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生物繁殖新技术》课堂实录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生物繁殖新技术》课堂实录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生物繁殖新技术》课堂实录《生物繁殖新技术》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学生利用上网、阅览室查阅等方式搜集有关克隆技术方面的材料。

[课堂活动]
一、创设情境:
出示制作的孙悟空拔猴毛克隆猴的课件。

1、谈话:
教师:你们知道孙悟空是怎样变出了千千万万个小猴子来的吗?
学生回答:拔一根毫毛放嘴里嚼碎。

2、教师:你知道现在世界上有没有和孙悟空变小猴子一样的生物繁
殖新技术呢?
学生1:克隆
学生2:复制
……
3、教师:生物有哪些新的繁殖技术?
学生:……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交流动物克隆技术的有关材料
教师:1、你知道什么是克隆技术吗?
(1)小组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克隆的资料信息。

小组长要协调好本组的同学,要每个同学都有交流发言的机会。

(2)全班交流。

(3)适时补充教科书中的两个资料卡。

活动二: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史——克隆技术在植物繁殖方面的应用。

1、教师:除了克隆小羊外,人类还在其他领域也进行了克隆的研究,
你们知道多少呢?
2、学生汇报交流。

3、课件展示:介绍克隆技术的发展史。

(1)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克隆在植物繁殖新技术领域的运用。

(2)介绍袁隆平院士的巨大贡献。

4、教师:学习了有关克隆技术的发展史,你一定有很多感受,说给大
家听吧。

活动三:讨论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是福音还是灾难。

1、教师:世界上有克隆人吗?人能克隆吗?说说你的理由吧。

2、小小辩论会:学生分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

3、师引导并小结:克隆人是违背人类伦理道德的,无论克隆技术多么
发达,克隆出来的人只能是同一形体的简单复制,他永远不可能具备克隆本体的道德认识和思想智慧,克隆人并无科学研究价值。

三、自由活动——“生物繁殖新技术畅想会”
教师:了解了克隆方面的新技术,你一定会有好多想法,说给大家听,好吗?
教师:根据课堂上掌握到的信息选定自己喜欢的话题,充分展开相象的翅膀,畅所欲言。

四、拓展活动
课后利用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克隆方面的知识办一份手抄报。

《生物繁殖新技术》课后反思:
1、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前布置学生利用网络和图书,查阅有关克隆方面知识及相关资料,为上好本课做好储备。

教学中组织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合作学习方式,了解克隆羊多利出生的情况;最后学生通过资料反馈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情况。

课堂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

2、根据本课内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特点,我作了如下安排:课前让学生抽出充分的时间去查阅,课上学生合作交流、汇报,再结合学生汇报作适当补充说明。

在此过程中,我针对学生交流中的情况,有重点地讲解,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掌握知识。

掌握本课的重点,并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发思考——“人能克隆吗?”,通过讨论让学生学会辨证地看待事物的发展,辨证地看待事物的两面性。

3、充分发挥学生搜集资料信息的作用,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把握克隆技术的利弊,使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这种技术,初步建立对科学技术研究的正确
态度。

对于学生讨论中举到的例证和持有的观点,我认真倾听,及时加以合理引导。

引导学生运用搜集的信息进行综合实践加工,逐步养成综合整理资料、分析加工信息的良好习惯和能力。

在本节课中,学生们了解了克隆技术,认识到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是用于医学帮助及对濒临灭绝动物的挽救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克隆人是违背人类伦理道德的,克隆人并无科学研究价值。

学生还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了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技术难度之高、对解决世界性的饥饿问题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能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意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

4、本课在教学过程中不足之处: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交流的不够充分,在小组交流讨论时,有些学生不积极参与,没有充分合作交流的作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培养学生会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信息、交流信息和综合整理资料加工信息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