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临建施工方案

隧道临建施工方案

普安县城至县城东区旅游快速通道隧道工程临建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二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二0一七年三月二十五目录1 设计总说明 (1)1.1 工程概况 (1)1.2 地形地貌 (2)1.3 地层岩性 (2)1.4 地质构造及地震 (3)1.5 水文地质 (3)1.6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4)1.7施工工期 (4)1.8施工队伍配置 (4)2 大临设施总体布局原则 (5)2.1认真进行经济技术比选 (5)2.2尽量布置交通便利 (5)2.3场地布设合理 (5)3 架子队营区布置 (5)3.1隧道一队 (6)3.2隧道二队 (8)3.3隧道三队 (9)4 环保、水保及安全措施 (11)4.1环水保方案 (11)4.2环保水保工作重点 (11)4.3.安全措施 (13)普安县城至县城东区旅游快速通道隧道工程临建施工方案1设计总说明1.1 工程概况普安县城至县城东区旅游快速通道隧道工程共有隧道3座,其中长隧道2座,中隧道1座,隧道折合整幅长度为2902.5m/3座,分别是煤炭坡隧道、岗坡隧道、细寨隧道。

煤炭坡隧道为分离式长隧道,右幅隧道桩号为:YK0+830~YK1+900,长度为1070m。

隧道进口段位于直线上,洞身及出口位于R=1130m的圆曲线上。

隧道为下坡隧道,纵坡坡度为-2.8%;左幅隧道桩号为:ZK0+850~ZK1+945,长度为1095m。

隧道进口位于直线上,洞身及出口段位于R=1070m的圆曲线上。

隧道为下坡隧道,纵坡坡度为-2.8%。

右幅隧道最大埋深为71米,左幅隧道最大埋深为68米。

隧道测设线间距为16m~27.2m。

岗坡隧道为分离式长隧道,右幅隧道桩号为:YK2+330~YK3+415,长度为1085m。

隧道进口段位于直线上,中间有部分位于R=1500m的圆曲线上。

隧道为下坡隧道,纵坡坡度为-2.8%;左幅隧道桩号为:ZK2+350~ZK3+452,长度为1102m。

隧道进口位于直线上,中间有部分位于R=1500m的圆曲线上。

隧道为下坡隧道,纵坡坡度为-2.8%。

右幅隧道最大埋深为190米,左幅隧道最大埋深为179米。

隧道测设线间距为20m~23m。

细寨隧道为分离式中隧道,右幅隧道桩号为:YK6+460~YK7+380,长度为920m。

隧道进口段位于位于R=400m的圆曲线上,洞身到出口段线形为直线,R=1500圆曲线,直线。

隧道为下坡隧道,纵坡坡度为-2.8%;左幅隧道桩号为:ZK6+460~ZK7+375,长度为915m。

隧道进口位于R=400m 的圆曲线上,洞身到出口段线形为直线,R=1500圆曲线,直线。

隧道为下坡隧道,纵坡坡度为-2.83%。

右幅隧道最大埋深为93.8米,左幅隧道最大埋深为92米。

隧道测设线间距为4m~19m。

1.2 地形地貌XXX位于XXX中,隧道穿越低山丘陵区,地势起伏较大,地面高程为117~430m,山坡自然坡度较陡,变化较大,纵向自然坡脚一般大于30°,进口地形较平缓,坡度小于15°,出口地形地势较陡,坡度约20°,横向坡度约15-30°,斜井地势起伏较大,进口处坡度较缓,坡度约15-20°,遂址区多为灌木及杂草,植被覆盖率约为80%。

1.3 地层岩性根据地质调绘,区域资料和工程地质资料,隧址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坡洪基层、第四系残破积层、二迭系解放村组的板岩。

第四系坡洪基层、第四系残破积层岩性主要为粗角砾土,二迭系解放村组岩性主要为灰绿色的强风化板岩及弱风化板岩。

1.4 地质构造及地震(1)地层岩性根据地质调绘,区域资料和工程地质资料,隧址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坡洪基层、第四系残破积层、二迭系解放村组的板岩。

第四系坡洪基层、第四系残破积层岩性主要为粗角砾土,二迭系解放村组岩性主要为灰绿色的强风化板岩及弱风化板岩。

(2)地质构造本隧区距进口右侧1450m处有条逆断层(F30断层),为XXX大断裂的次级断裂,长10km,走向北西330°,倾向北东,倾角陡,宽50——200m,为一逆断层。

由于该断层影响,导致解放村组砂板岩形成一系列柔性褶曲及小叠瓦式的构造,该断层基本平行于线路。

隧道左侧有青沟子向斜,位于大盘岭、关门嘴子、青沟子一带,轴向近南北,向南昂起,形态平缓开阔,轴部为关门嘴子组上亚组组成,西翼为关门嘴子组下亚组,解放村组,河道组,东翼为关门嘴子组下亚组,两翼岩层产状:西翼北西290°~330°,东翼北东30°~60°,倾角均在40°~60°,线路位于清沟子向斜西北面,距离为1.5公里,对设计施工无影响。

物探解析,GDK343+040~GDK343+540处为物探异常带,岩体破碎,因地势较低,利于汇水,形成富水区,对施工产生较大影响。

1.5 水文地质(1)地表水根据水文地质调查,在隧道洞身附近的沟谷里有泉水。

(2)地下水隧区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堆积层中的孔隙水,主要赋存于沟谷地段的第四系残破堆积层中,受大气降水补给,水位及水量随季节变化较大,沿残破积层中的孔隙与基岩面向下渗流及排泄;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风化裂隙,二迭系解放村的板岩、裂隙较发育、岩石较完整,补给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在落差较大的沟谷,陡坡处排泄于地表;根据地质调查,隧道进口和出口及物探异常带,为隧道洞身的主要富水带,地表有流水补给,且隧道埋深不大,应加强防排水。

1.6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本隧无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1.7施工工期本隧道设计工期为15.9个月(不含有碴道床);隧道计划开工日期为2011年7月16日;竣工日期为2012年11月20日,满足业主工期要求。

1.8施工队伍配置根据本工区工程内容,将队伍划分为四个隧道队,分别为:隧道1队,负责进口段施工;隧道2队,负责1号斜井段施工;隧道3队,负责3号斜井段施工;隧道4队,负责出口段施工。

2大临设施总体布局原则2.1认真进行经济技术比选尽量缩减大临设施规模和用地数量,临时用地尽量不占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2.2尽量布置交通便利在既有公路、铁路附近,有利于机械设备、工程材料运输,减少工程干扰;尽量就近利用工程所在地既有资源和通讯联络条件。

2.3场地布设合理场地布置以便于施工管理,便于劳力、机具设备调配,有利于减少施工干扰,有利于文明工地建设。

3架子队营区布置XXX隧道全长6287m,根据工期要求,全隧成立4个隧道作业队担负施工任务,分别负责进口、1#斜井、3#斜井、出口的施工任务。

根据隧道各工作面的施工任务、工程特点、工期要求、投入的机械设备及所制定的施工方案,按照高度专业化、机械化作业的原则配备施工队伍,调遣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隧道施工专业队伍承担本隧道工程的施工任务,组成掘进作业班组、支护作业班组、衬砌作业班组、运输作业班组、辅助作业班组及技术室,实行弹性编制,周密安排施工。

隧道1队:负责XXX隧道进口施工,施工驻地位于XXX隧道里程GDK340+100,线路左侧200米处;隧道2队:负责XXX隧道1#斜井施工,施工驻地位于XXX隧道里程GDK342+300,线路右侧900米处;隧道3队:负责XXX隧道3#斜井施工,施工驻地位于XXX隧道里程GDK343+550,线路左侧200米处;隧道4队:负责XXX隧道出口施工,施工驻地位于线路里程XXX,线路左侧150米处。

3.1隧道一队XXX隧道隧道一队营区设置在珲春市密江乡东阳村,营区位置较为开阔,可从302国道沿乡间公路直接进入至营区,营区平面布置详见附图1。

3.1.1场地平整及硬化场地按照测量放样进行平整,平整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机械进行平整,采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并将种植土集中堆放,留做复耕用,地面硬化采用C20混凝土浇筑厚度25cm,空压机房、变压器房及重型施工机械通过区硬化厚度35cm,并设置2%的纵、横向设排水坡。

3.1.2生活区生活及办公区占地面积为6850m2,房间采用单层彩钢板房,板房基础尺寸为1.5m×0.7m;每间房屋尺寸为3.6m×5.5m,场地内设置会议室、职工之家、活动室、锅炉房、浴室、食堂等,房间内设置网线;场内四周设置排水沟,排水沟采用浆砌片石梯形沟,用以排出生活用废水及雨、雪水。

3.1.3生产及生活用水现场地表下10m即有丰富水源,可采用打井泵抽的方式蓄水,满足生产及生活用水要求,为保证生产、生活用水连续,设置1个6.0m×8.0m×3.0m (长×宽×深)的施工生产用水水箱和一个5.0m×1.5m×1.5m(长×宽×深)的生活用水水箱采用8mm厚无缝钢板焊接而成,确保无漏水。

3.1.4生产及生活用电生产及生活用电由附近高压供电干线接架空线至施工现场,设1000KVA 变压器1台,同时配备200KW发电机1台(当停电时,发电机组自动启动,并网发电),保证供电干线停电时施工正常进行。

3.1.5钢筋加工场钢筋加工场采用C20混凝土进行硬化,面积400m2,分别设置为原材料存放区、钢筋加工区、半成品存放区及成品存放区。

钢筋棚为钢结构,立柱采用150钢管,高7.5m,上下弦采用DN50钢管,顶棚采用彩钢板。

3.1.6拌和站场区内设置4个储料仓,料仓尺寸为6.0m×25.0m,分别为砂石已检区和砂石未检区。

料仓地面采用C20混凝土硬化,厚度35cm,地面横向、纵向设2%流水坡。

每个料仓预埋4.5m长I20a工字钢作支撑,工字钢间距2.5m,周围与4.5mm厚无缝钢板焊接封闭,料仓顶部采用轻型钢结构架立遮阳棚。

场内的水泥仓基础、配料机基础等深基坑严格按照厂家给定尺寸施工,按图开挖,开挖过程中严格依照安全施工要求进行作业。

3.2隧道二队XXX隧道隧道二队营区设置在XXX村,营区位置较为开阔,可沿施工便道直接进入至营区,营区平面布置详见附图2。

3.2.1场地平整及硬化场地按照测量放样进行平整,平整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机械进行平整,采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并将种植土集中堆放,留做复耕用,地面硬化采用C20混凝土浇筑厚度25cm,空压机房、变压器房及重型施工机械通过区硬化厚度35cm,并设置2%的纵、横向设排水坡。

3.2.2生产及生活区生活及办公区占地面积为5806m2,房间采用单层彩钢板房,板房基础尺寸为1.5m×0.7m;每间房屋尺寸为3.6m×5.5m,场地内设置会议室、职工之家、活动室、锅炉房、浴室、食堂等,房间内设置网线;场内四周设置排水沟,排水沟采用浆砌片石梯形沟,用以排出生活用废水及雨、雪水。

3.2.3生产及生活用水现场地表下10m即有丰富水源,可采用打井泵抽的方式蓄水,满足生产及生活用水要求,为保证生产、生活用水连续,设置1个6.0m×8.0m×3.0m (长×宽×深)的施工生产用水水箱和一个5.0m×1.5m×1.5m(长×宽×深)的生活用水水箱采用8mm厚无缝钢板焊接而成,确保无漏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