同化作用遇到损坏,不只种子不减产30—50%,并且种子含油量也明显降低,甚至能够达到绝产的地步。

1.病症向日葵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及萼片。

5—6月份叶两面产生黄褐色斑点,斑点内有褐色小点微露,即病原菌的性孢子器,此后叶反面病斑处长出很多黄色小粒,即病原菌的锈子腔。

7月份,一般叶片反面生圆形至椭圆形成的褐色小疱斑,表皮破裂后散出褐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夏孢子堆与夏孢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