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蜀道难》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1、描述蜀道的开凿过程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
危乎高哉!”。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扪(mén)参(shē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há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的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了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wé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0.《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1.《蜀道难》中,诗人李白在感叹蜀道之高时,用衬托手法,生动暗示行人入蜀艰难的诗句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pù)流争喧豗(huī),砯(pīng)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
《秋兴八首(其一)
1
》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1
《琵琶行》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1.
3
委婉,而最终浊重和清脆兼而有
让人想起《琵琶行》中那两句:”
22
之情或思念之意。
”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兼有以形写声的特点,即用听觉形象、视觉形象联合起来通比音乐,使得琵琶
27、
28、《琵琶行》
2、
《马嵬》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1、在
条措施。
(诸侯贵族的奢侈浪费行为)与
7
不爱民。
孟子借此要强调要除暴虐,那么才会出现“天下之民至焉”的大好局面。
8、在《寡人之于国也》也就是
1、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
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2
3
4
5、
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6、《荀子〃劝学》中“
11、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
15、
16、
17
18、
20。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24
25、
26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说明独自冥思苦想,远不如学习有益。
28(作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博学”的君子,就要“日参省乎己”,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30、荀子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观点。
31,强调了整天空33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7、《阿房宫赋》中有“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话,请分别默写出课文《六国论》《过秦论》中总结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原因的一句话。
《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破灭之道也。
或:故曰弊在赂秦也。
)《过秦论》
8、
10
谊在《过秦论》中尖锐地指出其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11。
白居
的警策语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久”字写出了当时
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的错误态度。
”。
,而是功劳大得无法加以赏赐。
88.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不能仅将它理解为“首先、第一个”。
89. 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做。
贬义词。
90. 屠龙之技:不是“高超、令人生羡之技”,而是无实用价值、徒有虚名的技术,贬义。
91. 木人石心:比喻某人为人正派,威不能屈,利不能诱。
不是“蠢笨、迟钝”。
92. 火中取栗:比喻为别人冒风险,徒然吃苦头而得不对好处。
93. 独步天下:指独一无二,无与伦比。
并非“一个人走天下”。
94. 筚路蓝缕:形容创业艰难。
出自“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指坐着柴车,空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
不是“生活困顿、拮据”
95. 再作冯妇:“冯妇”不是女子,而是春秋战国时晋国的一个名叫冯妇,善打老虎的男子。
该成语有重操旧业之意。
96. 始作俑者:贬义词,是指开始用俑殉葬的人,比喻首开恶例的人。
不能仅仅将它理解为“第一个”。
97. 高屋建瓴:“建”不是“建造”而是“倾倒”,即把盛水的瓶子从屋顶上向下倾倒。
比哈居高临下,势不可挡。
98. 逢人说项:指到处为某人或某事说好话。
项指唐代诗人项斯,得名士杨敬之极力介荐,因而声名大振。
不是“到处说人坏话”。
99. 尺布斗粟:用来讽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能相容。
100.想入非非:本义为主观意念进入离奇玄妙的境界。
中性词。
基本义是借喻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
贬义词。
常只用其基本义。
101.出奇制胜:出奇兵战胜敌人。
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
102.等闲视之:按平常的事情看待,不加重视。
用于否定句,即“不能等闲视之”。
103.先入为主:指以先接受的说法或印象为主导,以致再遇到不同的说法或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
不能理解为“首先”的意思。
104.相形见绌:意思是跟另一个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
运在前面加“显得”造成语义重复。
105.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善无缺。
常误解为动词,责备之意,在后面接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