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语文上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五年级语文上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一、《白鹭》
那雪白的(),那全身的(),那铁色的(),那青色的(),增之一分则嫌(),减之一分则嫌(),素之一忽则嫌(),黛之一忽则嫌()。

二、《落花生》
我说:“那么,人要做(),不要做(),而对人()。


三、《桂花雨》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前后十几家邻居,()浸在花香里的。

2.桂花摇落以后,挑去(),晒上(),收在(),可以加在(),过年时还可以()。

全年,整个村子都()在桂花的香气里。

日积月累(一)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人是(),字(),被誉为()。

故人()()()()(),烟花()()()()()。

()()()()碧空尽,()()()()天际流。

默写《蝉》
日积月累(二)
1.(),一日难再晨。

(),岁月不待人。

2.莫等闲,(),()。

3.(),一寸光阴不可轻。

4.多少事,();天地转,()。

一万年太久,()。

日积月累(三)
1.写出与之对应的四字词语。

2.(1)鼻子都气歪了。

()(2)前怕狼后怕虎。

()(3)一个巴掌拍不响。

()(4)打开天窗说亮话。

()(5)吃水不忘打井人。

()(6)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
2.《乞巧》的诗人是()(朝代)的()。

3.七夕()看(),牵牛()渡()。

家家()望(),穿尽()几()。

九、《古诗三首》
1.《示儿》的诗人是()(朝代)的()。

2.《题临安邸》的诗人是()(朝代)的(),
3.《己亥杂诗》的诗人是()(朝代)的(),
4.默写《示儿》。

十、《少年中国说》
1.故今日之(),不在(),而全在我()。

2.红日初升,()。

河出伏流,()。

()鳞爪飞扬。

(),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

奇花初胎,()。

干将发硎,()。

天戴其苍,()。

纵有千古,()。

前途似海,()。

3.美哉,我(),()!壮哉,我(),()!
日积月累(四)
1.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举世()()兴高()()足()多()()心()血臭名()()得意()()()计多()处心()()众星()()太平()()国()()安()衣()食()()乐业()()人和()()年丰夜不()()路不()()多事()()兵()马()()()失所生灵()()()()遍野民不()()内()外()日积月累(六)
1.夫君子之行,(),()。

2.非淡泊(),非宁静()。

——()
3.居安思危,()。

——()
4.由俭入奢易,()。

——()
5.一粥一饭,();半丝半缕,()。

——()十六、《古诗词三首》
1.《山居秋暝》的诗人是()(朝代)的()。

苏轼称赞他的诗(),他有()之称。

他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与()并称为“王孟”。

2.《枫桥夜泊》的诗人是()(朝代)的()。

3.《长相思》的词人是()(朝代)的()。

4.(),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竹喧归浣女,()。

随意春芳歇,()。

5.(),江枫渔火对愁眠。

(),夜半钟声到客船。

6.山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风一更,(),(),故园无此声。

十七、《四季之美》
1.春天最美是()。

东方一点儿一点儿()鱼肚色天空,染上()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

2.夏天最美是()。

()的月夜固然美,
()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

即使是()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

3.秋天最美是()。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地朝窠里飞去。

()的大雁,在空中(),更是叫人感动。

夕阳西沉,(),那风声、(),听起来也愈发叫人()。

4.冬天最美是()。

()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的清晨,生起()的炭火,手捧着()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的心情和这()的冬晨多么和谐啊!
日积月累(七)
1.《渔歌子》的词人是()(朝代)的()。

2. (),桃花流水鳜鱼肥。

(),绿蓑衣,()。

十九、《古人谈读书》
1.敏而好学,()。

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默而识之,(),()。

这些都出自“四书”之一的()。

2.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

心不在此,则(),心眼既不专一,却只(),(),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

(),眼口岂不到乎?这段话出自()(朝代)的()。

3.盖士人读书,第一要(),第二要(),第三要()。

有志则断();有识则(),不敢以(),(),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

此三者缺一不可。

这段话出自()(朝代)的()。

日积月累(八)
1. (),天光云影共徘徊,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的(),诗题为()。

2.昨夜江边春水生,()。

向来枉费推移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