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6章 情绪和情感

第6章 情绪和情感


2、理智感: ——是指个体在智力活动中,认 识和评价事物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3、美感: ——指个体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 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标准下既有共 同点,也有不同的地方。 美感的来源: 自然景象和人类创造物 社会道德品质和行为特征
第三节 情感教育和情感调控
一、学生的情感教育
四、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1.动力功能 情绪情感的动力功能是指情绪能 够激发和指导个体的行为。
2.情绪情感的调控功能
情绪情感对于人们的认知过程具有 影响作用,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如中等强度的愉 快情绪可以提高认知成绩。 消极情绪的破坏作用:如恐惧、痛苦等 消极情绪水平越高,认知活动成绩越差。 积极情绪使行为开放,容易看到事物美 好一面,愿意接纳事物。 消极情绪使个体感到悲观、失望,接纳 程度下降,攻击性增强。
一、情绪的基本形式
《礼记》“七情”:喜、怒、哀、乐、
爱、恶、欲。 近代:快乐、愤怒、悲哀、恐惧。
喜怒有度: 喜不能得意忘形;
怒不可暴跳如雷;
哀不能悲痛欲绝;
惧不能惊慌失措。
二、情绪状态
情绪依据发生的强度、持续性 和紧张度,可以把情绪划分 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1、心境: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且具 有 弥漫性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 心境是健康的晴雨表。 心境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第六章 情感与情绪
黑格尔曾经说过:“我们简直可以断 然声明,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 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情绪与情感的概述
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第三节
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制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
• 动物也有情绪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1、定义: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映。
1.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通过眼部肌肉、颜部肌肉和 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的。 人脸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表情作用: 如研究发现:眼睛对表达忧伤,口部对 表达快乐和厌恶很重要。愉快、感兴趣等正 性情绪增加面部肌肉的活动,发怒、沮丧等 负性情绪主要引起前额区和眉间的活动。真 笑时,面颊上升,眼周围肌肉堆起,大脑左 半球电活动增加;假笑时仅嘴唇肌肉活动, 左半球的电活动没明显变化。
广泛性焦虑障碍
焦虑既无确定对象又无具体内容,有的患者则反 复呈现不祥预感或期待性焦虑,总担心未来有 什么不测的事情将要发生,终日忐忑不安。 (杞人忧天) 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方可确诊。
强迫性障碍
以不能为主观意志所克制,反复出现的观念、意向 和行为为临床特征。患者认识到这些观念和行为 是毫无意义的、不合理的,又无法放弃这些观念 和行为,以致引起显著的焦虑或痛苦的一种心理 障碍。
三、情感的种类 情感是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高 级主观体验,主要包括道德感、理智 感和美感。
1、道德感: ——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 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 主观体验。 如果个体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 个体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受 到别人的积极评价。 道德标准在不同时代、民族、社 会中是不同的。
自我安慰
一般情况下最好站着做。放松身体,两手自然下垂,两脚 与肩同宽,双目微闭,最好面带笑容,坐着时同样要放松身 体,两手放在大腿上或大腿外侧,两脚与肩同宽,面带笑容。 语言诱导:头顶松—面部松—颈部松—双肩松—上肢松— 胸部松—背部松—腰部松—腹部松—臀部松—前大腿松—后 大腿松—前小腿松—后小腿松—脚背松—脚掌松。 注意体会松的感觉,注意感受每一个部位的肌肉放松两三 秒钟,作一次全身需要40秒—一分钟,一般做三五次即可达 到一定的放松肌肉、放松情绪的作用。
1.了解自我 2.管理自我 3.自我激励 4.识别他人情绪 5.处理人际关系
二、青少年常见的情绪性问题
1.焦虑 2.恐惧 3.抑郁 4.冷漠
1、焦虑
焦虑(anxiety)——内心紧张不安、预 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 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指向未来)。 适量的焦虑对我们是有好处的。 --焦虑是“智慧的影子” 过分的焦虑(无法控制)是有害的。 严重的焦虑往往不会自行消失。
3、应 激
应激是个体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产生的情绪 状态,是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 反应。 产生应激状态的原因是:已有的知识经验于当前 所面临的事件产生的新要求不一致,新异情境 的要求是过去所未经历过的;或者当个体已有 的经验不足以使其对付当前的境遇时,也会产 生无能为力的压力感和紧张感等应激反应。
抑郁症的特殊类型:
冬季抑郁症:秋冬季发作,发作时,食量 产后抑郁症:
产后忧郁
50-75%的女性生产后都会出现这种情况,症状为毫无原因的想哭、伤 心、焦虑。通常在生产后一周内开始,无须治疗,两周后这种情况会自动 消失。 这种情况比产后由于要严重得多,10%新妈妈们会受其影响。心情会在 两极间变化,经常哭泣,容易发怒,有罪恶感。 体重 疲劳,焦虑,易激惹。
3.感染功能 一个人的情 感可以影响别 人,使之产生 同样的情感.
4.信号作用
即情绪情 感是一种传 递信息、交 流思想的重 要方式。
什么是情商?
• • • • 对情绪的知觉、评价和表达能力; 用情绪促进思维的能力; 理解和分析情绪的能力; 调节情绪以促进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 力。
第二节 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3、抑郁
抑郁性障碍
22-33%的住院病人有抑郁障碍,不治自愈率很高(9 个月),大部分病人会复发。 典型症状: 几乎整天心境抑郁,几乎天天如此 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或愉快感 精力减退、易疲劳 附加症状
缺乏自信心或自尊 反复出现自杀或想死的念头 精神运动性改变、激越或迟滞 食欲改变 不合情理的自责 思维能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睡眠障碍(失眠或嗜睡)
产后抑郁
产后精神错乱
只有0.1%的女性生产后会患这种病。
更年期抑郁:
是一种发生在更年期的常见精神障碍,与抑郁症没有内在联系。 伴随有潮热、出汗、行动过速、头晕等生理症状,并有相应的抑郁情绪。 女性多发(45-55岁),男性(55-65岁)。
燥狂症
以其活动过多,说话过多和对自己的 成功和幸福的夸大观念为特征。
多数患者起病于青少年,有自卑感和害怕别 人评论自己。如恐惧被别人注视,恐惧自 己会做出丢脸的事或表情尴尬;怕自己在 别人面前张口结舌;怕吃饭时有人注视自 己而丑态百出;恐惧到手抖无法写字;害 怕在公共场所呕吐,回避见人,在所有公 共场合,焦虑、面红、心慌、震颤、出汗、 恶心、尿急等;在公共厕所因恐惧而不能 小便。 • 学校恐怖症
2、激情:
激情是一种短暂的、剧烈的、 爆发式的情绪状态。通常由重 大事情引起。 激情常伴随明显的生理变化和 外部行为表现。 激情状态下,人自控能力减弱, 常出现“意识狭窄”现象。 激情并不总是消极的,重大成 功时兴奋,有很大激励作用。
3、应激:
——是一种反应模式,当刺激 事件打破了有机体的平衡和负荷能 力,或者超过了个体的能力所及, 就会体现压力。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
面部肌肉示意图
悲伤
恐惧、害怕
愤怒
轻蔑
厌恶,讨厌
快乐,高兴
惊讶
辨别不同表情照片的难度上有差异:
如吉特等人研究发现快乐、痛苦最易辨认;恐惧、悲伤 较难辨认;怀疑、怜悯最难辨认。
2.姿态表情
1、身体表情: 高兴时,手舞足蹈,捧腹大笑; 恐惧时紧缩双肩等。 2、手势表情: 研究发现手势表情是通过学习得 来的,存在个体差异,以及民族和团 体差异。
三、调节情绪的方法
向他人倾诉; 大哭一场; 剧烈运动; 发发牢骚;
听听音乐; 写写日记;
声声吁叹; 放声歌唱或大叫;
设法避开“触景生情”的 场景或物品,以求的淡漠与 遗忘 。
改变注意焦点; 做自己平时最感兴趣的事; 改变环境,巧用颜色,到风景 秀丽的野外去郊游或散步;
学会升华
心理换位 自我暗示 自我激励 自我解嘲
4、冷漠
自杀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天至少有1000人 自杀死亡,许多国家中自杀均为人类十大 死亡原因之一,并且在青年人死亡原因中, 自杀列在了前三位之中。 我国自杀率:男14.7/10万;女19.6/10万, 农村高于城市,妇女高于男性,青年人和 老人是两个高峰;自杀人数占意外死亡首 位。
婴儿孤独症 一万个儿童中约有2-5个有孤独症, 发病率为0.05%,当中80%为男孩。 临床表现 : (1)语言发育延迟或不发育 (2)非语言交流障碍 (3)感觉和动作障碍 (4)仪式性或强迫性行为 (5)智能和认知障碍
所以,有些心理学家对情绪和情感不加 区分,统称情感或感情,这即为情感的广义 概念。
三、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 (一)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 随着情绪情感的发生,有机体在 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腺体 三)表情的种类
• 面部表情 • 姿态表情 • 语调表情
2、恐慌
像焦虑一样,恐惧也可以对我们有益。 恐慌:一种对当前危险即时的情绪反应, 强烈的逃避倾向,伴有自主神经兴 奋。
特定对象恐怖症 指对存在或预期的某种特殊物体或情境 而出现的不合理焦虑。恐惧对象有某 些动物、昆虫、登高、雷电、黑暗、 坐飞机、外伤或出血、锐器,以及特 定的疾病等。
社交恐怖症
需要
• 刺激情景
主观体验
情绪、情感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 介的。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个体的需 要时,个体就会产生积极的、肯定的情 感;否则会带来消极的、否定的情感。
二、情感与情绪的关系
区别
1.从活动特点来看 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也就是脑的神经 活动过程。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 表浅性与外显性的特点。 而情感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 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它具有稳定性、 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的特点。
北京申奥成功,人们欢呼雀跃,十分兴奋, 这属于什么? 情绪:外显的、情境性 人们对自己的祖国产生自豪感和尊严感,这 又属于什么? 情感:内隐的、稳定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