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倡议书格式范文公务员考试申论关于倡议书写【导读】华图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申论写作技巧《事业单位考试应用文写作之倡议书》,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更多精彩内容华图事业单位招聘! 倡议书是由某一组织或社团拟定、就某事向社会提出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共同去做某事的书面文章,属于宣传类应用文,也是在事业单位考试过程中较为常规的文种之一。
但是很多考生在拿到这类题目时,往往不知道从何入手,将过多的关注点放在格式上,反而忽略题型本质,导致得分不理想。
因此,今天就为各位考生介绍此类文种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一、倡议书的格式要求倡议书的格式要素主要包括5个方面: 1、标题。
标题在书写时有三种写法:第一种为给定标题,考生在作答过程中可以直接将双引号或书名号中的给定内容誊抄下来即可;第二种为常规型自拟标题,考生可按照“关于+发文内容+倡议书”的格式自拟标题;第三种为文学型自拟标题,考生可以抓住倡议书的核心关键内容以文学性修饰语句的方式呈现,如写一份节约用水的倡议书,则可将标题自拟为“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2、发文对象。
发文对象为倡议书的倡议对象,考生在书写时应当审清题目,结合场合、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明确是向谁发出倡议。
3、正文。
正文部分为倡议书的主要内容部分,一般可按照“发文事由——具体倡议事项——呼吁号召”的行文逻辑展开。
在发文事由部分可阐述发出倡议的原因或背景 ___;具体倡议事项为倡议书的核心,应围绕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回到材料概括总结得出要点,大多数情况呈现的是对策建议类的内容;最后的呼吁号召部分,虽无实质性内容,但为保证倡议书逻辑的完整性,此部分也必不可少,考生可运用简单呼吁号召的口号进行书写。
4、发文单位。
发文单位为发出倡议的部门或单位的落款名称,通常有实写和虚写两种形式,如果题干中明确发文单位的名称和身份,可以直接采取实写方式,如果题干中发文单位称呼不明,则可以用XXX代替。
5、发文日期。
发文日期是指部门或单位发出倡议的时间,考生可按照实写和虚写两种方式书写,如果选择实写,可以直接呈现考试当天的日子,如果是虚写,可以写成“XX年XX月XX日”的形式。
二、倡议书的作答流程首先,仔细审题,形成思路。
不管是在申论考试,还是在综合应用能力考试中,审题的作用至关重要。
在作答倡议书时,审清工作目标、组织意图、材料范围、作答要求也同样重要。
例如:假如你是市委的一名工作人员,发现办公室浪费资源的现象十分严重,为了提醒大家节约资源、绿色办公,请根据给定资料5,草拟一份倡议书。
要求:(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 (2)对象明确,切合题意; (3)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4)格式正确,不超过500字。
审题可知,该倡议书要达到的目标为提醒大家节约资源、绿色办公,要点寻找范围为给定资料5,字数要求为500字,要把握好作答字数。
另外在要求中提到的“对象明确,切合题意”是强调明确把握发文对象,“语言生动,有感染力”是强调表达时要有对象感,“格式正确”则强调倡议书的五个格式要素均不能少。
其次,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贯彻执行在回到材料中找点时可以多角度进行提取,根据以往考试总结,要点常常涉及到以下四方面:背景、现状、原因、对策。
而对于倡议书,其主要作用在于倡导大家去做某件事,所以对策类要点更为关键。
尤其注意在部分倡议书的给定资料中,会围绕主题呈现诸多问题,此时则需要考生由问题反推到对策建议。
再次,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将提取的要点按照“发文事由——具体倡议事项——呼吁号召”的行文逻辑进行组织,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和生动性。
最后,规范书写,完美呈现。
以下为该倡议书的完整呈现:绿色办公低碳生活各位同事:资源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和环境的瓶颈约束日益凸显。
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提倡绿色办公、低碳办公,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点滴事做起。
为此,我们倡议: 1、节约一度电,杜绝电浪费。
养成离开办公室、宿舍随手关灯、关空调、关电脑的良好习惯;天气晴朗、光线充足时,建议采用自然光为宜。
2、节约一滴水,珍惜水资源。
随手关闭水龙头,鼓励生活中一水多用;不定期检查水管、水龙头,发现问题应及时保修、更换,避免漏水问题发生。
3、节约一张纸,保护森林资源。
推进无纸化办公,提倡双面打印,减少纸张消耗;准确计算发文数量,检查打印文件,尽量减少会议文件的多印、错印。
同事们,让我们行动起来,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做自觉践行节能减排的倡导者、行动者、督促者,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市委办公室 XX年XX月XX日你字数没有超吗?限定字数不超过多少字的,如果超太多要倒扣分倡议书:是由个人或集体发出,作用是倡导参与某项活动,书写格式和一般书信大致相同,由标题、称呼、正文、落款四部分组成。
(一)标题一般居中书写,由文种 ___独组成,即“倡议书”三个字。
标题还可以写成:关于+倡议内容+文种名。
如“关于节约用水的倡议书”。
(二)称呼一般顶格写在第二行开头,后加冒号。
可依据倡议对象选用适当的称呼。
如“青少年朋友们”、“各界爱心人士”等。
有的倡议书也可不用称呼,而在正文中指出。
(三)正文一般在第三行空两格写正文。
包括以下内容:1.发文事由:即倡议书的背景原因和目的倡议书的发出贵在引起广泛的响应,只有交待清楚倡议活动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各种背景事实,并声明发布倡议的目的,人们才会理解和信服,才会自觉行动。
2.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这是正文的重点部分。
倡议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化。
开展怎样的活动,都做哪些事情,具体要求是什么,它的价值和意义都有哪些均需一一写明。
倡议的具体内容一般是分条开列的,这样写往往清晰明确,一目了然。
3、呼吁号召结尾要呼吁号召被倡议者参与倡议的行动,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
(四)落款落款即在右下方写明倡议者单位、集体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并署上发倡议的日期。
倡议书作为一种宣传动员类的公文,在历年公务员考试过程中多次测查。
考察过程中,对情境性要求较高,倡议书要求具有现场感,具备号召力,能够号召广大民众参与其中。
把握倡议书的写法,不论是在应对考试时,还是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都具有很大作用。
华图教育专家带你浏览申论技巧之公文写作之倡议书。
一、题型释义倡议书指的是由某一组织或社团拟定、就某事向社会提出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共同去做某事的书面文章。
它作为日常应用写作中的一种常用文体,在现实社会中有着较广泛的使用。
在公职类考试中,倡议书是为倡议、发起某项活动而写的号召性的公开提议性的专用书信。
二、书写格式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
1、标题:居中书写 (1)单独写文种“倡议书”三个字居中。
(2)关于+主题+文种。
(例:关于节约用水的倡议书) (3)单独写主题(例: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2、称呼(即倡议对象):根据所处的题目情景,确定合适的称呼,要注意符合题干要求。
3、正文:倡议书的主体部分。
包括倡议目的以及倡议内容。
(1)倡议目的:倡议书的发出贵在引起广泛的响应,只有交待清楚倡议活动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各种背景事实,并申明发布倡议的目的,人们才会理解和信服,才会自觉的行动。
倡议目的主要介绍倡议书发布后所要达到的效果,在答题过程中,在题干和材料中会有倡议目的的相关表述。
(2)倡议内容:倡议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化。
开展怎样的活动,都做哪些事情,具体要求是什么,它的价值和意义都有哪些均需写。
倡议的具体内容一般是分条列项的,这样写往往清晰明确,一目了然。
4、结尾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
倡议书一般不在结尾写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
5、落款落款即在右下方写明倡议者单位、集体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署上发倡议的日期。
在作答时根据题目要求,一般情况下用XX 年XX月XX日代替即可。
三、注意事项 1、书写倡议书时注意倡议对象,根据倡议对象确定倡议书的用语,如果倡议对象为广大民众,书写时语言需要通俗易懂;如果倡议对象是政府官员,则应该规范用语。
2、落款的书写注意不要透漏个人真实信息,涉及具体部门及人名、日期时一般用“xx年xx月xx日、xx部门”代替。
华图教育专家提醒大家,倡议书在不论在公职类考试中还是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频率都比较高,掌握倡议书的写法对日后工作有一定积极意义。
网上可以找一定的范文借鉴,对于倡议书,我认为步骤如下:一、首先要有标题。
二、要有称谓,如某市市民等。
三、要有落款,如某某机构,某某局等四、要有日期。
然后:五、开头。
要提到倡议的目的,意义等,如果有问题应该也要提到吧。
如做某某事有什么好处,积极影响,如果有问题也可以在转折前或后写到吧,反正是按点给分,越全越好。
(一般要素就是问题,原因,对策,影响,表现等)六、正文。
大概就是写对策或做法吧。
如一、要怎么做。
具体做法。
、二、还要怎么做。
具体做法。
七、结尾。
就是写句呼吁性的口号,如我们大家要齐心这么做,为。
托起中国梦等。
剩下的就是格式问题然后之前提到的在即将完成“十一五”各项任务、踏上“十二五”奋斗征程的重要时刻,市委、市政府隆重表彰“人民满意公务员”,这是对全市公务员的亲切关怀、巨大鼓舞,更是对全市公务员的殷殷厚望、有力鞭策。
当前,沈阳正处在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
为城市建功、为群众造福,全市公务员重任在肩、使命光荣,必须施展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在此,我们向全市公务员发出如下倡议:一、坚定信念,牢记宗旨。
我们要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带头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始终不渝地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一如既往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做一名党和人民放心的公务员。
二、勤奋好学,提高能力。
我们要更加强化终身学习理念,把学习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主动顺应时代潮流和任务变化,汲取新知识、熟悉新领域、掌握新技能,养成博闻好学、敏行勤思的良好习惯,做一名学习型、知识型的公务员。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