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解性背诵默写 人教版 必修一到必修三

理解性背诵默写 人教版 必修一到必修三

必修一理解性背诵《沁园春长沙》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到“,。

”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气魄。

2、在《沁园春长沙》中,词人回忆正值青春年少的同学们意气风发、才华横溢、革命斗志旺盛的句子是:,;,。

3、在《沁园春长沙》中,词人面对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这一问表现出词人博大的胸怀。

《烛之武退秦师》1、“东道主”一词最早见于《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文中的烛之武对秦穆公说:“,,,。

”2、、《烛之武退秦师》最后阐明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的句子是:,;,;,。

3、《烛之武退秦师》中表现烛之武对郑伯的用人方针有看法,对自己过去所受到的排挤愤愤不平的句子是:,;,。

《荆轲刺秦王》1、由李贺《雁门太守行》中“半卷红旗临易水”的“易水”,联想到《荆轲刺秦王》中写易水诀别时慷慨悲歌的句子是:,!2、成语“怒目而视”和“怒发冲冠”都形容非常愤怒,《荆轲刺秦王》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3、在《荆轲刺秦王》中,“,。

”描写了前来为荆轲送行的人听到高渐离和荆轲慷慨悲歌后的反应。

《鸿门宴》1、《鸿门宴》中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2、在《鸿门宴》一文中,樊哙劝沛公赶紧离开项王营地,不必计较细枝末节时说:“,。

”3、成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是由司马迁《鸿门宴》中的“,,?”演化而来。

4、《鸿门宴》中运用夸张手法描写樊哙怒火旺盛的句子是:,,。

必修二理解背诵《氓》1、《氓》多处运用了比兴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其中“,”和“,”借叶子由鲜嫩到枯黄的变化表现出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

2、《氓》中的“,。

,”表现出了女主人公婚后的辛勤劳作。

3、《氓》开头四句“,。

,”语气活泼俏皮,表现了男子求婚时的敦厚和女子率真直爽的个性。

4、《氓》中的女主人公连用两个感叹句,语调激切,以警醒、提示的口吻劝告所有的女性:“,!,!”5、《氓》中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无边的句子是:,。

6、《氓》中的“,”与《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在休归途中预想到“我有亲父兄,性行暴躁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出于同样的心理状态。

7、《氓》中以桑树的茂盛比喻男女未成婚时情意浓厚的句子是:,。

8、《氓》中“,”以桑树的日渐凋零比喻夫妻情意的淡漠。

《采薇》1、《采薇》中的“,”既写出柳枝随风摇曳之状,又表现了戍卒对家乡的依依难舍之情。

2、《采薇》结尾“,”直接抒发了戍卒痛定思痛后的无限悲伤。

3、《采薇》中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悲苦的一句是:,。

《离骚》1、《离骚》中的“,”两句,表现了屈原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

2、《离骚》中表现屈原为了坚守自己崇高的美德而万死不辞的句子是:,。

3、屈原在《离骚》中以女子为喻,揭露奸臣嫉妒贤才,对自己肆意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4、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但清晨进谏,晚上便遭贬黜的句子是:,。

5、屈原在《离骚》中借先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

6、在《离骚》中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借助鲜花香草写自己要修养品行的句子是:,。

7、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遭遇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的志向,即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的句子是:,?《孔雀东南飞》1、《孔雀东南飞》结尾“,。

,”运用互文手法表现了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至死不渝。

2、在《孔雀东南飞》结尾,作者叙述完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故事后,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的句子是:,!3、《孔雀东南飞》中的“,”简笔勾勒出一幅挥手告别、依依不舍的感伤画面。

4、《孔雀东南飞》中“,,,”,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刘兰芝与焦仲卿对爱情坚贞不渝的信念。

《涉江采芙蓉》1、在《涉江采芙蓉》中,“,”写出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地立在穿透,徒劳地张望故乡的情状。

2、《涉江采芙蓉》中主人公自问自答,抒发独自怀远的忧伤的两句是:?。

3、《涉江采芙蓉》中表达主人公与爱人感情深厚却分隔两地,无限忧伤的句子是:,。

《短歌行》1、在《短歌行》中,曹操引用《诗经》中的句子,用女子对男子的思念比喻自己渴慕贤才的句子是:,。

2、曹操在《短歌行》中以周公自比,表明自己广纳贤才以统一天下的远大志向的句子是:,。

3、《短歌行》中表现满怀忧愁的曹操借酒消愁的两句是:?。

4、《短歌行》中“,”与张正见《对酒》诗中的“当歌对玉酒”诗意相同。

5、《短歌行》中的“,。

,”表达了曹操对贤才在离乱中无处投奔的惋惜之情6、《短歌行》中“,”表明曹操与周公一样有求贤若渴、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归园田居》(其一)1、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在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宁静、闲适的生活状态的句子是:,。

3、在《归园田居》(其一)中,表现诗人摆脱官场生活、回归大自然后的喜悦心情的句子是:,。

4、在《归园田居》(其一)中,“,”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表达了诗人身在宦海、心系田园的心情《兰亭集序》1、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与之相似的感叹是:,。

2、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状态:,;,。

3、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4、我们喜欢的事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自然也会令人生发感慨,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的“,,,”5、《兰亭集序》中“,”两句认为生与死、长寿与短命不能等同起来,这是对老庄虚无主义思想的有力批判。

《赤壁赋》1、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2、古代作品中写山水之胜的,有苏轼《赤壁赋》中的“,”,还有李白《蜀道难》中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类渺小的句子是:,。

4、在《赤壁赋》中,针对客人对人生短促、生命无常的感慨,苏轼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了“,;,”的观点5、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生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6、成语“沧海一粟”由苏轼《赤壁赋》中的“,”演化而来。

7、苏轼《赤壁赋》中“,。

,”四句完美化用了《楚辞少司命》中的“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

8、《赤壁赋》中“,”两句,描绘出秋江的爽朗与平静,这也正是诗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内心写照。

9、苏轼《赤壁赋》中的“,”写出了月亮令人不易察觉的缓慢移动,逼真传神。

10、苏轼《赤壁赋》中侧面表现客吹洞箫的音乐效果的两句是:,。

11、被贬黄州的苏轼在游赤壁时,目击滚滚长江发出了“,”(《赤壁赋》)的慨叹,感慨人生短暂;他在“故国神游”中,以酒祭奠江月,唱出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心底悲歌。

12、《赤壁赋》中用“,”来写游人任凭一叶扁舟随意飘荡,在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

《游褒禅山记》1、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

”这说明要做好一件事,光有“志”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力”才能实现。

2、出门游玩的时候,近而平坦的地方人相对较多,远而险峻的地方人相对较少,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也有这种体会:,;,。

3、在《游褒禅山记》中,“,,”是作者游览报铲山后获得的心得体会,是说只要尽了全力,即使未达到目的,也可以于己无悔、不为人讥。

4、4《游褒禅山记》中的“、、、、,,”表明古人游赏而有所收获而不是随意的,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5、成语“深思慎取”石油部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一句演变而来。

必修三理解性背诵《蜀道难》1、李白《蜀道难》中写出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攀援敏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的两句是:,。

2、李白《蜀道难》中“,”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秦、蜀之间崇山峻岭千里不绝、不可逾越的特点展现在读者面前。

3、李白《蜀道难》中写剑阁地势险峻、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4、《蜀道难》中描写水石相击、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5、在《蜀道难》中,李白引用神话传说为诗歌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其中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传说的句子是:,。

6、《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是:,。

7、《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一句,表达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8、李白《蜀道难》中用“,”两句写出了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生命的代价开凿出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的艰辛。

9、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10、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衬托手法来写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11、《蜀道难》中表明蜀道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变的句子是:,。

《秋兴八首》(其一)1、《秋兴八首》(其一)中借狂涛、风云暗喻时局动荡、国运暗淡以及诗人心情阴沉郁闷的句子是:,。

2、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描写兰州露冷枫丹、万物萧森的景象的两句是:,。

3、《秋兴八首》(其一)以“,”这一生活场景收尾,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愁和思乡之情。

4、《秋兴八首》(其一)中直接表达诗人寄身孤舟、家思难忘的对偶句是:,。

5、由李白《子夜吴歌》中的“万户捣衣声”,可以联想到《秋兴八首》(其一)中的“,。

”《咏怀古迹》(其三)1、《咏怀古迹》(其三)中的“,”两句,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昭君的形象。

2、《咏怀古迹》(其三)中的“,”两句,表现了昭君生前悲剧的一生。

3、《咏怀古迹》(其三)中写昭君生时可以“识”却没能被“识”,死了不能归,只有魂魄归来的悲惨命运的句子是:,。

《登高》1、杜甫在《登高》中集中表现兰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诗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2、杜甫在《登高》中道出郁积于心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3、杜甫在《登高》中以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4、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就有直接的描述:,。

5、《登高》中“,”写远望所见,诗人用传神之笔描写了凄冷的秋色和长江的气势。

6、《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天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7、杜甫在《登高》中发出“,”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脆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8、在《登高》中,诗人表面写个人潦倒困苦、借酒浇愁,实则表达自己因国难家仇而悲愤的句子的是:,。

9、杜甫在《登高》一诗中从时间、空间两个角度写自身命运艰难的句子是:,。

10、杜甫在《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子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