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海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海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海政办发…2006‟81号━━━━─────────────────────────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教育局2006年海门市初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工作意见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市政府原则同意教育局•2006年海门市初中招生工作意见‣、•2006年海门市小学、幼儿园招生工作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海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OO六年七月六日2006年海门市初中招生工作意见(市教育局 2006年7月)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各项招生政策,切实加强招生管理,努力规范招生行为,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适应初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规范、稳妥、有序地做好初中招生工作。

二、招生计划今年全市初中共招初一新生14090人,保证全市所有应届小学毕业生入学。

1、公办初中及承担政府义务教育任务的民办初中招生计划数为本校施教范围内的全部小学毕业生数。

3、业余体校面向全市招收体育特长生25人。

三、招生办法1、乡镇初中的招生(1)招生对象:2006年6月底前,户籍在本乡镇(含江心沙农场,下同)行政区域内的小学毕业生。

(2)乡镇初中施教范围为本乡镇行政区域。

行政区域内有两所以上初中的,施教区划分由乡镇政府研究确定,并报教育局备案。

(3)乡镇初中在乡镇政府主持下做好招生对象的审核、录取和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发放等工作。

2、市区初中的招生(1)施教范围市区初中(东洲中学、海南中学、海中附校)的施教范围为瑞江路以西、海兴路以东、南海路以北、海门河以南区域,东洲中学开发区校区的施教范围为原开发区初中的施教范围。

(2)招生对象2006年6月底前户籍在市区初中施教范围内的应届小学毕业生(2004年1月1日后迁入的须符合市政府海政发【2003】114号文件所规定的户籍准入登记条件)。

具体分两种对象:第一种:“两证”齐全的,即户籍和房产证都在施教范围内的(须本人或父母亲的房产证,下同);第二种:户籍在施教范围但没有房产证的。

(3)招生学校及各校施教范围第一种对象施教范围东洲中学:①日新河以东,瑞江路以西,海门河以南,人民路以北;②师山路以东,日新河以西,海门河以南,解放路以北。

海南中学:①人民路以南,南海路以北,海兴路以东,瑞江路以西;②解放路以南,人民路以北,江海路以东,日新河以西。

海中附校:①海门河以南,解放路以北,江海路以东,师山路以西;②海门河以南,人民路以北,海兴路以东,江海路以西。

第二种对象施教范围为海南中学。

(4)有关规定①在施教范围外的原市区初中招生对象仍按原有政策执行;②2004年1月1日后户籍迁入市区初中施教范围内,但不能提供•市政府关于印发†海门市户籍准入登记暂行办法‡的通知‣(海政发【2003】114号)所规定的户籍准入登记条件的相关证明的,由教育局统筹安排至东洲中学开发区校区或海门镇初中就读。

③2006年6月底之前海门开发区(中心区)建设和市政府组织实施的市区社会公益事业、市区市政工程涉及的拆迁户,在市区初中施教范围内购买商品房的,其子女需要在市区初中一年级就学的,由教育局统一登记,统筹安排,照顾借读,免收借读费用。

④原市区初中施教范围内,因新城建设原因,拆迁安置至施教范围外的,按就近原则照顾安排至市区初中就读。

3、民办初中的招生民办初中不划施教区,按核定的招生计划面向市内外招生,招满为止。

四、有关政策1、军队转业干部及当地驻军人员子女入学、转学,按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执行。

2、全市重点保护企业法人代表子女需在我市就学,按市委、市政府就学绿色通道实施办法执行。

3、符合市委、市政府有关规定的国内外来海投资者及投资企业主要管理人员,以及经市人才交流中心引进的外地人才,其子女就学享受本市居民同等待遇,由教育局统一安排至属地所在公办学校借读,免收借读费用。

4、市外来海务工人员子女要求在我市就学的,按•市政府办公室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来海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上学有关事项的通知‣(海政办发【2005】18 号)文件精神执行,照顾借读,免收借读费用,安排至规定的公办初中就学。

五、时间部署(1)名册交接:6月底前各乡镇中心小学、市区小学将全部小学毕业生名册交教育局基教科。

(2)施教区划分:7月8日前由各乡镇政府、市教育局公布各乡镇初中、市区初中的施教范围。

(3)资格审核:乡镇初中的资格审核由各乡镇政府负责,市区初中由教育局组织。

7月9 日教育局将预录名册发给各校;7月10日—11日各校发放预录通知书;7月12日-14日资格审核;7月15日—16日各校公示录取新生名单。

(4)发放通知书:7月17日,各校发放录取通知书,7月19—20日,各校新生报名注册。

六、工作要求1、认真执行•义务教育法‣。

全市各初中对于施教范围内的、符合政策规定的小学毕业生必须无条件接收,确保他们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对于累计已经学满九年义务教育年限并年满16周岁(1990年8月31日前出生)的小学毕业生,如不再继续上学,由其本人及监护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审核,报教育局批准。

2、全市公办学校一律实行免试、划片招生,不得跨施教区招生。

3、各校须积极会同房产管理部门和户籍管理部门做好房产证及户口簿的审核工作。

4、依法执行“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制度。

全市各初中受当地人民政府委托,最迟在七月底前,将应当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小学毕业生的入学通知书发放至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5、均衡分班。

未经批准,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名义分快慢班、重点班、实验班、寄宿班等。

6、规范借读行为。

各初中不得接收无规范借读手续的学生借读。

7、民办初中招生,必须规范有序。

要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招生计划,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招生考试,录取的新生须报市教育局审批,并按省教育厅颁布的学籍管理规定实施管理。

8、规范招生宣传。

公办学校不做招生广告,民办学校的招生简章须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发布。

9、严格执行上级规定的各项收费政策。

不得擅设收费项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严禁乱收费。

民办学校的收费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

初中招生工作政策性强、关注度高。

各初中要加强领导,重视招生政策的宣传,认真制订招生办法,切实做好招生的每一项工作。

要严格执行招生政策,严肃招生纪律,确保今年全市初中招生工作圆满完成。

2006年海门市小学、幼儿园招生工作意见(市教育局 2006年7月)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实施水平,认真贯彻各项招生政策,切实加强招生管理,努力规范招生行为,规范、稳妥、有序地做好今年秋季小学、幼儿园的招生工作。

二、小学招生1、招生的年龄界限小学起始年级招生的年龄界限为1999年9月1日—2000年8月31日出生的适龄儿童。

已到规定小学入学年龄,因疾病或特殊情况,需延缓入学或免于入学的,须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乡镇学校施教范围内的须到乡镇政府审批,直属小学施教范围内的须到教育局基教科审批。

2、乡镇小学的招生(1)招生对象:2006年6月底前,户籍在本乡镇(含江心沙农场,下同)行政区域内的适龄儿童。

(2)施教区的划分:由乡镇人民政府划定各小学的施教范围,施教范围如有调整,须报教育局备案。

(3)新生录取:由乡镇政府或委托中心小学,于7月12日—14日对本施教范围内的所有适龄儿童进行登记、审核与录取,并在7月20日前向适龄儿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发放•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

3、市区公办小学的招生(1)施教范围市区小学的施教范围为瑞江路以西、海兴路以东、南海路以北、海门河以南区域。

(2)招生对象:2006年6月底前,户籍在市区小学施教范围内的适龄儿童(2004年1月1日后迁入的须符合市政府海政发【2003】114号文件所规定的户籍准入条件)。

具体分两种对象:第一种,“两证”齐全的,即户籍和房产证都在施教范围内的(须本人或父母亲的房产证,下同);第二种,户籍在施教范围但没有房产证的。

(3)招生学校与各校施教范围实验小学:①江海路以东,宏伟河以西,海门河以南,健康路以北;②圩角河以东,江海路以西,丝绸路以南,新海路以北。

海师附小老校区:江海路—大储站弄以东,宏伟河以西,健康路以南,圩角路—锦绣广场以北;新锦秀花园。

海师附小新校区:①圩角河以东,拥军路以西,锦绣广场-人民中路以南,秀山西路以北(新锦秀花园除外);②圩角河以东,越秀路以西,秀山路以南,南海路以北;③越秀路以东,长江路以西,人民中路以南,秀山路以北;④越秀路以东,瑞江路以西,秀山路以南,南海路以北。

育才小学:①宏伟河以东,日新河以西,海门河以南,人民路以北;②拥军路以东,越秀路以西,人民路以南,秀山路以北。

东洲小学本部:①日新河以东,长江路以西,解放路以南,人民中路以北;②长江路以东,瑞江路以西,解放路以南,秀山路以北。

东洲小学开发区校区:原开发区小学施教范围,即富山村、建南村、利北村、源北村、海东居委会五个行政村。

通源小学:日新河以东,瑞江路以西,海门河以南,解放路以北。

海门镇中心小学:海兴路以东,江海路以西,新海路以南,秀山路以北。

(4)有关规定:①市区小学施教范围之外的原市区小学招生对象,仍按原有政策执行。

②2004年1月1日后户籍迁入市区小学施教范围内,但不能提供•市政府关于印发†海门市户籍准入登记暂行办法‡的通知‣(海政发【2003】114号)所规定的相关证明材料的,由教育局统筹安排至海门镇小学就读。

③2006年6月底之前,海门开发区(中心区)建设和市政府组织实施的市区社会公益事业、市区市政工程涉及的拆迁户,在市区小学施教范围购买了商品房,其子女需要在市区小学一年级就学的,由教育局统一登记,统筹安排,照顾借读,免收借读费用。

4、时间部署(1)施教区划分:7月8日前由市教育局划定市区小学的施教范围,由各乡镇政府划定各乡镇小学的施教范围。

(2)招生登记:7月12日—14日,以市区小学及乡镇中心小学为单位,组织招生登记。

监护人到施教区所在学校报名时必须提供下列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户口簿、房产证,同时提供2寸彩色照片1张。

(3)资格审核:各学校必须在7月20日前,做好对登记对象的调查核实工作,并在20日前张榜公布招生名单,接受社会监督。

市教育局设立举报电话:82212572、82212315。

(4)发放通知书: 7月30日前,市区由各直属小学向适龄儿童发放•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乡镇由乡镇政府或委托中心小学向适龄儿童发放•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

8月30日,各校新生凭通知书到校报名注册。

5、民办小学招生民办小学不划定施教范围,按核定的招生计划(见附表一)面向全市招生,招满为止。

6、有关政策(1)军队转业干部及当地驻军人员子女入学、转学,按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