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及案例研究

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及案例研究

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及案例研究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开始不断完善,一批拥有高科技、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也不断涌现。

2011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成绩离不
开资本市场所提供的催化器以及这批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

资本市场上优质的上市公司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取得发展壮大的资金支持,而那些盈利能力较差的公司当然不甘心被市场抛弃从而失去发展的机遇。

为了获得投资者的“芳心”,打着“盈余管理”的旗号采用各种不合理甚至非法的手段粉饰财务报表和盈余数据成为司空见惯的操作方式,然而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不仅给投资者和企业自身带来巨大的损失,也扰乱了资本市场的秩序和健康发展。

随着问题的不断暴露,政府部门和投资者开始密切关注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

为了防范上市公司进行过度的盈余管理,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靠性以及与国际会计准则的适时接轨,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并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中全面实施。

新准则实施5年以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然而准则的变更又滋生出新的盈余管理手段。

本文在阐述盈余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案例的形式展示一些上市公司利用新准则的可选择性及制度的空缺进行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段,为信息使用者识别盈余管理提供有效的帮助,最后本文从多个角度提出规范上市公司过度盈余管理的对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