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类价值文档首发!【会计实务获奖文档】行政事业单位需进一步规范办公用品会计
核算
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品是为日常履行职能而储存和耗用的未达到固定资
产标准的实物资产,包括纸笔、文具、硒鼓、电话机等耗用品。
办公用品看似零碎不起眼,但在实际工作中,其管理和会计实务处理都存在不少问题。
尤其在加强作风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从制度和监督层面对三公经费加强管理后,办公用品支出甚至被某些违法违纪行为所利用,成为虚报冒领、套取现金的工具。
因此,强化办公用品的采购管理和核算控制成为了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本文将以行政单位为例进行分析说明。
现有会计核算不规范
据了解,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品的采购、核算及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比如,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品的采购效率不高。
由于没有统一的采购途径,单位购买办公用品有些通过商场,有些通过小门店,没有产生规模采购效应,商品的品质良莠不齐,价格也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采购效率和使用效果。
同时,由于采购途径分散、采购信息不对称,也导致搭车采购、虚报冒领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品会计核算不规范问题也比较突出。
一是原始凭证不齐全。
采购办公用品时,发票上的商品名笼统地开具为办公用品或劳保用品等,没有商品明细单。
按照相关会计法规的规定,除即买即用的零星办公用品可直接计入经费支出外,批量购入的办公用品除发票外,还应该有商品明细和入库验收单作为原始凭证,领用时再办理相关手续。
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采购明细单,没有入库验收单或者随意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