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人员管理
1、医护人员工作时间一律衣帽整洁,戴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手卫生。
2、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标准预防,接触患有感染性疾病患者,应在标准预防基础上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防护用品准备齐全并能正确使用。
二、环境管理
(一)各诊室、抢救室、治疗室、输液室等应每日进行环境表面的清洁消毒,定时开窗通风,空气消毒每日两次有记录。
(二)地面湿式清扫,每日2次;遇有血液、体液等(根据污染量)污染时,应使用500mg/L/2000mg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三)诊疗桌、椅、检查床、平车、轮椅等应每日清洁消毒擦拭2次,遇到明显血液、体液污染或标本溢洒时应按照《血液体液污染处理流程》和《标本溢洒处理流程》及时处理。
三、消毒隔离
(一)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侵袭性操作的诊疗用品和各种治疗包、检查换药包均应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接触完整皮肤、粘膜的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干燥保存。
(二)无菌物品及消毒物品分类放置于物品柜内,物品柜保持清洁干净,按左放右取顺序摆放,定期检查有无过期。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必须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不得重复使用。
(三)无菌纱布、棉球、棉签等灭菌包装一经打开,使用时间≤24h,在包装外注明开启时间.干罐储存无菌持物钳使用时间≤4h. 抽出的药液和配制好的静脉输注用无菌液体,放置时间≤2h,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24h;置于容器中的无菌物品、无菌溶液,一经打开24小时内有效,并注明打开时间。
(四)酒精、碘酒(碘伏)手消剂等消毒剂应注明开瓶时间和到期时间,在有效期内使用,保持瓶盖严密;使用中的小包装≤7天,开启的大包装消毒剂≤30天,洗手液、手消液≤30天。
使用中的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根据其性能定期监测并有记录。
(五)治疗车上的物品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车上应配备速干手消毒剂。
(六)各种急诊监护仪器的表面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后及时清洁和消毒。
体温表一人一用一消毒,采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后冲洗干燥
备用;止血带一人一用一弃;使用后的氧气湿化瓶、呼吸机管路等可重复使用的物品统一交由消毒供应中心清洁消毒,吸氧导管一次性使用,湿化水应使用灭菌水,每日更换。
(七)吸引器、洗胃机等用品,使用后及时将吸引瓶采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后冲洗干燥备用。
(八)传染病病人应在隔离留观室留观,严格按传染病的消毒隔离制度执行。
(九)清洁工具定点放置,分室使用,标志明显,用后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分类收集医疗废物,密闭转运,日产日清,做好交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