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2)

专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2)

钥匙管理制度
1.精神科钥匙采取指定专人管理,按规定发放。

2.领取钥匙必须从病区负责人处领取,个人负责管理。

钥匙只供本人使用,不
得转借他人。

3.钥匙应随时放置于衣袋内,不得遗留在锁孔内和室内。

4.钥匙勿让病人获取,更不应交给病人开门做事。

5.持有钥匙的工作人员如已调离本部门,应及时交还钥匙。

6.一旦发现钥匙丢失,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积极寻找并上报护士长、负责医
生。

7.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擅自加配钥匙、改装门锁。

8.一旦发现门锁或钥匙出现故障,应立即上报有关部门修理,以免造成更大的
损失。

9.钥匙只限本病房工作人员使用。

健康教育制度
1.护士应对每位住院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2.健康教育应贯穿在护理过程中,并纳入护理质量考核范围。

3.护士应按护理程序对病人及家属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

确定教育目标,制定
教育计划,并不断评价有效性。

4.根据健康教育分类,分别给予门诊教育、住院教育、出院教育。

5.掌握健康教育的技巧,适当运用。

其中包括护患关系技巧、护患沟通技巧、
知识灌输技巧,行为训练技巧等。

压疮处理报告制度
1.发现压疮,无论是院内还是院外带来的,均要及时上报登记。

2.24小时内通知护理部,由质控员到病区核查。

3.填写皮肤压伤观察表。

(1)在“压伤来源”一栏中,病区内发生的要填清科室,院外发生要注明。

(2)在“转归”栏中,要填写出院、转院或死亡;在“预后栏”中,要填写清楚皮肤状况。

(3)根据皮肤压伤危险评分表及分期,按要求填写。

4.积极采取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及时准确记录。

5.当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将此表交回护理部。

6.如隐瞒不报,一经发现与病区月质控成绩挂钩。

7.对可能发生压疮的高危患者实行评估,并给予预防措施。

8难免压疮实行二级报告制度。

(1)申报条件:必须符合以下两条:1)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需要严格限制更换体位(脑疝、颅高压、昏迷、休克、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2)Braden评分≤9分,除具备上两条外,还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条或以上:血红蛋白<80g/l或血清白蛋白<30g/l;骨折(股骨颈、骨盆、腰椎、胸椎);极度消瘦;严重水肿;躁动不安;大小便失禁。

(2)申报程序:病区护士长根据申报条件向护理部书面报告难免压疮病例,护理部质控员到病区核查,批准后登记在册。

(3)跟踪处理:对批准的病例,护士长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制定预防措施并组织实施。

护理部质控员每1-2周到病区对其护理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评价,及时纠正、调整预防措施。

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1.值班护士动态评估病人容易跌倒的高危因素(年纪大于65岁,无人照顾的年老体弱患者,<7岁小儿,曾有跌倒病史、意识障碍、视力模糊、虚弱头晕、肢体功能障碍、长期卧床、躁动等),并及时做好记录。

2.病房内有充足的光线,注意保持病区地面干燥,洗手间及病人活动区域应有注意防滑的警示标志。

有潜在危险的障碍物要及时移开。

3.床单位设施、轮椅、平车的性能完好、安全。

锁好床、轮椅、便椅的轮子,确保其安全。

4.做好健康教育,交待防跌倒/坠床注意事项并在护理记录单上体现,病床边挂标识牌,做好交接班。

5.值班护士发现患者不慎坠床、跌倒,立即赶赴现场,同时马上通知医生。

如病情允许,将患者移至抢救室或患者床上。

6.对患者的情况做初步判断,测量BP、P、R、意识及判断有无皮肤擦伤、骨折等。

7.医生到场后,协助医生进行检查,为医生提供信息,遵医嘱进行正确处理,包括检查和治疗。

8.记录事件经过及病人情况。

向上级主管领导汇报,根据病人伤情及时与家属联系。

防范导管脱落质量管理制度
1.妥善固定各种导管,并对每一根导管做好标识。

2.使用导管期间,应经常巡视、班班交接,保持导管在位通畅。

3.翻身及进行各项操作时,动作应轻柔,防止牵拉导管。

4.患者下床活动时,应预先妥善处理好导管。

5.向患者进行防导管脱落的知识宣教。

6患者各种导管发生脱落时,立即通知当班医生、护士长,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安慰患者,消除紧张心理。

配合医生做好各项处理工作,认真做好病情观察及记录。

防范吞服异物质量管理制度
1.评估病人的病情,对有严重消极意念及有食异物史的病人,要加强看护,必要时遵医嘱给予保护性约束。

2.病区环境宜清洁、简化,若有杂物及时整理。

3.病区危险品严加保管,班班清点,做好交接班。

4.病人入院或外出返回病区做好安全检查,防止病人拾取各种危险品。

5.发现病人吞服异物后,要安慰病人,稳定其情绪,争取合作。

同时报告医师,采取急救措施。

6.吞服金属类物品首先要经过X线定位,便于以后复查追踪;吞服锐器者,要立即转外院急救处理;吞服体温表者让病人立即吞服蛋清或牛奶,食用大量粗纤维食物(如韭菜、芹菜等),遵医嘱给予缓泻剂利于异物排出。

7.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有无腹泻、肠梗阻及内出血症状,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处理。

8.严密观察异物排出情况,病人每次排便留在便盆内,仔细检查病人的大便有无异物排出,直至全部排出为止。

9.正确及时书写护理记录及交班。

防范噎食质量管理制度
1.病人开饭期间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病人进食情况,并劝导病人细嚼慢咽,酌
情协助,防止噎食,力争对噎食者早发现、早急救。

2.对暴食和抢食病人,安排单独进餐,劝其放慢进食速度,适当控制其食量。

禁止病人将馒头等固体食物带回病室。

3.对年老或药物反应严重、吞咽动作迟缓的病人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
吃带骨、刺的食物。

必要时予以每口少量喂食,专人照顾。

4.发现噎食者,就地急救,分秒必争。

立即有效清除口咽部食物,疏通呼吸道,
同时通知医生。

具体采取一抠二置的方法或海姆勒氏(Heimlic)手法。

(1)一抠:是用中指、食指从病人口腔中抠出或用食管钳取出食物。

(2)二置:是将病人倒置,用掌拍其后背,借助于震动,使食物松动,向喉部移动而掏之。

(3)Heimlic手法:双手环绕病人腰间,左手握拳并用拇指突起部顶住病人上腹部,右手握住左拳,向后上方用力冲击、挤压。

5. 配合医生进一步行心肺复苏等抢救、护理。

6. 正确及时书写护理记录及交班。

防范烫伤质量管理制度
1.病人洗澡前应由工作人员调节好水温,洗澡时开关由工作人员管理,防止病人碰到热水管及水温调节阀。

2.加强开水炉管理,有防烫伤警示标识。

3.食堂供应的饭菜温度不可过高,夏季应将粥、汤等适当冷却后送到病房。

工作人员喂饭时确保饭菜温度适宜。

4.开饭时做好病人的组织管理工作,避免抢食、跌倒而烫伤。

5.使用热水袋时,确保热水袋完好无损,热水不超过热水袋的2/3,对昏迷、瘫痪等感觉障碍的病人,水温不超过60℃。

6.一旦发生烫伤事件,按烫伤应急预案执行。

输液反应的处理报告制度
当输液病人可疑或发生输液反应时,及时报告值班医师,积极配合对症治疗,如寒颤者给予保暖,高热者给予冰敷,必要时吸氧,并按医嘱予药物处理,同时做好以下工作:
1.立即停止输液,启用新的输液器,改用静脉滴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并通知值班医师。

2.配合值班医师,对症治疗、抢救。

3.检查液体质量,输液瓶是否有裂缝,瓶盖是否有松脱;记下药液、输液器及使用的注射器的名称、剂量、厂家、批号,用消毒巾、胶袋把输液瓶袋)连输液器包好放冰箱保存,与药房、检验科联系,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

药品由药房转交相关部门抽样检查,输液器等用具由检验科交相关部门检查。

4.出现输液反应及时上报护理部,并做好护理记录及交班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