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①坚持原则――处理民族关系的首献;⑶各民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
②坚持原则――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
原因:(1)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我国形成各民族相互离不开的局面。(2)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五、检测反馈
1、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3、江苏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坚决贯彻执行中央新一轮对口援疆的决策部署,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加大资金援疆力度,加快项目建成投产,为实现新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这主要体现我国( )
(5)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6)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为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提供法律保障。
(7)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
三、展示交流:
1、展示自主先学部分的成果。
2、谈一谈作为当代青年学生,如何珍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的观念,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观念,逐步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使命
二、自主梳理
(一)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我国的民族关系
(1)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和的阶级根源。
(2)逐步形成了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六、课后反思
③坚持原则――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原因:(1)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共同富裕)
(2)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二)珍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的义务
(3)要坚持、和的基本原则。
(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四、合作质疑探究
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时期民族工作,“兴边富民”行动实施10多年来,随着边疆和民族地区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各民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明显增强。这说明( )
A、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
B、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C、民族凝聚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D、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课题: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编制人:牛莹莹审核人:张颖 总课时数: 使用时间:
教学过程设计
学生活动
设计
教师补充
与个性修改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2、运用:珍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认识、评价问题、从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7、“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社会犹如列车,需要正能量的驱动才能安全前行。
事例:“格桑花”“茉莉花”并蒂绽放——在常州西藏民族中学,生活着几百个远离家乡的藏族学生,他们受到汉族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学校开展了“藏汉一家亲”等活动,为学生结对常州家庭,感受亲情。
(1)结合《政治生活》中我国的民族关系的有关知识,谈谈上述事例对我们的启迪。
A、消除西藏和其他地区发展差异 B、推动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C、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自治权 D、优化中央财政的支出结构
6、对少数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作为汉族学生,正确的态度是( )
A、应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民族感情
B、应与时俱进,改变其风俗习惯
C、坚持无神论,反对其宗教信仰
D、鼓励少数民族继续信仰宗教
A、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
B、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C、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D、发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传统
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
A、民族区域自治
B、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文化权利
C、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D、国家统一和民族区域自治相结合
5、南京市对口支援西藏墨竹工卡县以来,截至2013年,无偿提供援助资金和物资价值2.54亿元,援建基础设施、学校医院等项目186个。这有利于( )
相关主题