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务处个人述职报告5篇

教务处个人述职报告5篇

教务处个人述职报告5篇述职报告属于应用写作,有着报告者陈述自己任职情况,评价自己工作能力,接受上级领导检验和各部门监督的功能,主要具有具有汇报性、总结性和理论性的主要特点。

下面就是WTT给大家带来的教务处个人述职报告5篇,希望大家喜欢!教务处个人述职报告(一)常常告诫自己:“人活一辈子,要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做好自己。

”其实人要做好自己真是不易。

20XX年9月,我到小学担任主任一职,我配合校长的工作主要负责德育、档案和学籍管理等工作并兼任三年级数学。

20XX年9月兼任三年级用英语教学,我以我的实在与实干胜任这一工作。

我在勤勤恳恳中默默付出,学会了在忙碌、心烦时停下脚步,倾听心声,调节心情,思考方法,提高实效,完善工作。

同事常叫我:“主任”、“领导”,我则自嘲调侃道:“我的角色就是一个打杂的。

”我更喜欢同事们亲切地叫我一声:“倩影”,孩子们亲热地叫我一声:“李老师”。

我自诩“杂家”,下面就向大家说说我这个“多面手”是如何在工作中进一步认识自己,有条不紊地向着既定的目标迈进。

做一个真实的人。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认为做人做事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我真心实意、实事求是地面对工作、同事与学生,脚踏实地一直是我的工作作风和真实写照。

班级环境、大扫除、晨会、班队等各项检查,班主任工作、兴趣小组等各项检查,讲究的都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我和大队辅导员、校长一起布置工作、落实检查、考核评价,尽量把工作做实做细。

具体到看活动记载本,活动的主题、内容与效果,看活动的照片、作品、资料,看学生佩戴红领巾,防甲流、清洁卫生、课间活动等一个个具体的项目。

做一个快乐的人。

你会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全心全意地在为大家服务。

我安排清洁卫生包干区、兴趣小组、大课间等活动,教研组内制定计划、听课、评课,组织开展广播操、冬季长跑、合唱、朗诵比赛,打印学生奖状,整理教师用书,成果统计,各项资料的归类汇总......在日复一日的付出中我感到了快乐。

我这个大忙人,还到医院看望生病的同事,当学生发生突发状况时送医院诊断治疗,和一些学困生学生谈心......在关心他人的同时我收获了快乐。

做一个负责的人。

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期初和期末我都忙得像打仗一样。

我负责学生的学籍管理档案工作,这个工作需要细心,来不得半点马虎。

白天时间紧,来不及工作,往往在家要加班到晚上12点多。

期末的时候同样为了档案而忙碌,我能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一工作。

本学期,防甲流成为了我每天工作的新任务。

每天晨午检,全校师生测量体温,班主任老师每日负责将防甲流学生晨检、午检情况记载本上交给我,我负责统计汇总后,每天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晨午检的情况上报给中心校。

我总能认真、细致地记录下每天的晨检、午检情况,不出差错。

到了周末,还要批阅教师教案。

做一个反思的人。

我在X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成绩检测中,荣获全镇三年级数学总评第三名。

我撰写的《农村小学要重视科学课的实验教学》一文,在县级优秀论文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20XX年10月在全县教师优质课评比中我讲的《长方形的面积》荣获二等奖,教师素质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在20XX年第一学期期期末成绩检测中,荣获全镇三年级英语总评第三名。

工作不可能是一成不变、一帆风顺、十全十美的,总会遇到挫折、困难与失败,用心思考一下,这些都是通向成功的宝贵经验。

有好多的工作都靠自己慢慢地摸索,逐步完善。

在工作中,我难免有失误与忽略,还请各位同仁见谅。

在下学期我会再接再厉,让工作更上一层楼。

教务处个人述职报告(二)本学年,学校发展的主题定调为“质量提升年”。

于我个人而言,是我的“生活丰收年”:上半年,买了房子,虽只是一个壳,但也算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有了不动产,这让我对福州多了一丝亲近的感觉。

接着,谈恋爱,现在正张罗着结婚。

兄弟们都问,很忙吧?我的毛病是不知道该忙啥,一脑袋糨糊。

我对自己的评价是,有些不清楚的一个人。

在学校任职以来,这学期是个人巡课、听评课次数最少的一个学期,尤其是半期考以后的巡课和听评课次数更是屈指可数,也是参加和组织教研、备课活动次数最少的一个学期,也是开展过程性教学常规、教研和备课工作检查次数最少的一个学期,也是对课堂教学了解和监管最不到位的一个学期,也是对文印、实验、图书、网站建设等各项事务性工作管理最稀松的一个学期。

多项计划中的工作未开展,借此述职报告场合,谨表歉意,因为生活中的许多私事扑面而来,占用了部分时间,加之工作水平本就有限,以至未能在教学、教务、教研和备课等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深感有愧于教务主任这个职位。

教务工作三位新员工用很短的时间熟悉了业务,迅速上手,各项工作大体有序开展,这一方面得益于员工自身的素养和品德,另一方面得益于处室内部频繁的带有培训性质的短会。

教务工作有的看得见,比如巡课,每天至少3节,雷打不动;有的看不见,比如教务处管理的对上负责的系统就有省初中新课程管理系统、省高中新课程管理系统、市中招网、市中学学籍管理系统、省会考网、市会考网、省高招在线、市高招网、市质检成绩统计系统、综合素质管理系统,这是老师们看不见的,任一个系统报送的数据出问题,都是事故。

这学期教务工作,个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经常开小会,带有培训性质的,既有工作方法和程序规范方面的内容,也有统一的作风和纪律教育等内容。

我的工作经验之一就是,要让工作顺利开展,事前培训动员一定要充分。

三位新任工作人员从对教务工作不熟悉到迅速上手,到能够比较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表现出了比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她们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让人感动,也让人欣慰。

教学工作我在高中前后教了六年书,一直呆在高一年段,其间兼过初中思品、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的教学,这学期第一次上高二。

高二第一学段结束后,必修模块全部完成教学,开始选修模块的教学。

高一教材的难度已经比初中跨跃了一个台阶,选修模块教学的难度又比必修模块提升了一个层次,为数不少的篇目甚至是我们当年在大学里学习的内容,备课的难度绝非高一备课可同日而语。

由此可知,高中学生学习之辛苦。

半期考后,我接手高一7班语文教学任务。

虽说课程相当熟悉,但准备一节课,没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还是没有把握的,尤其是7班优生相当多,宝贝也相当多,很象一个不平衡的生态系统,教学难度很大,教育难度更大。

第15周左右,个人感觉到已经无法兼顾跨年段教学、备课组长、教务处工作和生活中的一系列琐事了,一度有过请假甚至请辞的想法,但因为接手高一7班之时,曾许下诺言,起码保证本学期内语文科不再换老师。

权衡再三,暂辞备课组长一职,由卢人立老师接任。

备课组长是我做得最心应手的一份工作,内心里是很不想放弃的。

教研和备课工作教务处的多数工作,都由工作人员具体经办,我把关,但对教研和备课工作,我始终是自己在经办,工作人员帮着我做。

每一周的教研和备课活动巡查记录、各学科每周提交的教研内容和集体备课主备方案,我起码都会大致翻阅;对每个学科每周按计划要开展的教研和备课活动,我基本都能提前了解或者同步了解。

简而言之,推动教研和备课工作规范开展,继而有特色地开展,始终是我最优先考虑和保证的重点工作,始终是我在挖空心思琢磨的工作。

这学期,为更有效地提高各学科教研和备课工作的质量,教务处推出了两项新措施,一是每周末公布下一周次各学科的教研和备课活动安排,二是巡查教研和备课活动时现场查收活动内容。

从全学期各学科的实际工作看,两项措施相当有效地纠正了之前部分教研组和备课组工作随意、前后拖拉的毛病,提高了各学科开展教研和备课工作的计划性与科学性。

说穿了,就是希望教研组和备课组提高计划意识,提高执行规定和落实计划的意识。

按惯例,印发了五期教研和备课学习材料。

一学期五份学习材料,至今已是35期,有些不急不躁、细水长流的意思。

重新翻阅这五期学习材料,多数文章是很有质量的,《台州书生中学关于教研和备课工作的资料》、《40年教学的20条经验》、《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效教学绕不开的三条规律》、《如何开展集体备课》、《解放“学习力”上、下》等文章对我校的教学和管理肯定是有借鉴或启发意义的。

和名师工作室的交流研讨,7个学科,7位领衔教师,20余位成员,我们收获颇丰。

和十八中的校际交流,关注毕业班,关注一线教学,面对面交流,更直接有效。

面向师生的讲座,省教育学院教授鲍道宏,主讲学校发展中教学问题的发现、研究及成果推广,老师们给予了好评;儿童文学作家郁雨君,人称“辫子姐姐”,面向初一学生,交流阅读与成才,初一学生掌声阵阵。

这学期的讲座少了,下学期会努力多安排。

闽清天儒中学60余位教师前来观摩,我们没有专门大张旗鼓地布置,常态课,正常的教学进度,显示我们的常规工作是过硬的。

历史学科的教研和备课工作非常扎实,赢得市教育学院好评,继主办面向市区的市级教研活动以后,黄鹤鸣和艾振斌老师又应邀参编《福建教育史》一书。

逐渐走向名师,就是这样自己为自己争取着机会,学校提供的只是一个平台。

高一语文承担全市期末模块统考命题任务。

意义大,在于市教育学院信任我校老师;责任也大,在于这份试卷要经得起全市高一师生的检验。

初一、初二思品承担八所民办学校联考命题任务,启动迅速,布置细致,工作有力,政治组表现出了很强的工作能力。

主办学科命题备考会等,做得有声有色。

公派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和班主任代表外出参加高质量的教学或管理观摩研讨会。

师大附中的公开周,我校约有40余位教师前往观摩教学和讲座。

凡此总总,教研和备课工作的些微进步都让人欣喜:1.各学科备课组普遍具备了比较强的计划意识,能够按计划安排开展集备活动,能够把计划的活动落实到工作中,这是本学期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的进步之处。

2.组长们模范地遵守了学校关于教研和备课工作的规定与要求,并将这些规定和要求贯彻落实到了实际工作中。

善于落实制度与要求正是我校办学规范的一个表现,也是各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取得成效的前提与保障。

3.学校关于教研和备课工作的规定与要求得到了良好的贯彻与实施,这历来是我校的教研和备课工作的长处所在。

教务处进一步要求各学科将这些规定与要求内化成为自觉的行为,而且要求各学科能够在这些规定与要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只有这样,我校各学科的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才会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4.各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开展活动准备到位,过程充分,环节完整,符合常规教研和备课活动的要求,说明我校基本已经走过了教研和备课建设的第一阶段,就是弄清楚什么是教研和备课工作,怎样开展教研和备课工作,怎样的教研和备课活动才是符合要求的。

教研和备课建设的第二个阶段就是有深度地、有新意地开展工作,开展有本学科特色、本校特色的教研和备课活动,希望各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能够在这些方面多想办法,多实践探索。

一个学期倏忽而过,年终盘点工作的时候,我们会有些微成就感,也总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遗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