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语教学活动“活”起来
语言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具有生命力的、开放的、发展着的活的系统。
如何运用合乎语言的性质、合乎人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使外语教学活动“活”起来,是外语教育工作者理应探讨的问题。
1.师本化教材,使教学内容活起来。
面对英语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式,为了使英语教育与国际接轨,真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寻求最佳方法。
现行的英语教学中确实有些不协调的现象。
不少教师一味地根据教材的内容,教材有什么就教什么,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不能将最新的、有用的、教科书中没有的内容教给学生,导致教学缺乏弹性和选择性,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拓展。
一方面应选择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有时代特色的新教材;一方面要重新审视现行教材,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补充和整合,使之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2.精心准备,使课堂教学活起来。
教学过程,实际是知识能力的传授、转化过程,是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学习的统一活动,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等多种因素组成的复杂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各要素如何组成、排列,就涉及到如何设计教学过程结构,也就是教学模式的问题。
不同的教学结构会使教学过程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探讨、研究教学模式实际是探讨教学过程结构。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我们提出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优化绝不只是简单的一个教学方法的改变,一个教学手段的变化,因为单因素的改革效果是有限的。
优化课堂教学,需要多种因素共同考虑,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优化效果,产生更理想的教育功能。
2.1 教无定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拘一格,综合学生、教材、方法及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自信,培养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潜能。
教师要充分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方法,要体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创新性,永葆英语课的新鲜、有趣,切忌“为法所缚”、“照本宣科”。
在教学中要本着用爱心、热心、耐心、同情心,求新、求活的原则,不光要教语言,还要教方法
2.2 以活教带活学。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改变死记硬背的机械性学习为合乎语言学习规律和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的自主性学习及“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使眼、耳、鼻、舌、身、意全员参与,交替互动;开发听、说、读、写、做、想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若能使学生“整个身心都充满欢乐”,他们就能化被动为主动,课堂会变乏味为有趣,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3.尊重个体,使作业活起来。
教学中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不考虑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布置大量机械的重复性的抄写作业,有时是惩罚性的作业,使英语成为死记硬背的学科。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难免有小部分学生处于学习的困境中,缺少学习的动力、
方法、良好习惯和学习环境,不达标的成绩使他们产生了更大的心理压力和自卑感,使学习呈恶性循环状态。
由此导致了英语学习中两极分化的现象。
作业不是教学内容的翻版,而是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
作业可分为必做和选做等形式。
必做的作业一定要少而精,并及时反馈;选做的可按不同层次的学生水平提供相关的作业;作业形式有书面的、口头的,与partner讨论完成的。
机械性的抄写作业、使学生厌倦的作业尽量少布置或不布置。
取而代之的,可以是几个同学一起排练对话、讲英语故事、编英语课本剧、办英语小报,举办脱口秀等,实践证明学生非常乐意完成这些作业。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克服布置作业的随意性。
4.注重过程,使评价活起来。
通过评价激励学生,让他们从评价中看到成绩,看到光明,增强信心,使他们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成就感”,并进而产生“动力感”,形成良性循环。
同时让学生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总结“学法”的经验和规律,提高学习效果。
我注意每次表扬有进步的同学(哪怕是某方面的点滴进步),这比表扬好的同学更重要,使学生从怕到不怕。
因此,评价的设计,特别是难易度的控制与拓潜息息相关。
教师必须认真设计评价的目标、内容、方法、时机,并让学生掌握评估标准,这将有助于拓潜的发展。
5.交际活动,使语言活起来。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参与课堂语言交际活动的机会,组织丰富多彩的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英语课外活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手段,教学活动化,活动交际化。
师生之间,特别是生生之间的合作尤为重要。
在活动型教学中,我们把教学目标定位在:①培养学生对使用英语进行活动和交流的乐趣和兴趣;②形成正确标准的语音语调;③掌握一定量的词汇;④能进行简单的交流与表达;⑤初步了解中英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英语文化的特点;⑥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活动课中要使学生感觉到自己不是在枯燥地单纯操练英语,而是在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真正努力才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可以深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能让英语教学活动真正地“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