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物到哪里去了1.我来填一填:(1)人的口腔内有,它能分泌唾液。
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2)人吃进的食物中含有、、等营养物质。
经过人体的消化,它们分解成为可供人体生长和组织修补的材料,同时提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
(3)人的口腔里有(),它能分泌()。
它里面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能把淀粉分解成()。
(4)鸡蛋中含有人体需要的(),大米中含有(),肉类中含有()、()。
2.填写人体的消化器官的名称。
3.慢慢咀嚼馒头或面包,仔细感觉它在嘴里发生的变化,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4.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参考答案1.(1)唾液腺(2)蛋白质脂肪淀粉能量(3)唾液腺唾液酶麦芽糖(4)蛋白质淀粉蛋白质脂肪2.3.感觉馒头或面包变甜了。
这是由于里面的淀粉变成了麦芽糖的缘故。
4.不挑食。
定时定量吃饭。
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
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饭前便后要洗手。
饭后不要做剧烈的运动。
2.我们的呼吸1.我来填一填:(1)呼吸是生物体吸取,呼出的过程。
(2)消化器官吸取的与呼吸器官吸收的在人体内“”,并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2.看图片,你知道这些呼吸器官的名称吗?3.查阅资料,调查吸烟的害处。
4.用一根吸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你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这样?5.调查生活中危害呼吸器官的因素有哪些,并提出保护呼吸器官的建议。
参考答案1.(1)氧气二氧化碳(2)养料氧气燃烧2.3.略。
4.石灰水变浑浊。
提示:澄清的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沉淀物。
5.危害因素有吸烟、大气污染、环境不卫生等。
建议:(1)坚持锻炼身体,提高呼吸器官的抗病能力;(2)预防感冒;(3)注意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扫地前先洒水,用湿布擦黑板,保持空气清洁,预防肺结核等传染病;(4)不要吸烟,以免烟中有害物质对呼吸器官的损害。
3.心脏和血管1.我来填一填:(1)心脏位于胸腔侧。
它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宽下窄,大小和自己的差不多。
(2)心脏的内部有4个腔。
分别为、、、。
(3)是血液在全身中循环时所经过的管状构造,它遍布在人的全身。
(4)血管分为、和。
(5)心脏总是在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
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
(6)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的气管是(心脏)。
(7)人体内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营养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毛细血管)。
(8)心脏和血管属于(循环)系统。
(9)血液把肠吸收的(养料)和肺吸收的(氧气)运送到全身各处,又把全身处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交给(呼吸)器官、(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2.写出心脏的各部分名称。
3.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哪些?查阅资料,说一说怎样保护心脏和血管。
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等。
我们要做到科学合理饮食,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脏的功能。
不吸烟、不饮酒。
参考答案1.(1)左拳头(2)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3)血管(4)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2.4.脑与神经1.我来填一填:(1)脑是人体的“”,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
(2)神经是人体的“”,能把身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脑,并能把脑下达的命令传达给身体各部分。
(3)人的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三部分。
(4)大脑分为不同的区域,各个区域分管的工作各不相同,主要有(感觉)中枢、(听觉)中枢、(运动)中枢等。
(5)大脑内的神经中枢包括(感觉)中枢、(听觉)中枢、(视觉)中枢、(运动)中枢。
各个神经中枢(各有分工)、(协同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人体活动)。
2.(1)下列做法中,哪些是正确的?()A.白天睡觉,熬夜学习,睡眠不足 B.合理地食用蛋白质和蔬菜C.参加运动,锻炼身体,劳逸结合 D.喜爱脑力劳动,不爱体育运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能够直接把身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报告给脑B.神经通过脊髓把身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报告给脑3.(1)运动中枢受到严重损伤会造成肢体瘫痪。
(对))(2)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人的神经系统调节能力。
(对)(3)眼睛就是视觉中枢,耳朵就是听觉中枢。
(错)(4)当人体的某个神经中枢受损时,人体会强化其他神经中枢的作用进行弥补。
(错)4.填写大脑各种神经中枢的名称。
5.在玩抓尺子游戏时,你是怎样做的?你知道游戏中信息的传递路线吗?怎样提高自己的反应速度?我的做法:我的解释:我认为提高反应速度的方法可以是:6.脑的功能是什么?神经的功能是什么?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
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能把身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脑,并能把脑下达的命令传达给身体各部分。
参考答案1.(1)司令部(2)电话线 2.B C 4.5.我的解释:玩抓尺子的游戏时我发现我的反应速度不断地在提高。
我认为在这个游戏中首先我们的眼睛先看到尺子,视神经会把这个信号报告给大脑,大脑将抓住尺子的信息通过神经传递给手,将看准尺子的信息通过视神经传递给眼睛,这样眼疾手快,我就很快地抓住了尺子,这时手再将感觉通过神经告诉给大脑。
这样一次一次传递信息,慢慢就越来越快了,完成了抓尺子的游戏,5.凸透镜1.像放大镜这样、的透明镜片,称为“凸透镜”。
2.凸透镜有、、的作用。
3.老年人使用的老花镜其实就是()。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4.生活中有许多地方应用了凸透镜,请举例说明它们的用途。
5.有一支探险队,在南极遇到了特大暴风雪。
等到风停雪止队员们才发现,存放火柴、望远镜等物品的袋子被暴风雪刮走了。
在零下几十度的气温下,所有的食品都冻得像石头一样坚硬。
正当大家万分着急的时候,一位知识渊博的队员想办法取到了火。
请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猜想一下,他是怎样取火的?其中运用了什么科学道理?7.凸透镜有(放大)、(激光)、(成像)的作用。
8.用凸透镜看太阳会伤害眼睛,是因为凸透镜能(聚集太阳光)。
9.观察鱼缸里的鱼时,看到的要比实际的(大)一些,是因为变形的鱼缸好像是一个凸透镜。
10.凸透镜在纸屏上成像总是(倒立)的。
11.从家庭防盗门的“猫眼”看门外的人要比实际人(小)。
12.穿衣镜是利用(平面镜)制成的,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制成的。
13.(凸透镜)能改变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14. (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
15.不能通过(凸透镜)看太阳,否则会灼伤眼睛。
16.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17.在没有光的条件下,凸透镜也能成像。
(错)18.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凸透镜、纸屏摇摆在同一条直线上。
19.在现实生活中放大镜、照相机、幻灯机、电影放映机、摄像机等都用到了凸透镜。
参考答案1.边缘薄中间厚 2.放大聚光成像 3.B4.例如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投影仪、照相机等都用到凸透镜。
5.提示:利用凸透镜聚光的原理。
将冰块修凿磨光成一面凸透镜的形状,来聚光点燃易燃物。
6.照相机和眼睛1.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 ,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
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
来自物体的光通过在上形成物体的,能自动地调节倒立的视觉信号,形成的感觉。
2.眼睛是由瞳孔、、、四部分组成的。
3.写出下图中眼睛各部分的名称。
4.结合照相机的构造,分析人眼能看到物体的科学原理。
5.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
6.视网膜上的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号传输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7.眼睛是怎样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眼睛的晶状体能自动调节焦距8.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
9.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
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光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些物体了。
来自物体的光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倒像),人脑能自动调节倒立的视觉信号,形成(正立)的视觉10.造成眼睛近视的主要原因是(晶状体发生了病变)。
11.当看远处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远处来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当看近处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近处来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12.在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后的搜救过程中,所使用的人类的“眼睛”是(生命探测仪)。
13.连接晶状体的肌肉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眼睛可以看清楚(近)处的物体。
14.照相时照相机离所拍摄的物体越远,物体的像照的越大。
(错)15.瞳孔能够扩大或缩小,光线强时,瞳孔缩小;光线弱时,瞳孔扩大。
(对)16.猫喜欢夜间活动是因为猫的眼睛白天看不见东西,只能在晚上看见东西。
(错)17.人的眼睛和蜻蜓的眼睛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人的每只眼睛都是“单眼”,即一个“凸透镜”眼球。
而蜻蜓的眼睛是复眼,有多个“凸透镜”眼球组成。
参考答案1.镜头胶片光圈晶状体视网膜倒像人脑正立 2.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3.4.人眼就好像一架照相机。
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胶片,瞳孔相当于光圈。
周围物体发生的光或反射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倒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信号报告给大脑,人脑能自动调节倒立的视觉信号,形成正立的感觉,我们就看见物体了。
7.保护眼睛自测题1.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的。
肌肉,晶状体的凸度,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肌肉,晶状体的凸度,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2.如果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牵引晶状体的肌肉总是处在,就会疲劳,失去,看远处的物体就会模糊,这就是近视。
3.近视眼(眼睛看不清楚远处物体)和老花眼(眼睛看不清楚近处物体)主要是()有了毛病。
A.晶状体 B.视神经 C.瞳孔4.生活在草原地区的牧民为什么视力比较好?5.说一说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6.下列同学的习惯好不好?说说你是怎么预防近视的。
不坐在行驶的车中看书;遇到刺眼的亮光要戴防护罩;看书、学习不要离书太近;常做眼保健操等。
7.常见的眼睛疾病有(近视)、(远视)、(沙眼)、(白内障)、(青光眼)。
儿童常见的眼睛疾病是(近视)。
8.看书时眼睛距离书本应约为(30)厘米,休息时应看(远处),使眼部睫状体肌肉放松,瞳孔复原。
9.阳光强烈时,最好带上(墨镜)。
10.不良的看书习惯以及姿势会是眼球的(晶状体)部分发生病变从而引起近视。
11.我们看远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凸度变大。
(错)12.长时间的近距离看书写字,不注意休息,会使牵引晶状体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就会疲劳,失去调节能力,看远处的物体就会模糊,就会近视。
参看答案1.牵引晶状体的肌肉收缩变大舒张变小2.紧张状态调节能力3.A4.因为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视野比较开阔,光线比较好,经常能够远眺,所以视力比较好。
5.避免眼睛受到外伤;避免眼睛疲劳过度;避免传染性眼病的侵扰;改变生活中不良的用眼习惯;补充有益于眼睛的食物,增强体质;不要长时间看电视、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