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婴幼儿语言训练-绕口令

婴幼儿语言训练-绕口令

儿童绕口令训练培养口才,从教孩子学绕口令开始绕口令,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绕口的小令。

它是有意识地将一些声、韵、调极易混同的字交*重叠编成句子加以组合,形成一种读起来很绕口但又妙趣横生的语言形式.培养口才,从教孩子学绕口令开始绕口令,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绕口的小令。

它是有意识地将一些声、韵、调极易混同的字交*重叠编成句子加以组合,形成一种读起来很绕口但又妙趣横生的语言形式。

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绕口令对幼儿的语言及思维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它能有效地锻炼幼儿的口才,增进幼儿的记忆力,还能培养幼儿的快速反应能力。

绕口令字音相近,极易混淆,要想念得既快又好,没有清晰的思维、良好的记忆、伶俐的口齿,是很难做到的。

经常教幼儿学说绕口令无疑会大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使他们的思维更具有敏捷性、灵活性和准确性。

那么在教孩子学说绕口令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一是把握一个 "慢"字。

慢,就是要循序渐进。

具体来说,就是指说的时候节奏适度,学的时候步步深入,练的时候融入画面。

对幼儿来说,学说绕口令无外乎练唇舌,练语言,练记忆,练思维,只要能将整个段子说得清楚、流利、连贯、完整即可,不必像曲艺演员那样舌如飞簧,快捷如飞。

过于求快,一来容易造成幼儿吐字发音含混不清,令人不知所云的情况;二来也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使之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因此幼儿初学绕口令,务必讲究一个"慢字"。

首先,要长吸慢呼。

长吸,就是在念之前先深深地吸一口气,这有益于放松情绪,气流畅通。

慢呼,就是在念的过程中缓慢均匀地呼气,争取把一长串字在一口气中念完,这有益于语路清晰,吐字准确。

其次,要先慢后快。

初教幼儿学说绕口令,家长千万不要性急,一定要教得慢一些,让孩子把每一个字的字音都念得准确无误,把每一句话都说得清楚连贯,然后再逐渐加快。

第一步骤:麻--妈妈--骑马--马慢--麻--妈妈--骂马牛--妞妞--牵牛--牛拗--牛--妞妞--扭牛第二步骤:麻妈妈骑马--马慢--麻妈妈骂马牛妞妞牵牛--牛拗--牛妞妞扭牛第三步骤:麻妈妈骑马马慢麻妈妈骂马牛妞妞牵牛牛拗牛妞妞扭牛如此反复,可使幼儿头脑中的印象由浅入深,也使之对其中极易混同的调、韵、声能够很好地加以区分和把握,读起来也会连贯得多,直至熟练掌握。

再次,要由短到长。

就是先练短的,再练长的绕口令。

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兴趣,也有利于幼儿逐渐掌握说绕口令的技巧。

家长若急于求成,一开始就让幼儿练习长长的绕口令,便会使孩子感到有些吃力。

最后,要让幼儿的头脑中产生一种画面感。

一篇小说如果要想情节完整,往往需要成千上万字,而绕口令则言简意骇,短短几句话几十个字就能勾勒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且在声、韵、调方面独具特色,体现出汉字的独特魅力。

家长在教孩子学说绕口令时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努力强化幼儿的形象思维,使其头脑中产生正确的联想,进而产生一种画面感,这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兴趣,增进其感悟力,强化其记忆力,促使他们尽快地学会。

如上述的《麻妈妈牛妞妞》这则绕口令,就巧妙地把"妈、麻、马、骂"和"妞、牛、扭、拗"几个同音异调的字组合在一起,本身就是一幅诙谐活泼富有情调的生活小景,家长若能通过引导,使幼儿眼前浮现出一幅急性子的"麻妈妈"、"牛妞妞"骂马扭牛的画面,自然会使幼儿兴趣大增,迅速掌握。

二是把握一个"准"字。

准,就是发音准确,吐字清楚。

绕口令作为一种有趣的语言游戏,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语言活动。

一方面,大量的同音异调、字音相近、叠字重句是其鲜明特色,稍一失误,便会出现差错。

另一方面,说绕口令又需要唇、舌、口等器官的整体协调性。

舌头的部位、嘴唇的形状、口腔的开闭等,都直接影响着发音的准确与否。

因此,学说绕口令,必须要注重一个"准"字。

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锻炼:首先,进行口腔技巧的初步训练。

努力促进唇、舌、齿等部位的灵活程度,会对幼儿说绕口令时音量的大小、气息的呼入、唇舌的力量等方面有所帮助,从而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为此有必要加强几个方面的练习。

(1)唇舌练习。

目的是使双唇和舌头达到一定的灵活性,从而更好地吐字发声。

初学的幼儿可找一些字词句反复来读,按照"分读-连读-快读"的步骤进行。

以读"噼里啪啦"为例:第一步:噼--里--啪--啦(分读一遍);第二步: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连读两遍);第三步: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快读数遍)。

(2)口齿训练。

目的是为了克服方言障碍,促进齿与舌的协调性。

?quot;叽叽喳喳"为例,也可采取上述的办法进行练习。

(3)气息训练。

目的是准确地控制好口腔出入的气息,避免出现气流不畅的现象,影响说绕口令的效果。

不妨以"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为例进行气息练习,方法同上。

(4)爆发力练习。

目的是为了加大音量和音的爆发力,达到气势充足、情绪饱满的效果。

以"得儿驾"为例,可分两步:第一步:得儿(音量要轻)--驾......(音量突然加大,且要短促有力);第二步:得儿驾得儿驾得儿驾......(快读数遍)。

其次,加强唇、喉、齿、舌的分类练习。

说绕口令时唇、舌、口等变化多,变化快,要求高,一不小心便会出错。

对幼儿来说,这些部位的功能尚不完善,尚有气息不匀、舌硬齿僵、喉咙发紧等一些问题,影响了说的效果。

为此,家长可在口腔技巧训练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实际,对口、唇、舌、喉等部位进行分类练习。

(1)练"唇"功。

练习b、p、m、f与韵母相拼,可以使双唇更为灵活。

如"天上一个棚,地上一个盆;棚碰盆,盆碰棚;棚塌咧,盆打咧;你说棚赔盆,还是盆赔棚"。

这里有意识地把"棚盆赔碰"等几个声同韵异的字巧妙地组织在一起,读起来拗口,听起来有趣,反复训练有助于锻炼唇功。

(2)练 "齿"。

z、c、s与韵母相拼,j、q、x与i、in、ing等韵母相拼,有助于练"齿"功。

尤其是处于某些方言区的幼儿,在发音上与普通话有很大差距,若能在这些方面多加练习,能很好地克服方言障碍,弄清平翘舌之分。

常见的例子如"隔着窗户撕字纸,字纸里面包着细银浚 敢 可吓雷潘耐蛩那 陌偎氖 乃扑浪撇凰赖乃朗悠?quot;。

练这样的绕口令时,可先搞清容易出错的字,尤其是区分出其中的平舌音和翘舌音,可以在上面加以标注,然后再反复地加以练习。

(3)练"舌"功。

d、t、n、l、zh、ch、sh等声母与a、e、ou、an、en等韵母相拼,可增强舌头的弹性和灵敏性。

如"南边来个喇嘛,手里提着五斤塔玛,北边来个哑巴,腰里别个喇叭,喇嘛要拿塔玛换哑巴的喇叭,哑巴不愿意换喇嘛的塔玛,手里提着塔玛的喇嘛打了腰里别着喇叭的哑巴一塔玛,腰里别着喇叭的哑巴打了手里提着塔玛的喇嘛一喇叭"。

(4)练"喉"功。

g、k、h等声母与a、ang、eng、ong等韵母相拼,有助于幼儿在吐字发声时音势增强,音色自然,避免喉咙过紧、声音容易嘶哑的问题。

如"粉红墙上画凤凰,红凤凰黄凤凰,粉红凤凰花凤凰"。

三是把握一个"勤"字。

勤,就是勤于练习,坚持不辍。

教孩子学说绕口令,着实不易,为此,可以抓好以下几个环节多下工夫。

(1)随时训练,见缝插针。

可让幼儿在家里练,公园练,广场练,走路练,玩时练等等,让幼儿随时随地得到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不断得以提高。

(2)纠错对练,矫正发音。

让幼儿长时间独自说练,可能会使他们感到有些枯燥,家长与幼儿一起练习,通过相互纠错的方式,使孩子的吐字发音更为准确清楚,也会激发孩子的兴趣。

(3)公开演练,增强信心。

幼儿练到一定程度时,期望得到众人赞许。

家长可鼓励幼儿在众人面前大胆表演,这样容易激起幼儿的好胜心,锻炼他们的胆量,也会使他们增强自信心,学说绕口令更会精益求精。

(4)讲解助练,增强记忆。

遇到一些知识性的东西,家长可以通过讲解让孩子明白,以便于孩子更好地记忆。

实践表明,学说绕口令可使幼儿的综合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那些性格孤僻、胆小,甚至有些结巴的孩子,也可通过这种方式得到很好的锻炼。

有兴趣的家长不妨一试。

经典儿童绕口令大全儿童绕口令《扣纽扣》小牛扣扣使劲揪,小妞扣扣对准扣眼扣,小牛和小妞,谁学会了扣纽扣?儿童绕口令《气球换皮球》小齐吹气球,小于玩皮球。

小齐要拿气球换小于的皮球,小于不拿皮球换小齐的气球。

《采蘑菇》黑兔和白兔,上山采蘑菇,小猴和小鹿,一齐来帮助,猴和兔,兔和鹿,高高兴兴采蘑菇。

《蛙和瓜》绿青蛙,叫呱呱,蹦到地里看西瓜。

西瓜夸蛙唱得好,蛙夸西瓜长得大。

《阿牛放牛》有个孩子叫阿牛,阿牛上山放老牛,老牛哞哞叫阿牛,阿牛回家骑老牛。

《布谷鸟》布谷鸟,叫布谷,布谷布谷,忙忙碌碌,赶快布谷。

《吃菱角》吃菱角,剥菱壳,菱角丢在北壁角。

不吃菱角不剥壳,菱角不丢北壁角。

《葱和松》东院想栽葱,西院想栽松。

是东院栽葱,还是西院栽松。

《数星星》天上小星星,地上小青青。

青青看星星,星星亮晶晶。

青青数星星,星星数不清。

《水连天》天连水,水连天。

水天一色望无边。

蓝蓝的天似绿水,绿绿的水如蓝天。

《看电视》对门田老四,喜欢看电视。

电视里演戏,戏里有田老师。

《分果果》多多和哥哥,坐下分果果。

哥哥让多多,多多让哥哥,外婆乐呵呵。

《妞妞和牛牛》东头有个李家妞,西头有头刘家牛,刘家牛要吃李家豆,李家妞赶走刘家牛。

《喂蝈蝈》哥哥喂蝈蝈,蝈蝈要果果,哥哥给果果,蝈蝈叫哥哥。

《华华和爸爸》画画的是华华,画的是爸爸,华华爱画爸爸爱花,爸爸爱华华画的画。

《小礼和小丽》小礼家有梨,小丽家有李。

小礼帮小丽摘李,小丽帮小礼摘梨。

《橡皮泥》丽丽有盒橡皮泥,揉好泥儿捏个梨,捏好梨儿捏狐狸,捏了狐狸还有泥。

《玩沙》两个娃娃玩沙,一个在沙上搭塔,一个沙下挖沙,《分果果》国国和哥哥,树下分果果。

哥哥给国国大果果,国国把大个给哥哥。

哥哥让国国,国国让哥哥。

都说自己要小个,外婆见了乐呵呵。

《数狮子》公园有四排石狮子,每排是十四只大石狮子,每只大石狮子背上是一只小石狮子,每只大石狮子脚边是四只小石狮子,史老师领四十四个学生去数石狮子,你说共数出多少只大石狮子和多少只小石狮子?《拔萝卜》出八十八二十八,八个小孩儿把萝卜拔,你也拔,我也拔,看谁拔得多,看谁拔得大。

你拔得不多个儿不小,我拔得不少个儿不大。

一个萝卜一个坑儿,算算多少用车拉,一个加俩,俩加仨,七十二个加十八? 拿个算盘打一打,一百差俩九十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