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方法谢明
、儿童 ()关于儿童的概念 除婴儿之外的未成年人 ()关于儿童的年龄界限 —,我国—,美国— ()关于特殊儿童 —岁有各种生理或心理缺陷的未成年人
、康复。
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 、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 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疾)已经丧 失的功能尽快地、能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 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 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 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 新走向社会()。
从现代康复学的研究角度看, 理念是康复医学发展的必然方向。世纪, 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开始向“生 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总目标是要提供一种统一和标准的语 言和框架来描述健康状况和与健康有关的 状况。基于和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整合的模 式,为综合分析身体、心理、社会和环境 因素提供一个有效的系统性工具,主要分 类包括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与参与、环 境因素、个人因素)
必须阐明的几个概念
一、特殊教育的目标 通过教育康复,使我们的教育对象能
够较好地融入社会,并有尊严地活着。
二、特殊教育
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身心与正常 儿童有显著差异的儿童运用特殊的教育手 段和方法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三、特殊(需要)儿童
与正常儿童相比较,在生理器官、肢 体功能、认知言语、神经系统发育等方面 存在障一、教育康复是残疾儿童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育康复泛指“教育和培训”,实质是帮助
这些孩子建立起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教育康复坚持“医教结合,以教为主”。 四、教育康复坚持以“儿童发展理论”作为研究
的理论支撑,以“读懂”儿童为基本要务,以 帮助这些儿童发展其社会性为根本任务。
一个医学博士的话
必须明确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概念
一、特殊教育必须遵循的两个基本规律 、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 、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 二、几个基本概念 、孤独症 、儿童 、康复
必须遵循的两个基本规律
、孤独症儿童首先是儿童,其 次才是患有孤独症疾病的儿童。既然是儿 童,就必然遵循儿童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必须 遵循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做到因人施教 ,因材施教。坚持“以生为本”,而决不 是“以师为本”、“以本本为本”。
、参加上海市“为了孩子”国际研讨会,发表论文《对我国特殊儿童早 期教育康复机制建设的思考与对策》,被上海市“为了孩子”国际研 讨会论文集收录,并被《新民晚报》报道;
、主编《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一书(); 、专著《感知觉统合理论与实践》(); 、专著《特殊儿童的感知觉统合训练》(); 、主持完成江苏省“十一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运用维果茨基理论对
对各类康复的铨释
“医学康复”( )(利用医疗手段促进康 复)。
医学康复治疗技术常用的方法是:物理 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 、心理辅导与治疗、文体治疗、中国传统 治疗、康复工程、康复护理、社会服务。
“教育康复”(,通过特殊教育和 培训以促进康复)。
教育康复的基本内容:社会生 活常识、科学文化知识、健康的心理素质 、社会沟通技巧、缺陷功能改善、基本劳 动技能。
“职业康复”( ,恢复就业,取 得就业机会)。
职业康复的内容:有良好的心理 素质,乐观的生活态度,能够从事社会需 求的、适应于自己能力的各种职业和技能 。
“社会康复”( ,在社会的层面上采取 与社会生活有关的措施,促进残疾人能重 返社会)。
社会康复的内容:建立融合的理念,实 现双向互动,做到身心健康。
什么是教育康复方法()
教育康复方法()是孤独症儿童 康复方法的一种。该方法以儿童发展理论作为 理论基础,旨在通过将孤独症儿童发展中的各 种表现与正常儿童进行比较,获取“读懂”孤 独症儿童的钥匙,然后对其进行有效教育。教 育康复方法()坚持“医教结合,以教为主” 的原则,以发展孤独症儿童的社会性为主要目 的,以孤独症儿童的迁移性发展程度作为评价 的指标,从而促进孤独症儿童各方面的均衡发 展。
几个基本概念
、孤独症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大脑神经广泛发展障碍性
疾病。 孤独症( )又名儿童期孤独症( )、婴
儿孤独症( )或早年孤独样障碍( ), 在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及日本又常 称之为自闭症。(《孤独症诊疗学》主编 李雪荣 陈劲梅 中南大学出版社) 发病机理尚不清楚(遗传?基因?环境?病 毒?……);
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提升特 殊教育水平,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帮助残疾人全面发展和更好融入社会,使广大 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进程中 实现幸福人生。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指出
继续实施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 件项目。支持承担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较多 的普通学校设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中心 ),配备基本的教育教学和康复设备,为 残疾学生提供个别化教育和康复训练。支 持特殊教育学校配备必要的教育教学、康 复训练等仪器设备,开展“医教结合”实 验,探索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特殊教育模 式。加大对薄弱特殊教育学校配备教育教 学和康复设施的支持力度。
主要学术成果
、在《中国特殊教育》(中文核心期刋)、现代特殊教育等专业杂志发 表论文余篇;
、在我院年月召开的“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国际研讨会”上,率先在国 内提出“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方法()”年月赴印度参加孤独症儿童 康复大会并发表论文《关于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方法()的研究》, 被印度科学日报报道,受到印度同行好评;
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方法的研究》。
国家特殊教育的指导思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年)指出: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 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积极 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 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加强残疾学生 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重要意义
发展特殊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 理念、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保障 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 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