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高考全国卷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原因类型选择题

2018年高考全国卷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原因类型选择题

选择题专项训练2 原因、影响类1.有史学家认为,中国古代的统一经历了夏商两代邦联式统一、周代分封制统一(联邦式统一)和秦汉中央集权制统一三个阶段,周代的分封制统一至少是与秦帝国的中央集权制统一具有同等意义的。

这主要是因为分封制A.确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B.使周王处于天下共主地位C.政治上建立了君臣关系D.确立了周天子的宗主地位2.中国古代,人们有姓也有氏。

“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

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

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

由此可以看出,郑、宋、齐、秦等姓出现与下面因素相关的是:A.郡县制度的发展B.小农经济的确立C.早期政治制度D.儒家思想3.“梁初,惟京师及三吴、荆、江、湘、梁、益用钱。

其余州郡,则杂以谷帛交易。

交、广地区由于对外贸易,则全以金银为货”。

东晋南朝金属货币与实物货币并行,而且实物货币占主要地位。

实物货币占主体的主要原因是()A.政治混乱,货币不一B.政府为加强金银收藏C.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4.宋代曾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极言江南粮食种植业之盛。

而到明清时,苏湖地区“每年口粮全赖客商贩运”“仰食于湖广”。

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明清时期A.长期的战争破坏了苏湖地区的农业B.美洲高产农作物传入湖广地区C.资本主义萌芽在苏湖地区出现D.农业生产受到商品经济的影响5.尽管西欧在14世纪中叶因黑死病危机损失了不少人口,但在瘟疫结束后西欧农民的收入却有了很大提高。

年鉴学派学者布罗代尔根据当时的文献分析认为,14世纪后期意大利地区农民的肉食和糖类的摄入量和贵族基本相当,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欧洲A.农村劳动力价格上升 B.新航路开辟推动物质生活进步C.文艺复兴推动社会消费水平上升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贵族衰落6.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一·黄金》中记载:“洪武八年,金一两当银四两;幼时见万历中赤金止七八抉,崇祯(1628-1644)中十换,江左至十三换。

”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明朝政治腐败,官员行贿受贿B.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C.“海禁”造成对外贸易大幅萎缩D.佛事兴盛,导致金价上涨7.出现表1所示人口变化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经济的解体B.列强入侵的破坏C.经济重心的转移D.江南战乱的影响8.下表为清朝咸丰皇帝(1851年至1861年在位)执政时期户部库存银两数据(部分),根据所学,推断咸丰初年户部存银数量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咸丰年间户部银库存银数据单位:万两A.大量库存银被用于支付战争赔款B.内战消耗了大量军费C.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了朝廷收支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导致税收减少9.1937年7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密令设立国家总动员设计委员会,指定作为总动员业务中心的“资源动员”由资源委员会召集有关部门会同筹办,并首次提出迁移上海民营工厂到内地。

上海民营工厂内迁的背景是A.淞沪会战使政府军队受重创B.上海成为全国政治经济中心C.日本已经发动全面侵华战争D.中东部地区大部分已经沦陷10.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大规模扩编和新建部队,解放军全军总人数由1955年的333万余人升至1969的631万余人。

兵员的急剧增加是基于A.加强东南沿海地区战备的需要B.应对北方安全形势恶化的需要C.防范越南战争带来的安全威胁D.建立现代化海空军的改革需要11.(2018·广东肇庆二模题·31)薄一波在《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指出:“国家在编制一五计划时,十分重视对大项目厂址的选择与审查工作,要把厂址标在地图上,并用直线标出它与台湾、南朝鲜、日本等美军基地的距离。

”这是我国当时()A.战争与统一的需要 B.冷战与对峙的需要C.“一边倒”外交政策的需要D.国防与安全的需要12.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主要是由资产阶级和包括新贵族在内的大地产者发动的;政变后,由他们控制国家政权。

19世纪中期以后,大地产者最终失去了控制国家政权的权利。

这一变化主要是A. 宪章运动的产物 B. 工业革命深入发展的影响C. 启蒙运动的影响D. 民主政治逐渐变革的结果13.在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梅森提出制订保障公民权利的《权利法案》的动议,最后以10票反对、0票赞同的悬殊比例被否决。

这一结果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美国A.民主力量比较薄弱B.首要任务是建立中央政府的权威C.民众缺乏民主意识D.各州政府反对人民拥有权利14..1799年,英国政府出台了《反结社法》,以强力干预手段来应对日益发展的劳资冲突。

但迫于各方压力,1824一1825年间,《反结社法》被废除。

促成这种转变的原因是A.宪章运动的开展B.议会改革的完成C.马克思主义诞生D.自由主义的传播15. 1945年7月,英国战后第一次大选。

工党竞选的主要精力放在社会改革上,除了要对许多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之外,还要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险制度和实行国民医疗保健制。

结果艾德礼领导工党出人意料地大胜战争英雄丘吉尔领导的保守党。

工党取胜的原因在于其主张A.政府运用宏观调控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B.追随美国推行冷战政策C.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维护世界工厂地位D.顺应欧洲一体化的趋势16.黑市交易是指未经政府相关部门批准,暗中进行的非法交易活动。

学者研究英国经济时发现: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英国以汽油为代表的黑市经济非常活跃,对民众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B.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启动D.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打击17.春秋时期,许多诸侯国国君认识到“士”的重要性,甚至公卿大臣也礼贤下士。

著名的事例有齐桓公礼聘管仲、勾践出车行舟四处访贤逢士“必问其名”,等等。

诸侯公卿对人才的渴求()A.加剧了诸侯之间的纷争B.冲击了世卿世禄制度C.形成了尊重人才的风气D.导致了分封制的瓦解18.管仲在齐国推行了“官山海”政策,通过垄断制盐业和冶铁业的运营,沉重打击了齐国的私营盐铁业,使盐铁业重新回到“工商食官”状态。

这种做法的主要影响是A.恢复西周的“工商食官”政策B.推动重农抑商政策出现C.促进经济国有化政策的产生D.促进官营手工业的产生19.汉武帝时,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实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并设置行政机构具体管理。

东汉虽然设立盐铁官,但只是负责征税,实行“纵民煮铸”的政策。

盐铁政策的变化有利于A.豪强地主兼并土地B.民营手工业的发展C.强化中央集权D.小农经济发展20.宋太祖于乾德四年(公元966年)下诏:“所在长吏,告谕百姓,有能广植桑枣、开垦荒田者,并只纳旧租,永不通检。

”这一诏令A.客观上加剧了北宋的土地兼并B.有利于抑制大地主势力C.保证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D.削弱了文臣武官的势力21.北宋科举增加了取士数量,许多贫穷士人通过科举成功完成了身份的蜕变,这使后来者有理由相信,可以通过科举凭借自身实力获得光明前途,并挤身贵族。

据《宋史》记载,在有传的 1953人中,布衣入仕者占55.12%。

这一现象有助于A.构建平等的政治管理体系B.大幅提升政府行政效率C.进-步完善科举选官程序D.改变传统政治结构22. 19世纪60年代,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浙北地区的蚕桑业发展迅速,茶叶生产数量和规模也有发展。

这一发展()A.导致了广大农村经济凋敝B.加速了农业生产专业化C.促进了近代企业大量出现D.瓦解着传统的经济模式23.20世纪20年代,直皖、直奉、江浙等(军閥) 争战不已,地方制据对抗。

各路军阀将工商企业视为动辄可得之财源,苛捐杂税滥征,这直接造成了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B.中央政府的权力膨胀C.工农运动高涨D.民主思想活跃24.1950年,中国、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此举A.促进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B.推动中苏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推动“一五计划”顺利实施D.促成“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25.印尼开国总统苏加诺谈到某次国际会议时说:“当中国龙、印度神牛、埃及斯芬克斯(即狮身人面像)、缅甸孔雀、泰国白象、越南九头蛇、菲律宾虎和印尼牛一起共舞时,殖民主义将被彻底粉碎。

”这次会议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A.求同存异的方针成为共识B.打破了美苏两极格局局面C.为亚非国家后来合作奠定基础D.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26.从1950年至1957年,《人民教育》杂志社在其所出版的77期刊物中刊登有关苏联教育的文章多达170篇。

此时,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学》在中国出版了29万册。

这样做有助于()A.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B.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C.确保苏联对华的主导性D.促进人才培养的多元化27.1971年前10个月,尼日利亚、科威特、喀麦隆、圣马力诺、奥地利、比利时、伊朗等9国先后与中国建交。

该局面的出现A.得益于中美关系正常化B.说明了世界多极化的出现C.取决于中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D.有助于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28.从历史上看,罗马社会经济逐步从一个单一的农业经济社会变成了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并存并重的社会。

帝国中期后,商品贸易和商业交换活动甚至占据了主要地位。

商品贸易的发展()A.成为共和国体制得以维系关键B.确保了罗马贵族对政权的垄断C.推动了罗马法适用范围的扩大D.阻碍了罗马大土地所有制发展29.关于某一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被)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这一运动A.使得人成为衡量万物的尺度B.标志着欧洲人文精神的复苏C.沉重打击了罗马教廷的权威D.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蓝图30.19世纪,英国为加强对印度的控制,修建了英式标准的铁路、电报和邮政设施,普及了英语教育,将西方文学和政治思想的主要部分引入。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措施客观上A.加大英国对印度的经济掠夺B.导致印度民族意识增强C.使印度在经济上从属于西方D.同化当地的经济与文化31.下图是1927~1930年美国社会离婚率的统计情况。

据图和史实分析,经济危机()A.导致美国人对婚姻缺乏信心B.降低了美国人口增长率C.使美国的离婚率先增后减D.强化了美国人的家庭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